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页(1 / 1)
('
田冲在危机时,下达正确命令。甄城中的守卒在砍杀了数十个冲击城门的溃兵后,强行将甄城的城门关上,免去了被秦军趁乱袭城的风险。但同时,他们也将亡命奔来的数万齐人同胞,尽数关在城外,将他们全留给了凶残的秦人。天色黄昏时,秦将赵佗亲自来到甄城外。他看到的场景便是在甄城外的空地上,齐军士卒放下的武器和脱下的甲胄堆成了一座山。“将军,齐人关闭城门及时,我军没有夺城的机会。不过城外的齐军溃卒没有战心,在我军招降下,无反抗之意,数万齐军尽数投降!”赵广脸色激动,向赵佗汇报此处军情。赵佗颔首,目光望向前方。甄城外,一眼望不到头的齐军排成长列,在城头那些齐人同胞的注视下,耷拉着脑袋,一个个无精打采,被秦军押送离去。“鄙人曾闻兵法有云,穷寇勿迫。而今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之法,穷追齐军不舍,在这甄城之外,俘获齐军数万,并围困齐将于城中。此番大胜,与兵法所说相反,敢问将军,此为何也?”郦食其眼露好奇,他对兵法也有些涉猎,但这终归不是他的主业,专研并不深,此刻感觉赵佗的所作所为与兵法不同,自然是要当场询问学习。赵佗笑道:“兵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兵法,而非死读兵书,反被兵法操控。”“兵法所谓归师勿遏,穷寇勿迫,亦要分具体情况。若是齐军有战心,有精力,齐将有胆气。我军对其追杀,自然会遭受顽强反击,纵使能胜,也将损失不少。这就是勿追勿迫之理。”赵佗脑海里冒出当年在泗水畔的那一战,正是“归师勿遏,穷寇勿迫”的真实写照。他顿了一下,又道:“如今齐军一战大败,齐人已是吓破了胆,更兼一日鏖战,肚空手软,加之齐将无胆,弃军而逃,自是不可再死搬此条兵法了。”“且我此番行事,亦非逆兵法而行,先生岂不闻吴孙子又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郦食其双目大睁,抚掌赞道:“鄙人明白了,将军所为正如巨石自高山滚落,气势凶猛,摧毁一切,正是以兵势破敌也!将军用兵,果真如神,鄙人佩服之极!”不仅是郦食其,就连一旁的赵广也听得面露崇敬。赵将军用兵,真如武安君在世也。赵佗自是不知赵广所想,否则必会额头生汗,心中胆颤。他见郦食其明白了,便转头望向赵广,问道:“据汝推测,甄城里的齐军尚有多少?”赵广略一沉吟,回道:“我军速度很快,逼迫甄城提前关闭城门,城中齐军的数量不多,加上原本一万守卒,总数应在两三万左右。不过这附近本有齐军辅兵,这些辅兵跟着入城,若是参与守城的话,应该能发挥不少战斗力。”赵佗点点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除去在阿邑沿线的两万战卒,大司马在甄城的可用之兵足有十六万之多。如今一场大战下来,只有一两万人跑进城里,相当于一战丧军十余万,这等战果,足以堪称惊世大胜。这一切,还真多亏了赵佗的果断追击。否则他要是慢上一步,大司马就会收拢更多的溃卒,后续也会变得麻烦不少。“两三万战卒,加上数万辅兵,问题不大。”赵佗抬头,望向远处的甄城城头。在昏黄的光芒下,隐约能看到城头有人影晃动。城头上,大司马田冲从哀泣中清醒。他看着城外,那数以万计的齐军被秦人缴下武器,解开甲胄,如同牲畜般被押送离去的场景。田冲的眼中已是血红一片。“君子之战,当分出胜负后,各归其营,岂有追杀到底的打法。”“赵佗,你说好了要来一场君子之战,竟如此不讲武德!”第四百五十八章 :田冲觉醒“大司马,如今秦人不仅迫降我军数万溃卒,更屯兵于城外的营地,虽然还没有围城,但也是兵临城下之势,等到秦军清理好了斩获,打造好攻城器械,一定会攻进攻甄城的。”“我刚才巡城的时候,见到不仅是从战场上逃回来的溃卒心惊胆颤,就连原本留守于甄城的一万战兵,和数万辅兵也都是惶恐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秦军前来强攻,恐怕此城难守啊!”田儋神色不安,将现在齐军所面临的形势,摆到了明面上。剩下的几个齐将听的面无血色,他们的战心,也被一战打破了。相夫疾颤声道:“大司马,如今情况危急,吾等该如何做?”所有人都望向大司马。田冲虽然战败了,但凭借高超的兵术,他依旧是齐军的主心骨,在这种时候,没有人能替代大司马的重要位置。众人的目光中,田冲抬起苍白的脸,嘴里却是低语道:“何谓君子之战?”“昔日晋楚邲之战,晋军后撤,楚人虽是蛮夷,却并未赶尽杀绝,反而在晋军马车陷入坑中时,楚人教晋人卸掉车前横木,以走出陷坑。晋军之车马回旋,不能行进时,楚人又教他们拔掉旗帜,扔掉辕木,帮助晋人逃跑。什么是君子之战?胜负已分,而不赶尽杀绝,这才是君子之战啊!”“赵佗竖子,真欺我也!”听到这话,田儋嘴角微微抽搐。大司马虽然有统兵之能,但性格实在是太过迂腐了。经常将什么君子之战,什么古之军礼挂在嘴边。他们之前也是被大司马误导,以为赵佗真会按照古代的战争规矩,打完仗之后便各自收兵,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趁机收拢溃卒,再和秦军对战,之前的计划也全是建立在这基础上。可没想到秦军却是趁胜追击,一路直追到甄城下,其进军速度之快,让他们措手不及。危机下,他们只能关闭城门,将奔到城外的齐军溃卒尽数留给了秦人。数万人啊,尽数成了秦军的俘虏。田儋等人当时很生气,但等反应过来后,又觉得秦军追击的举动才是这个时代的战争常态。反而像大司马这般将战争理想化,才显得与当今之世格格不入。之前赵佗答应不偷袭,等待齐军征召兵力后正面对决,这已经算是天下少见的景象了,如今还指望别人战胜后不追击,这怎么可能?这时,田冲在发完牢骚后,反倒慢慢平息下来。他轻轻一叹,抬头扫视屋中众将一眼,开口道:“之前是我想的太简单了,现在经历这场大败,方知不能再以君子之心态与秦人对敌,之前赵佗邀战,吾就该拒绝才是。”“如今事关我齐国存亡,吾不该再学昔日宋襄之事。自此后,我田冲将时刻用此战之败警醒自己,接下来与秦人对敌,更当以稳妥为上。”众人听到这话,便知道大司马并没有被这场惨败所打倒,反而还吸取了经验教训,欲整军再战。众将精神大振,纷纷期待的看着大司马。田冲略一沉吟,便开始进行接下来的部署。“这一战我齐军虽然败了,但秦人的死伤同样不少,再加上秦人上首功,他们一定会清理战场,收敛尸体和清点战功。”“且秦人在城外收降我军溃卒,不管他们是要杀戮还是关押,都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再加上我甄城坚固,秦军想要攻城,也需要花费时间来打造攻城器械,我估计秦军在数日之内是不会攻城的。我军当趁此时间,收集物资,加固城防!”“城中士卒军心不稳,如果想让他们死战守城,唯有以死激之。田儋,稍后巡城时,告知城中士卒,就说秦人凶狠残暴,上首功而无仁义,之前投降他们的士卒都会被斩首记功,无人能够活命。”“如果甄城被秦军攻破,他们落在秦人手里,就会被斩首杀戮,想要活命,唯有死战一途!”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