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1 / 1)
('
虽然蒙毅的做法,并不符合始皇帝的心思,但其严守法律原则的性格还是让始皇帝很欣赏,认为这是个贤良之臣,便十分亲近。再加上蒙毅除了精通法律外,还颇有谋略,始皇帝便将他调出廷尉府,升为中郎将,让其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是当今皇帝宠爱的亲信。此番皇帝西巡,以郎卫军护送,蒙毅就是这支军队的领头人。不一会儿,蒙毅便走过来。他一板一眼的行完礼后,呈上一封加急加密的信件。“陛下,这是咸阳太尉府加急送来的军情信件。”信件上有印泥密封,在拆开之前,没人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始皇帝接过来亲手拆开,只是看了一眼,脸上便绽放出了喜悦的笑容。“善!”“大善!”“上将军在北疆大破匈奴,斩杀匈奴单于于阴山以南,尽夺其地。”始皇帝大笑起来,抖着手里的信纸道:“昔日赵人所占据的高阙、阳山等地,已被上将军从胡人手中拿了回来。朕的大秦,已全据所有诸夏故土!”听到这个大好消息,在场的蒙毅、赵高等人连忙开口恭贺。“恭贺陛下,上将军击灭匈奴,收复故土,则天下再无一人敢和我大秦为敌!”就连胡亥也拍掌道:“恭喜父皇,赵将军可真是好厉害啊!”始皇帝笑的合不拢嘴,点头道:“赵佗这小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没让朕失望过。”说着,他的目光落到蒙毅身上,鼓励道:“你蒙氏世代将门,如今尔兄蒙恬也征战三国,有了些威名。如果再有征伐,朕当派你前去,日后也能像上将军一样,沙场建功。”“臣遵陛下之命。”蒙毅拱手应诺,想了想,又说道:“如今上将军既击破匈奴,冯将军和两位李将军的捷报想来也要不了多久,届时四方胡夷臣服,臣恐无征战的机会。日后能随陛下身侧,便是臣之所愿。”蒙毅这句话,让始皇帝笑的更欢畅了。一旁,赵高低着脑袋,脸色十分僵硬,眼睛里充满了阴冷。蒙毅,这个曾经差点置他于死地的男人。如今再次给赵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蒙毅曾在廷尉府任职,精通律法,担任中郎将随侍皇帝身侧,和他赵高的功能开始重叠了。且相比赵高这个出身卑贱之人,蒙毅是世代将门之后,血统高贵,素有贤名,怎么看都比他赵高有竞争力。更关键的是,蒙毅这家伙虽然号称中直,做事非常有原则,但并非完全死板之人,你看他刚才拍皇帝的小马屁,那拍的可多好。“蒙毅!”赵高心中在咆哮。始皇帝并未在意自己这亲信的小心思,又赞了一番赵佗的功绩后,始皇帝便让蒙毅将这个消息宣布下去,好夸耀大秦的武功。待到蒙毅离去,赵高走到远处继续侍立后,始皇帝的目光又落到胡亥的身上。想到刚才这小子满脑袋只想玩乐,连做人君都不在乎的模样,始皇帝虽然喜欢胡亥的单纯,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大秦毕竟以法治国,公子王孙无功而不得受爵。“胡亥啊,你也十二岁了,该学习律法了,我想让你随蒙毅学法。”始皇帝摸了摸胡亥的脑袋。胡亥眼睛大睁。随蒙毅学法?他在西巡的路上可听人说了,蒙中郎将平日里虽然说话温和,甚至还会拍皇帝马屁。但在做事情上面就特别有原则,十分严苛,这样的人并不好相处。要是去给蒙毅做学生,那他可惨了。胡亥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似得,抱着始皇帝的手臂,撒娇道:“父皇,我不想跟着蒙中郎将学习律法,要不然给我换个人吧。”始皇帝眉头一皱。这小子居然还敢挑人?如果换成其他公子,他早就板着脸训斥上了,哪怕是扶苏,他也一定是厉声呵斥。但偏偏眼前撒娇的人,是他最宠爱的幼子胡亥。看着胡亥一脸天真烂漫,抱着他手臂撒娇求告的模样,始皇帝的心软了下来。他就吃胡亥这套。他淡淡道:“你想换成谁?”胡亥皱了皱鼻子,刚好看到侍立在远处的中车府令赵高。赵高感受到胡亥的注视,远远的对着他露出一个笑容。胡亥想到他每次见到赵高,赵高都对其表现的十分恭敬的模样,不由心中大动。他说道:“父皇,就让我随中车府令学习律法如何?我听说中车府令也是律法大家,还写的一手好字,你让我和他学吧。”“赵高?”始皇帝怔了怔,回头瞥了恭敬侍立的赵高一眼,若有所思。“你想随赵高学法,是怕了蒙毅?”胡亥嘻嘻一笑道:“父皇英明,蒙中郎将看上去太严苛了,我觉得还是中车府令比较好,反正都是学律法,肯定是要找个看上去舒服的比较好。”始皇帝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自己这个喜欢安逸的小儿子,他实在是有些无奈。不过转念一想,只有这样单纯的儿子,才对权力没有渴望,更不会做出危及君位的事情。始皇帝回想起那个曾背叛了自己的弟弟成蟜,那个让他再次感觉到亲情不如权力的人,忽然觉得,胡亥这样的性格也很不错。“既如此,你便随赵高学律法吧。”始皇帝淡淡开口,同意了胡亥的请求。“耶,父皇英明!”少年胡亥开心的叫起来。始皇帝摇了摇头,解决了胡亥的事情,他又想起蒙毅刚才说的那些话。除了赵佗北击匈奴外,他还有另外三个将军,正分别带着秦军和东胡、越人和西南夷作战。“上将军已传捷报,不知朕的这几位将军,又将给朕带来怎样的惊喜!”第六百零七章 :冒顿尽孝辽东郡,辽河以北。时已季秋,旷野上枯萎的草丛在凄冷的风中摇曳着,整个大地只有萎黄、枯黄和暗黄,缺乏着生机。就在一片荒芜中,一支黑色的队伍正在黄昏下北行。前方,数匹快马疾驰而来。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秦将在马上向李信拱手汇报。“禀将军,东胡王已收下将军所献牛羊及珍宝,等待后日与将军定下盟约,并未察觉我军计划。将军今夜动手,必得大胜!”李信颔首道:“嗯,做的不错。栾布,你见过东胡王和他们的贵人,我给你一百人。今晚发动夜袭的时候,你当带人去擒杀东胡王和东胡权贵,立大功而还!”栾布双眼发亮,立刻中气十足的应道:“栾布定不让将军失望!”看着眼前面容英武,满身干劲和朝气的年轻秦将。李信眼中有些恍惚,总是想起他曾经提拔过的另一个年轻男子。只是那个男人,如今已成长的让他遥不可及。“夜袭东胡王,我已筹划半载,这是我李信复起之战,绝不容有失!”李信紧紧握着手中缰绳,望着前方枯寂的原野,眸中充满决然。收复辽东之战已历时两载,李信在战争初期一改以前的轻率冒进,选择了稳扎稳打的策略,秦军进入辽东后先结好北方最大的势力东胡。在稳住东胡后,李信用了一年的时间驱逐和击破了高夷、濊、貊和箕子朝鲜等外族势力,之所以用时这么久,不在于这些部族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地理环境的限制。消灭和驱赶这些异族后,李信又掉头来对付东胡。东胡毕竟是当今草原三巨头之一,占据了广袤的东部草原,其势力强悍,拥有控弦之士十余万,就连匈奴也要向其低头。数十年前,燕将秦开大破东胡,扩地千里。其中重要原因是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靠着卧底生涯,秦开熟知了东胡的情报、地理,并从中取利,这才能率着燕军大破东胡。光看本身实力,东胡并不算弱。李信率领的只是一支人数不多的秦国远征军,又无马镫、高桥马鞍等装备,想要在草原上对付拥有十几万骑兵,还占据主场优势的东胡哪有那么容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