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1 / 1)

加入书签

('

听到赵将军这么一说,帐中诸位将领纷纷点头,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特别是涉间、赵广和蒙恬三将。

赵佗麾下,就以这三将能力最强,爵位和级别最高,留在此处的率领奇兵之人,自是从这三者中挑一个。

蒙恬身躯雄壮,双目炯炯,腰部打的笔直。

赵广面容沉稳,但双目中的渴望之色难以掩饰。

涉间看着赵佗,目光柔和。

赵佗视线扫过三人面容,心中便有了思量。

他开口道:“此地爵位最高者为蒙将军,便由蒙将军来统领三万士卒。”

此话一出,蒙恬眼中闪过一抹讶异,他本以为这种独领一军的大功,赵佗会将其交给自己原本的老部下涉间或是赵广。

毕竟伐代之战,自己升了爵位,这两人却没有升爵,若是赵佗将此重任交给他们,也是合理,没想到最后落到了自己头上。

让我独领一军。

赵将军,真有识人之明呐!

蒙恬心中激动,立刻起身拱手道:“末将蒙恬领命,此番必不负将军信任!”

赵佗微笑着点头。

让蒙恬统兵,从公心来讲,是因在蒙恬在这几场战斗中,已经展示出了高强的军事天赋和素质,比之涉间和赵广还要强一些,有了后来者居上的趋势,让其领兵自是更加稳妥。

且蒙恬的爵位是赵佗以下最高的,左更高爵,统领三万奇兵,自是合情合理合规,谁也说不出什么。

从私心来讲,这一次打完灭齐之战后,天下定于一,战争告一段落,赵佗也将回到朝中,进入政坛。这时候他通过蒙恬与蒙氏交好,对于以后的朝堂生涯,自是大有好处。

既符合公心,又符合私利,堪称双赢之举,何乐而不失为呢?

眼见蒙恬领命,赵广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涉间依旧脸带微笑,并不在意,甚至相比于独领一军,他更想和将军在一起。

当然赵佗也不会亏待他们,正面战场数十万大军搏杀之处,想要建功立业,又有何难?

安排好奇兵后,赵佗没有再耽搁下去,立刻率领两万士卒拔营南下,前往东郡,准备与大军汇合。

秦军黑旗飘扬,如同一条黑龙向着南方行去。

但当这支秦军南下抵达邯郸时,刚好遇到了一支北上的军队。

邯郸城外,冬风呼啸。

赵佗拍马上前,怔怔的看着前方立在战车上的秦将。

那人的模样,让他想到了很多很多。

赵佗拱手,轻声道:“李将军。”

李信立在车上,两鬓发丝如同染雪,他看着眼前的少年将军,同样神色复杂。

但很快,李信便笑了起来:“好赵佗,此番你可要努力灭了齐国。他日我若得胜归来,当邀你入我府中痛饮!”

李信突如其来的豪爽让赵佗微微一怔,紧接着,笑容在赵佗脸上绽放。

“一言为定!赵佗便等李将军凯旋,李将军的酒,我喝定了!”

赵佗目光如炬,与李信四目相对。

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一切情感只在不言中。

李信率军北上征伐辽东,赵佗率军南下准备灭齐。

两军交错。

南下的赵佗情不自禁的回头北望,低语着:“李将军,终于放下了。”

北上的李信也不由侧首南望,喃喃着:“赵佗,原来是你啊。”

……

秦王政二十五年,十一月。

赵佗所部从黄河北岸的黎阳津渡过河水,抵达白马,然后一路到达东郡治所,濮阳。

这里,早已是旌旗蔽空,矛戟如林,一眼望不到头的秦军营寨遍布于城外。

“赵将军!”

此番伐齐的副将屠睢,带领一干将领前来迎接。

“屠将军!”

赵佗亦上前回礼。

两人略微寒暄后,屠睢便与赵佗把臂前行。

“屠兄,我已在代地将那陈馀枭首示众,他和那个被车裂的韩成,便是之前东郡刺杀的主谋。”

赵佗低声开口,他注意到屠睢的脸上,有着一个硕大的凹陷型伤疤,那是上一次灭楚之战时,由刺客陈馀给他留下的伤痕。

“哈哈哈,干得好。他母的狗刺客,居然敢来刺杀乃公,这也就是被你抓了。要是落到乃公手上,枭首算什么,乃公定要砍了他两个头才是。”

屠睢哈哈大笑,笑完又伸手指着脸上的伤疤,调侃道:“不过你还别说,有这疤后,我感觉自己变威猛了许多。乃公如今只要生气,把那眼睛一瞪,就再没人敢和乃公对视了,哈哈哈!”

“屠兄真乃当世猛将。”

赵佗笑着赞了一句,屠睢此人,真是豁达啊。

……

就在秦国二十万大军开赴东郡,秦将赵佗率兵从恒山郡南下时。

消息也传到了齐国朝堂。

“秦国不是要去征伐辽东吗?怎么会屯兵于东郡?”

“那个赵佗也率兵南下了!”

“据我方斥候回报,东郡附近已被封锁,无法探知具体情况。但从零星消息来看,秦国此番所用兵力在十五万以上,甚至达到二十万!”

“二十万秦军!天啦,秦人到底要干什么?”

“秦国……欲要灭齐!”

就在齐国君臣被摆在眼前的事实惊骇之时。

大司马田冲却是在听到赵佗率兵南下的消息后,脸色涨的通红。

你赵佗既然不去辽东打胡人,又为何写信给我求御胡之法?

第四百四十三章 :舌压诸将

“大司马,你不是说赵佗驻兵东垣,乃是等待秦王诏令北上逐胡,占领辽东,让吾等无需担心吗?”

“怎么转眼之间,秦国就有如此数量的大军聚于东郡,秦将赵佗也领兵南下了,这是怎么回事?你说啊!”

惊慌之后,立刻就有齐国公卿将矛头指向大司马田冲。

田冲脸色越发红起来。

他当初可是在朝堂上信誓旦旦为赵佗保证来着,哪知道这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田冲想说,自己也被赵佗欺骗了,中了秦人诡计。

但仔细一想,他又发现赵佗从来没有说过要去辽东,只是在简牍里询问自己如何对付胡人的方法。

刚好那会儿到处都在流传秦国即将征伐辽东的消息,这才让田冲将两件事情联系在了一起,误认为赵佗是要领兵征辽。

是我误会了?

面对众公卿质问,田冲憋了半晌。

他想起自己刚刚训练出来的那支齐军,眼睛里又爆发出光彩。

田冲抬起头,对着满朝公卿,大声道:“尔等怕什么,我之前就说过,若是秦人真敢攻我齐国,我田冲自会出手!大王与诸公何需心忧?”

“昔日王翦伐楚,一个残破的楚国尚能征召大军四十万。我齐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富庶甲于天下,难道就征不出几十万军队吗?”

“秦国出兵二十万又如何,我也不需四十万人来欺负他。只请大王下令,征召大军三十万,以拒秦人!”

田冲挥舞手臂,唾沫横飞,说道:“若是秦军采用王翦昔日之策,拼国力消耗。我齐国仓中粮秣,可支撑三十万大军数年之用,绝不会重蹈昔日楚国无粮覆辙,足以将秦人耗到无法支撑。”

“若是秦军来攻,则我大军三十万,比他秦军的人数还多。更有精锐之卒,可以一敌十,正面交战又何惧于他?”

“且那秦人背约而来,乃是不义之举,必定人心沦丧,士气低沉。而我齐人守家卫国,是大义所在,定当人人奋勇。吾以大义之邦而击不义之国,何愁不胜?”

“更别说,我曾在咸阳宫中,将秦国诸将的底细早已摸清。此番秦军不管何人为将,我田冲皆是不惧。”

田冲说到最后,早已是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受到大司马的豪气影响,原本还有些畏惧的齐王建和相邦田假,以及满朝公卿也都振奋起来。

是啊,他们齐国可不是昔日被打残的楚国能比的。

齐国地势广大,有鱼盐之利,物产富饶。

有钱,有粮,还有人。

秦军二十万又如何?

他们齐国可征召大军三十万!

三十万打你二十万,还打不赢?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