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1 / 1)

加入书签

('

“啊?”

“郡尉竟然知道王兄?”

众人满脸惊讶。

在他们眼中,王陵也就是沛县的豪侠,一旦出了沛县的地盘就没什么名声了。

如今却被泗水郡的郡尉点名,那牌面可就完全不一样。

“还不都是那位大庶长。”

王陵满脸苦涩,开口解释起来。

原来泗水郡的郡尉名叫赵广,是当初大庶长赵佗的部下,曾参与灭齐之战,立下大功,但并没有回咸阳受赏,而是跟随蒙恬在齐地镇守。

后来皇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重新任命各地守、尉。

赵广因为功勋爵位足够,又曾在泗水郡参与过赵佗的背水一战,故而被调到此处担任郡尉之职,镇抚泗水郡。

王陵曾在丰邑参加刘季的婚礼,恰遇秦军来此,他被大庶长赵佗谈过话,名字便被赵广记住了。

如今皇帝下令让各郡县游侠恶少年服兵役,赵广作为郡尉,负责征兵之事,自然是立刻就想到了王陵大侠,当时就点了他的名。

这样的状况下,甭管王陵有什么关系,也走不通。

除非他舍得扔下妻儿老小,一个人亡命,否则这次的兵役是怎么也跑不掉的。

“去就去吧,听说这次领兵的主将就是大庶长赵佗,他是当世名将,想来也不会打败仗,咱们活命的机会还是挺大的。”

王陵低头轻叹。

奚涓、王吸等轻侠见到老大都认命了,也只能唉声叹气的垂下脑袋,不再想逃兵役一事。

……

沛县官署中。

“萧何,这段时间你处理好家务,待到下个月,本尉押送士卒入关,你就跟着一起走,勿要让大庶长失望才是。”

泗水郡郡尉赵广,站在一群唯唯诺诺的沛县吏员身前,向着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短须官吏开口。

那人躬身道:“萧何,遵郡尉之命,谢大庶长之恩。”

“嗯,本尉等你。”

赵广点点头,在诸多吏员的恭送声中转身离去。

萧何,是大庶长之前路过丰邑时,想要交好的人物,只是因为当时萧何外出游学,不在家中,这才失之交臂。

如今大庶长又专门派人送信,欲要征辟萧何为幕僚,让其跟随北伐胡人,这份重视不管是谁都看的出来。

作为大庶长的老部下,赵广对此事自然上心,他以郡尉之尊,亲自来到沛县为大庶长征辟萧何。

萧何有一副好仪表,面对自己的征辟,既恭敬又不显谄媚,说话条理清晰,姿态不卑不亢,让赵广颇为感叹。

不愧是大庶长看中的人,果然与众不同。

“除了萧何之外,大庶长要征辟的还有曹参和樊哙二人,我也得亲自见见才是。也不知道大庶长远隔数千里,是怎么知道这两人名字的?”

赵广摇摇头,大步走了出去。

眼见郡尉离去之后,官署中的诸多吏员顿时炸开了锅。

“萧君,你竟然认识大庶长!那可是大庶长啊!”

“大庶长委托郡尉来征辟萧君,天啦,萧君即将腾飞了!”

“我听说大庶长当年路过丰邑时,就曾派人前往萧君家中送礼呢,萧君莫非和大庶长乃是旧识?”

在诸多同僚的赞叹和巴结声中,萧何神情复杂。

他到现在还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被那位大庶长看中的。

数年前,彼时还只是裨将军的赵佗,率军路过丰邑,曾派卢绾携带礼物前往萧家拜访,以示交好之意,这已经让回家后的萧何受宠若惊了。

现在,赵佗贵为皇帝之婿,爵为大庶长,官居九卿之一的少府,更即将成为三十万大军的主将。

这是何等高贵的人物,居然在大战的前夕,不惜派人远赴数千里外的泗水郡,来征召自己为幕僚,就连泗水郡尉也亲自前来拜访,表达大庶长的善意。

萧何喜好黄老之术,平日里心态很沉稳,但此刻在这种超规格的待遇下,只感觉心情澎湃激动。

“大庶长,以国士之礼待我萧何乎?”

……

“大庶长,未忘陈平乎?”

魏地户牖乡。

陈平看着手上那封当地县令亲自送来的书信,眼中满是复杂之色。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当年那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五百主。

荥阳一战,大破魏军。

陈平当时就看出那个年纪轻轻的少年有超常人之能,而且那少年在言语里,还对他陈平多有招揽之意。

只可惜那时候的陈平,已经娶了张氏之女,背靠户牖乡大豪,家财万贯,自然是不想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一个公乘爵位的秦国五百主身上。

更别说彼时齐、楚未灭,天下局势尚有变数,陈平不愿冒险。

哪知道,他错失了此生最大的机遇。

少年从公乘五百主,升到五大夫军候,又成为右庶长裨将军,一路获胜,灭国擒王,直到成为今日的少府大庶长,成为了这个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

听说昔日跟在赵佗身边的那个黑屁股,如今已经拥有了高高在上的右庶长爵位。

陈平如果说心里不后悔,那肯定是假的。

飞黄腾达的机会,就这样被他放走了。

好在,大庶长在出征之前又寄来了一封邀请信函。

“这就是大庶长发明的纸吗?”

感受着手里书信带来的异样触感,陈平的双眼越发明亮起来。

他低语道:“陈平错过了一次,还能再错过第二次吗?”

身后传来脚步声。

“良人。”

说话的是陈平那克死了五任丈夫的美貌妻子,声音温婉动人,颇能撩动人心。

陈平心如止水。

他的脑海里,响起的是昔日那个少年对他说的话。

“陈平啊陈平,你有宰天下之志乎?”

第五百三十一章 :陈平入幕

时至年底,赵佗带着章邯等属下,巡视了一遍他工作了大半年的少府官署。

冶炼场、造纸坊、膳食处……

“最后看一眼了。”

赵佗有些留恋。

章邯感叹道:“我在少府任职近十年,所见者从未有像大庶长这样的人物。短短半年时间,就弄出了造纸、印刷、骑兵三宝、踏碓、水碓、水车……每一样都是国之利器,都是世人难以想象的神物。依下吏之见,少府之职就是专为大庶长所设,天下之间,再无人能比大庶长更能胜任此职了。”

赵佗微微一笑,接下了章邯这个马屁。

他也觉得少府这个职位,是最适合发挥穿越者能力的。

比如他这几个月的时间,就让人弄出了可以舂米的踏碓,走过渭水时又想到水力的妙用,顺势弄出了借用水利的水碓。

既然想到了利用水力,那能够灌溉农田的水车,和磨坊联动的水磨,也就应运而生。

这些东西其实原理都简单,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很轻易就能做出来,主要是看有没有人能够想到,一旦做出来,对整个时代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而这,就是穿越者真正的作用了。

哪怕很多后世的科技,赵佗不清楚具体的技术,但他有先进的理念,正确的思路,辅以少府管辖下的大量能工巧匠和墨者,就可以摸索着前进。

有时候,找到正确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让我再干十年少府,我能让秦朝的各方面科技水平提升一千年以上。”

赵佗心中感叹。

只可惜,他的时间不够了,等到过完年,赵佗就不再是少府。

他转头望着章邯,嘱咐道:“少荣,我说的那几样东西你要好好研究,如果能弄出来,是一个大功。特别是我说的千里镜,它是军争利器,在战场上极有用处,弄出来的第一时间就献禀皇帝,送到战场上。”

“章邯一定不负少府期待,定要将千里镜做出来!”

章邯沉声开口,声音坚定。

这是赵少府对他的信任,如果做不出来,他章邯是无颜再见了。

赵佗这才点点头,章邯的办事能力他还是放心的。

草原沙漠,一望无际。

如果能将望远镜弄出来,那可真是个超级神器。

这时代虽然还烧不出透明的玻璃,但赵佗记得他曾在后世见过出土的“战国水晶杯”图片。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