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1 / 1)
('
赵佗对卢绾也算不错,虽然面上说是侍从,但一应衣食俱全,还时时热情交谈,以“士”之礼相待,类似于门客之类。
这种尊重的行为,更让卢绾心悦诚服。
受到赵佗激励,卢绾在这段时间里认真学习秦语秦文,颇有奋发之意。
相比于卢绾的顺利归附,另一人的情况就要复杂的多了。
赵佗迈步,走到府中凉亭,见四周草木盛开,万花争艳,蝴蝶翩翩飞舞,空气中飘荡着一股草木的清香气,果真是好一幅春日丽景。
一个二十左右的青年,正站在凉亭中,看着一只飞在天上的蝴蝶发愣。
“钟离簪袅,不知我这府邸可住的惯?”
赵佗走进来,微笑着开口。
钟离眛侧过头,见到赵佗,又听到他口中的“钟离簪袅”的称呼,不由面露苦笑。
簪袅。
秦国爵位第三级。
天可怜见,他钟离眛当初献策诈降,正是为了让秦军渡河,好半渡而擒其主将,为楚国立下大功。
哪知道被赵佗一番操作,诈降成了真降,他钟离眛的种种行事反倒帮了秦军渡河。
如果不是他出诈降奇策,秦军想要成功渡过淮水,恐怕还要大费一番周折。
最让钟离眛郁闷的点就在这里,这秦将赵佗既然看穿了他计谋,也成功渡过了淮水,那就该一剑砍了他才是,这应该才是正常的做法。
但赵佗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顺势将钟离眛的作为说成是他暗通秦国,不仅不杀他,回到咸阳后还真的为钟离眛表功请赏。
帮助数千秦军渡过淮水,这个功劳十分重要。
秦国上层似乎也有意将钟离眛立为楚人亲秦的典型,对他大加封赏,不仅赐爵三级,封为簪袅,还赏金十镒。
最重要的是,秦国官方将钟离眛弃暗投明,主动投秦的案例四处宣扬,让天下人皆知,只要能像钟离眛一样,识时务帮助秦军,爵位金钱全都有!
这样一来,他钟离眛如今真的是名扬天下,在齐、楚之间堪称臭名远扬,被无数人骂为“楚奸”。
钟离眛越发苦笑起来,面对赵佗的问题,摇头道:“钟离眛出身江淮之隅,陡至秦地,一时间还难以习惯。”
赵佗微笑道:“不习惯也无妨,住的久了,就自然习惯了。而且江淮之地,亦非不能再去。等到此番王将军灭楚,楚地亦是秦地,他日尔等可再重游故地。”
听到这话,钟离眛沉默了。
这几天秦王政已经正式下诏伐楚,任命王翦为主将,欲要倾国之兵六十万,一雪前耻,灭亡楚国。
如今的秦国,除了春耕外,其余所有事情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以钟离眛的见识来看,上一次李信伐楚之所以大败,一来是李信这个主将兵出险招导致翻车,二来则是有熊启在淮阳反叛,所以楚国方能得胜。
饶是如此,还被这个赵佗率军兵临楚都,将楚地打穿而回,堪称耻辱。
到了现在,秦将王翦,乃是当世名将,行事素以稳重著称。秦军兵力更是达到六十万之多,是李信伐楚时兵力的三倍。
再加上这一次不可能再有熊启之事发生。
所以钟离眛认为楚国被秦所灭的可能性很大。
他忍不住叹了一声。
毕竟是楚人出身,一想到自己的祖国即将覆亡,心中岂会不产生悲伤的情绪。
赵佗见钟离眛陷入感伤,就不再开口,默默等待对方自己调整心态。
他刚才之所以说那些话,就是想让钟离眛认清楚形势。
楚国将亡。
赵佗知道钟离眛是个聪明人,并不是楚国的死忠。
历史上,楚国灭亡时,钟离眛可没有殉国而死。
包括后面他跟随项羽南征北战,建立功勋,但等到项羽乌江自刎时,钟离眛也没有相随。
而是转身投向了韩信,希望借助韩信的庇护活下去。
钟离眛也是个惜命的人啊。
只是没想到韩信最后要出卖他,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钟离眛才无奈自刎而死。
所以对赵佗来说,此人是大将之才,而且还有将其收服的可能,这才不嫌麻烦,弄出这一系列事情,只为了将钟离眛收入麾下。
如果换成张良那种六国死忠,赵佗才不会费这些精力。
赵佗也相信,以钟离眛的聪明肯定能看出自己的用心。
钟离眛默然良久,他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少年。
此人虽然年少,却已经是天下名将,其背水一战大破一万楚军的战绩,让钟离眛感到震惊。
他也是读过兵书的人,但从来没有想过兵法还能那样用?
明明是兵家大忌的布阵,结果反倒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般扭转乾坤的本领,试问天下有几人能比?
再加上赵佗识破他的计谋,诈取符离,彭城将计就计射死屈氏兄弟等一系列的事情,也让钟离眛十分佩服。
除了钦佩之外,钟离眛对赵佗,还有其他情感。
赵佗明明识破了自己的计策,大可一剑杀了自己就是,结果不仅让自己活命,还为他表功,在秦国拜爵受金。
其中种种,钟离眛很清楚,定是因为赵佗看中了自己的才能。
钟离眛才二十岁,刚出来混不久,就被一个秦军名将赏识看重,心中不免有自得之意。
而得意之后,就是他对于赵佗赏识的感激。
钦佩之心,活命之恩,赏识之情……
此番种种,已足够让钟离眛对赵佗倾心。
更别说,钟离眛很清楚,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以“楚奸”闻名于世,除了投靠秦国,投入赵佗麾下,他钟离眛还有其他选择吗?
钟离眛长叹一声,对着赵佗下拜行礼道:“中更对眛,有恩有情,眛亦对中更钦佩已久。”
“钟离眛,愿为中更效力,听候中更差遣。”
赵佗笑起来,上前一步,将钟离眛搀扶起身,并一把握住他的手。
“钟离兄既然愿与我相交,就莫要如此生疏,你我之间,日后勿以爵位相称。”
钟离眛愣了下,感受着赵佗手掌间传来的温度,他明白了赵佗的心意。
不以爵位来区分贵贱尊卑。
对方并不拿自己当外人。
赵中更,竟然如此赏识和信任自己。
钟离眛越发感激,轻声道:“既如此,那钟离眛便斗胆称呼一声‘赵君’。”
赵佗笑着应了一声。
钟离眛。
继卢绾之后,也成了他赵佗的人。
……
连续将卢绾和钟离眛收入麾下后,赵佗的心情很好。
他的注意力也转移到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国家大事上面。
春耕。
对一个农业国家来说,春耕非常重要。
而春耕后,更是秦国六十万大军集结出发之时。
“去年的时候,横把曲辕犁弄出了个半成品,不知过去了这么久,他有没有彻底造出来。”
“如果有曲辕犁效力,或许能加快一些春耕的进展。”
想到此处,赵佗的目光望向了咸阳郊外。
第二百七十八章 :秦以牛耕
赵佗确定咸阳这两天暂无大事后,就专程抽了一天的时间,前往昔日落户的上原乡朝阳里。
马车辚辚而过,只见道路两旁草木茂盛,百花盛开,尽展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
两侧的农田中,有许多农人正在里面辛苦劳作,操着耒耜,翻耕土地。
不时还能看到有耕牛拉着犁在田中迈步,翻地起土。
牛耕,在秦国非常的普遍,秦国官府甚至还设立了专门的法律来保护耕牛。
据赵佗所知。
在秦国的乡里,每一个季度都会进行耕牛的评比,如果养牛养得好了,就会对相关的耕牛管理者进行酒肉赏赐,并且免除饲牛者的更役。如果养牛养的不好,那就要被上官训斥,还要罚没劳绩。
而如果用牛去耕田,那更要小心的把控,可千万不能将牛累倒。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