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1 / 1)

加入书签

('

赵佗这才冷哼一声,懒得搭理这二人。

拍上级马屁,这是许多人的本性,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少。

对赵佗来说,每当有人吹捧他时,他的脑海里都会浮现李将军的身影。

有此良师,赵佗根本不会被这些谄媚之人迷惑。

戒骄戒躁,谨记于心。

赵佗纵马,带着诸将往楚营所在行去。

昨日赤旗飘扬,无数楚卒坚守的营寨,如今已经在火焰中化成了一片灰烬。

在赵佗昨日施展的加强版“四面楚歌”的攻势下,陷入绝境中的楚军不出意料的发生了内乱。

两万楚军,大部分都是被强征裹挟的庶民,这些人并不是楚国死忠。眼见身处绝境,秦军又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自然一个个都想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

当有人带头后,无数楚人响应,他们焚烧营帐,往外逃奔,和那些试图阻挡的楚国死忠进行厮杀,甚至还有贪欲上头的楚将带兵意图袭击楚王启。

火焰燃烧,混乱厮杀,在那夜色中,许多楚人打着火把往秦军放开的南侧逃奔,甚至还有楚人军将带着士卒向两侧的秦军投降。

他们嘴里还嚷嚷着:“不杀降,不杀降,吾等来投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麾下诸将建议赵佗趁乱袭击楚营,大破楚军,擒杀熊启,一举立下大功。

赵佗拒绝了。

虽说兵不厌诈,但也要看情况。

当初赵佗假装坠马哄骗齐国大司马,用的也是诈术,不过那事的后果并不算严重,最多让日后与赵佗对敌的将领,更小心赵佗耍诈罢了。

但在这种诱降敌军士卒的时候,赵佗却不能随意毁诺。

他如果出尔反尔,说好了放这些楚卒一条生路,却转头趁乱袭杀。这事情只要传出去,那日后可就没人再听信他赵佗的招降之语了。

信用全无,名声尽毁,这是一时之利,一生之害也。

而且楚军已经内讧,秦军只需坐等天明,便可稳收全功,赵佗没必要为了这注定的胜利,卖掉自己的信用。

所以赵佗忍住了,并呼吁东边的冯无择部按兵不动,任凭楚人自相残杀。

不过对于楚王熊启,他也并非坐视其逃跑,而是安排了钟离眛在南下之路上埋伏,寻找对方踪迹。

“钟离军候传来消息,已经发现了伪王熊启的踪迹,正在率军截杀中。”

卢绾将钟离眛处传来的军情报上。

赵佗微微点头,神色却没有放松。

相比于擒杀熊启,摆在秦军的面前的,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淮阴城外,可还有一个大麻烦。

这时,赵佗所等候的人也来了。

裨将军冯无择率领亲信纵马而来。

“赵将军好一手攻心奇谋,两万楚军一夜之间尽数瓦解,此等战法若是传出去,必将名扬天下,让人叹服啊。”

冯无择一来,就先送上赞扬。

赵佗微微一笑,说道:“此亦乃冯将军之力,若无将军率兵屯驻于楚军东侧,给楚军形成威逼之势。就凭我麾下这些人马,楚军根本不会惧怕,更别说一夜瓦解了,所以这四面楚歌之事,也是冯将军之功啊。”

冯无择一愣,紧接着哈哈笑起来,对左右环顾道:“军中常云赵将军爱分功。跟着赵将军走,功劳不愁,今日一见,此言果真不虚也。”

周围诸位秦将皆跟着笑了起来。

笑完之后,冯无择又提到熊启之事,当听闻赵佗已经安排人进行截杀追击时,顿时满意的点点头,若是能捉住伪王熊启,他冯无择也能得到不小的功勋。

“冯将军,接下来还有一场大战啊。”

赵佗神色严肃,将话题转回重心。

冯无择点头道:“赵将军说的是,项燕大军尚在淮阴。吾等不可掉以轻心,我麾下尚有一万五千人,愿与赵将军合兵共敌项燕,只是不知赵将军可有良策?”

赵佗低语道:“上将军知闻项燕撤离善道后,必定会率大军来取淮阴,所以吾等没有必要和项燕死战。故而我认为应当收缩兵力,在这淮水畔防守,借着淮水上的物资补给和项燕消耗。”

“项燕若来攻,吾等便死守。项燕若走,吾等便追击,只要将楚军拖在此处,等到上将军率大军抵达,则大局定矣!”

冯无择抚掌赞道:“好一个敌攻我守,敌走我追,赵将军深得上将军兵法精髓矣。”

……

南侧的山崖上。

韩信瞪大着眼睛,看着远处的火焰熄灭,原本是赤色军队所在的地方已经彻底化为了灰烬,一个一个的黑点占据了淮水沿岸。

“信儿,不用看了。秦军已经赢了,这淮阴,要不了多久就会插上秦国的黑旗,就像咱们的韩国一样,成为秦人的领土了。”

韩嘉走过来,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叹道:“也不知道那些秦军使了什么诡计,竟然在一夜之间让数万楚军内讧溃散,不战而胜,真是太惊人了。”

韩信侧过脸,看着父亲道:“是歌声。”

“什么歌声?”

韩嘉愣了下,看着眼前的自家小子。

韩信一字一句的说道:“昨晚风里有歌,声音小,但我听到了,那是楚人的歌。”

韩嘉昨晚没注意到有什么歌声,他笑道:“好了,纵使有歌,那也是周围逃难的楚人所唱,大概心中郁郁就唱歌了,不用理会。你之前说要看这战场兵争之事,我便带你来看了,如今也该够了吧。吾等快快回去才是,免得你阿母担心。”

韩嘉说着,不由自家小子分说,一手抱起,往回走去。

他乃是韩国贵族出身,因国亡而走,避难于淮阴。

如今秦军兵临,韩氏一家跟着惊慌的楚人躲入附近山林中,以避兵祸。

只因其子韩信,自小爱看他逃难时带出来的那几卷兵书,常常痴迷,故而韩嘉才冒险带着自家小子夜来此地,眺望真正的战场,增长一些见识。

“歌声……四面楚歌,攻其心乎?”

韩信在父亲的怀抱中喃喃自语。

“信儿,你说啥?”韩嘉问道。

韩信却反问道:“父亲,你之前所说背水为阵的赵将军,也是这些穿黑甲的秦军将领吧?”

“是啊,那秦将赵佗可厉害了,背水一战,大破楚国左司马一万人呢!啧啧,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背水一战的,逆兵法而行,还能取得胜利,可真是天才啊。”

韩嘉一边走,一边在嘴里惊叹着。

韩信的眼睛里,闪着向往的光。

那是他最喜欢听的故事。

每当听到“背水一战”时,韩信就莫名的感到激动。

他喃喃低语着:“背水一战……若能以赵将军为师,何其幸矣。”

他又转头望向崖边的方向。

“不知这用歌声攻敌的将领,又是何人?”

第三百六十三章 :进退两难

“校尉,我军伤亡已接近五千。辅卒中已经有人开始逃了,照这样下去,最多支撑到明日,我军就会出现溃败之势。”

白荣走过来,双眼通红的说着。

涉间面无表情,他站在营中土台上,眺望不远处正在厮杀的营垒。

秦军两万人,一万战卒一万辅卒,据营垒而守,足以将淮阴城的蔡袅将军死死堵住。但当项燕率领大军抵达,发动日夜不停的进攻时,秦军就难以支撑了。

秦军奋力战斗,杀伤楚军恐怕有七八千人了,但自身损失也不小。且因为楚军使用车轮战术的缘故,秦军士卒太过疲惫,没有休息时间,伤亡数还在不断扩大。

“让军法吏带人守住各营,逃亡者立斩不赦。同时让人持喇叭宣扬,就说将军已经大破楚军,正要率军前来支援吾等,只要坚持下去,胜利便在眼前。若是此时逃跑,不仅我军战胜之后,这些逃兵要枭首身死,还会祸连家人。”

涉间下令,这样的方式,应该能让士卒再支撑一下。

白荣领命,忧心忡忡的下去。

涉间则是转头,看向正在厮杀血战的前线。

“此处营寨若破,项燕必会让楚军尾随溃兵直冲将军后方,届时便是全军大败,死难者不知多少,将军也将遭受战败之耻。若是如此,皆乃我涉间之罪。”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