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1 / 1)
('
原来,周天子和那些姬姓国,也全都在同姓结婚。此刻再加上殿中秦臣纷纷发难声讨,气势惊人,更吓得诸儒生连话都说不出来。淳于越手掌发颤,口唇哆嗦,找不出应对的话语。与他们儒家相善的左丞相王绾,和几个公卿虽未落井下石,但此刻也是面无表情,不敢掺和进来。见到这一幕,赵佗嘴角露出笑来。李斯就是李斯。都不用皇帝来以权压人,这位廷尉直接一张嘴就把这些儒生全干趴下了。不愧是能写出《谏逐客书》的男人,果真辩才惊人!但下一秒,让赵佗感到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李斯在得胜之后,并没有罢休。而是转身看向帝榻上面含笑意的秦始皇。他昂首高声道:“禀陛下,据臣所知,周公弃夏商二代之风俗,创同姓不婚之礼,乃是为了维护周之宗法。使异姓之国互为婚媒,都与他姬姓国结成同盟,以巩固周室对于天下的控制力。这个礼制,乃是一种治国的手段,专用于稳固封建。”“如今天下一统,此法本该废弃。但这些儒生,却是用这早已不合时宜的东西,来反对大庶长尚公主之事。”“臣认为,这些儒生定然是对我秦国于天下所行郡县之事感到不满,特借此事,以古非今,欲复辟封建!”“臣李斯昧死言于陛下,为保我大秦社稷稳固,断绝此类以古非今之事。当剥夺诸博士议政参政之权。”李斯双目发光,转头对着殿尾的诸多儒生,露出一口黄牙。儒家欲借此事来抢夺话语权。而他李斯,正好将他们一举扑杀。“臣请陛下,废周礼,行秦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禁止议政满殿皆惊。赵佗更是脸色一变,死死盯着斜对面的廷尉李斯。好一个李斯!赵佗猜到面对那群儒家博士的诘难,李斯一定会站出来。一来是这位廷尉很了解皇帝的心意,知道站出来能得帝心。二来则是法、儒乃大敌,如果淳于越等人利用周礼反对他赵佗尚公主成功,那儒家声势必定大涨,而原本在秦国一家独大的法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李斯一定会出手。只是他没想到李斯这家伙竟然这么厉害,借着此事,对那群儒家博士发动绝杀。以古非今,想要复辟封建!这顶大帽子扣上去后,李斯立刻请皇帝剥夺博士的参政议政的权力,如果皇帝点头,那这群博士就真的成了应声虫,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没有资格议论,更不能发表观点。废周礼之事,更是凶残。儒家的本质和道、墨、法这些诸子并不一样,与其说儒家是诸子之一,不如说他们是周代礼制的继承人。他们学的礼,乃是周礼。读的诗,乃是周乐,他们所言的一切,全都脱胎于周代的礼乐文化。儒家门徒所学的东西,便是宗周的传承。孔子所言“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改变礼崩乐坏的时代,重现昔日周礼昌盛的社会。至于其后孟子、荀子等人虽有各自的主张,但也都逃不出一个“礼”字。孟子言,无礼义,则上下乱。荀子言,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儒家之内,不管是哪一支师传,“礼”都是他们最核心的东西,也是他们所有学说和政治思想的基础。若无礼,则无儒。如果周礼被废,那儒家也就相当于不存在了。故而殿中稍有见识的公卿大臣,皆是被震得瞠目结舌。这李斯,直接是要废除一个学说的根基,将这个学派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抹除啊!“如果皇帝答应废周礼,下一步怕不就是要建言焚诗书了。李斯是在将我这件事当成棋子,以此来消灭所有政敌。”赵佗目光微凝,一颗心吊了起来。他被李斯利用了。赵佗虽然对于这群儒家博士反对他的婚礼感到不满和愤恨,若有可能自是想一脚狠狠踹在淳于越的胯下,以示报复。但他可不想让此事变成焚书坑儒的导火线。废除周礼。如何废除?按法家的作风,那还不就是将儒家的诗、书尽数焚烧,如果再有谈周礼的人,那就尽数杀戮。这样一来,就算是废除了周礼。这妥妥的就是原本历史上的焚书再现啊。“以李斯这种找到机会,就要对敌人一击必杀的作风,恐怕还会将此事扩展到其他诸子身上,说动皇帝尽烧天下书籍,最后剩下他法家一家独大的局面。这种事,他干得出来!”赵佗深深吸了口气,脑袋里回想起前世所听过的焚书之语。“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当法家垄断秦国,当整个天下只剩下一种声音,那也代表这个新生的帝国离毁灭不远。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过了。就在赵佗心惊之时。殿中群臣也开始做出了反应。“臣王绾昧死以禀陛下,儒生虽无见识,以古礼而阻公主之婚,但并无复辟封建之想法。且周礼者,虽是周室所定之礼,但八百年间,已经融入天下万民之中。就连我秦国婚丧嫁娶,日常交际,种种事物皆离不开礼仪。若废周礼,何以代之?”“且天下初定,六国诸侯之地,诸生尚未归心,此时若废周礼,恐六国故地之民再起波澜也!”“是呀,如果废周礼,必定天下震动,还会影响到迁徙六国之人的大事啊!”随着左丞相王绾发声,几位与儒家相善的公卿也跟着开口进言。殿尾的诸位儒生博士早被这事情吓傻了。好在博士仆射周青臣算是个机灵人,他扑到殿中,叩拜大哭道:“臣昧死以言陛下,吾等儒生绝无复辟封建之心。”“是也,吾等绝无反对郡县,复辟封建的想法。”“吾等并未以古非今,还请陛下明鉴!”一群儒生连忙跟在周青臣身后叩首乞求。淳于越目光呆滞,被身旁的同僚按在地下。廷尉废除周礼这个提议,简直将他们吓坏了。帝榻之上,秦始皇面色漠然,冰冷的看着殿中群臣。那群儒生博士拿出“同姓不婚”的周礼,来反对婚礼之事,让他感到颇为愤怒。竟然有人敢反对皇帝的诏令?他征辟这些儒生来任博士,只是作为一个工具使用。如今这些工具竟然有了自己的意志,还敢来反对自己,这自然是他不能容忍的。李斯提议废除周礼之事,皇帝确实心动了。不听话的工具,没有存在的必要。但紧接着王绾等人站出来说的话,又让他另有考虑。如王绾等人所说,周朝八百年,周礼对天下的影响太大了。不说其他,就连刚刚为扶苏和赵佗所行的冠礼,那也是周人所创制,是周礼的内容。除此外,如今秦国所通行的婚礼、葬礼、祭礼,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食礼、交际礼等种种东西,都是来源于周礼,虽有变动,但大体都是依照周礼来行。如果废除,是废除全部呢,还是部分保留?若是废除周礼,那又用什么来代替呢?除此外,如今天下初定,六国之地并不安稳,赵佗所建言的迁徙六国贵族之事才刚刚开了个头,如果在此时废除周礼,那绝对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平白生出波折。而至于李斯之所以建言废除周礼,是打着怎样的想法,皇帝心中也是清楚。秦始皇是一个重视实际利益的君主,一番思索后,他自有决定。看着趴在殿中瑟瑟发抖的诸位儒生,看着满脸诚恳的王绾等人。皇帝淡淡道:“诸儒生滥用博士之权,以古非今,今日起博士官职不得上殿,日后非朕所命,不得参议国政。”“至于废周礼之事,诸卿再议之。”此话一出,殿尾儒生博士满脸苦涩,而那些阴阳家、名家、墨家博士则是恨得咬牙切齿。这群臭儒生,管不住的臭嘴可真是把大家害苦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