第240页(1 / 1)
('
“本将辛梧,乃李信将军麾下裨将军是也。既然钟离县公欲降,不知是个什么降法?你这使者,尽可说来。”
裨将军?
钟离眛一惊,但他马上冷静下来,又装作畏惧的模样,按照原本定好的回答开口。
“小人敢禀将军,此番将军率大军临城,县公本欲尽守土之责,关城拒敌,与城同在。但又怜惜城中钟离氏族人和上万民众性命,为了让钟离免遭战火,这才愿意降于将军。”
“县公说,将军率军前来,必是想从钟离渡淮,前往淮北。故我钟离愿意提供所有船只,帮助将军麾下的士卒渡过淮水,同时愿意提供一切粮草辎重,绝不让将军部下缺少衣食。”
辛梧扫视众将一见,见大家都颔首应和,黑臀、张贺等人更是喜上眉梢。
这钟离眛说的,正是如今秦军众人最想要的。
渡淮的船只,足够的粮秣供给。
钟离县公愿意主动提供,那肯定比他们强攻夺取要好得多,至少秦军就不用攻城,不会有袍泽战死了。
“钟离县公是个聪明人,不知他有什么条件。”
辛梧淡淡开口,将事情直接摆开了说。
“县公别无所求,只望将军不要在钟离行杀戮之事,若是能率军驻留城外,不进城中最好。”钟离眛小心翼翼说着:“只要将军答应此事,县公定然全力相助,立刻搜集船只,助将军部下尽快渡过淮水。”
众秦将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钟离县公怕秦军进入城中杀戮抢劫,所以不愿秦军入城。
秦军不入城,这是他的条件。
帮助秦军渡淮,提供粮秣辎重,这是他的交换。
看上去很合理嘛。
辛梧略微思索,便颔首道:“可以,我秦军并非滥杀之师,只要县公提供足够的船只和粮食,吾等不会进城,更不会杀戮一人。”
听到这话,钟离眛大喜,道:“多谢将军允诺。”
说着,他又尴尬着说道:“只是县公说将军若只是口头答应可不行,不如立个契约字券,也好充作证明,如此一来,也能让人心安。”
听到这话,辛梧与众将相视而笑道:“这县公倒是有意思,吾等既然答应,自然不会悔诺,本将自然会约束好手下,更不会悔诺攻城。不过你们既然想要证明,那就写一个好了。”
很快,辛梧便让人削来一片木牍,在上面写下相应事宜,交给钟离眛,让其拿回去复命。
在钟离眛离去前,辛梧抬头看了眼天色,见太阳开始西斜,料想今日渡淮已是来不及了,便对他说道:“既然双方已经商定好了条件,那你回去告诉这位县公,要立刻将吾等所需的粮秣衣食送出城外,今日必须送完。”
“还有尽快搜集船只,明日一早,我军便要渡淮,到了时间,若是县公无法做到,那就是毁了约定,就不要怪本将无情了。”
说着,辛梧板着脸,用完好的手臂一拍大腿,周围侍卫的秦军皆大喝一声,举起手中兵刃示威。
钟离眛被那声音一吓,顿时双腿一软,跪在地上叩首道:“是是是,小人回去一定把将军的话向县公说明,明天一早,县公定然能助将军渡过淮水,还请将军勿要发怒。”
眼看着那名叫钟离眛的楚人使者,一边告罪,一边战战兢兢的离去,众秦将都笑了起来。
“没想到钟离县公竟如此识相,有他相助,此番吾等定能成功渡过淮水。等到了淮北,就可一路北上,回到秦国。今天能如此顺利的到达此处,都是你赵佗的功劳啊。”
辛梧转身,对着赵佗笑起来,眼睛里尽是夸赞之意,一想到离回家又近了一步,他就很高兴。
众将也附和起来,说道:“都是将军和军候领导有方,吾等方能一路顺利。”
黑臀则侧首和西乞孤、张贺等人笑道:“你们可见到,刚才那叫做钟离眛的小子可是怯懦的很啊,二三子一声喊,他就吓得立马跪下了,像极了那寿春城头的楚王。那副模样真是笑死乃公了,楚地果无人乎?”
西乞孤亦跟着取笑起来:“是啊,这钟离眛刚才在外面就已经开始吓得抖脚,如果楚国全是这种人就好了,吾等伐楚,哪还能失败啊。”
“哈哈哈,原来那小子这么胆弱啊。依我看,咱们都不用谈什么投降的,一个冲锋,说不定就能拿下钟离城,哪还用和这些楚人讲什么条件,军候,你说是不是呀?”黑臀谈笑间,向赵佗看来。
赵佗没理他。
不过他刚才已经将西乞孤和黑臀的话尽数听在耳中。
赵佗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刚才钟离眛胆怯懦弱的模样。
那种样子,真是一个使者该有的姿态吗?
“是他吗?”
“项羽的骨鲠之臣,韩信的‘一生挚友’,楚军大将钟离眛。”
“若真是此人,他会向秦军投降吗?”
……
林外,刚走出树林的钟离眛不由回头望去。
他想到刚才秦军众将在听到自己的投降说辞后,并没有什么怀疑的迹象。
唯有那个少年秦将,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但他的目光,似乎一直盯着自己。
“不管他是谁,到了明日,不过一死人耳。”
钟离眛心中低语。
第二百四十四章 :降计
降约定下,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赵佗直接将大军开到钟离城四周空地,扎营立寨。
兵营中数面黑旗飘扬,旗帜虽经过数千里旅途而显的脏污破损,但那迎风招展的模样,配合秦旗下数千兵甲虎视眈眈,给城头上见到这一幕的钟离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钟离虽是附近大城,但居民不过万余人,城中青壮数量甚至还没有城外秦军的人数多,此刻眼见这数千秦军披甲持矛,威武雄壮,城中楚人吓得个个心惊胆颤。
这是秦军在展示武力,告诉钟离人若是敢在降约上耍诈,那就只能以血偿还。
钟离县公又惊又惧,立刻履行使者钟离眛和秦军定下的条约。
县公没有出城,但打开了一侧城门,让手下县卒组织城中青壮将一应粮秣物资,运到城外军营交给秦人。
“军候,钟离拿出来的粮食足够让我军吃上十天。衣裳也有数百件,可供高爵者换穿。”
到了黄昏时候,日落西斜,涉间清点完钟离城交送的物资,前来向赵佗禀报。
赵佗点点头,十天的粮食,已经是他们携带的极限了,足够他们渡过淮水后,另寻城邑觅食。
“食物没问题吧?”
“我抽选了一些,让那些钟离人食用,看样子没有问题。”
“嗯。”
赵佗点头,想来那钟离县公也不会傻到在食物里动手脚,真要是被秦军觉察出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侧首看向远处淮水方向。
见那夕阳下,河岸边已停靠了十多艘船只,不时还有楚人驾着小船从淮水上下游驶来,想来是接到钟离县公命令,搜集来供秦军渡河的船只。
毕竟秦军近六千人,想要渡过淮水,需要的船只数量可不少,光是找船都得找一夜。
按赵佗的推算,寿春城中的楚王应该会被他留下的三万秦军和木人疑兵之计吓住几天,等到回援的楚军赶到寿春,然后再被楚王派来追击他们,想来会比秦军晚上好几天的路程。
所以秦军还有时间,哪怕在钟离耽误一夜,危险也不是很大。
一切看上去很顺利,但赵佗心里还是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这种预感,来源于那个名叫“钟离眛”的楚人。
“间,今晚你和赵广交替守夜,要多派士卒巡逻,谨防有变。我们已经到淮水边上,在这种重要时刻,更要多加注意。”
赵佗下达命令,涉间和赵广两人是他手下最得力的两员大将,此番让两人守夜,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
涉间应了一声,他感受到赵佗话中担忧,宽慰道:“我看那钟离县公应该是真心投降,否则以他城中那点兵力,并不足以对我军造成威胁。特别是我军在有防备之下,他就算真的敢出城夜袭,也只会惨败而归,被我军趁势夺城,军候还请宽心吧。”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