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1 / 1)
('
皇帝要在今天这场大朝会上,宣布好几件关系国家的大事,更加凸显了这一次大朝会的重要性。故而在这一天的日出,天边刚露出一缕阳光的时候,赵佗就已经是坐上了马车,向秦宫行去。他绷着一张脸,换成谁站在面前,都能看出他的不高兴。不一会儿,马车抵达秦宫外,赵佗迈步走入宫门。天色尚未大亮,宫殿四处皆点有华灯,发出灿灿光明,将那屋檐上的玄鸟雕像映照的栩栩如生。赵佗停下脚步,望着那光彩中展翅欲飞的玄鸟。“大秦如今剿灭六国,威震四夷,正是像这玄鸟展翅高飞的时候。但如果玄鸟太过骄傲,朝着雷暴,或是向着刺眼的太阳飞去,照样会坠落大地。”“而且飞得越高,摔得越惨。”赵佗轻轻一叹。现在的秦国看上去强大无比,实则内里满是隐患,而且因为秦是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完全没有先代经验借鉴,每一个政策的实施,基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领头者一朝不慎,选错了前进的方向,真的有万劫不复的可能。赵佗可不希望这混乱了五百年的天下,再次分裂成一片。他摇了摇头,迈步向大殿方向走去。咸阳宫的大殿依旧奢华壮丽。身穿绛衣的乐人们叮叮当当的敲着钟鼓琴瑟,演奏着对皇帝的赞歌。“皇帝临朝,作制明法,天下咸伏……”诸位公卿在乐曲声中,走进殿里按照爵位和职务的高低进行排列。随着皇帝权威的日渐加重,众臣在等待皇帝来临之前的时间里,不敢随意交谈,只能以眼神相互示意。赵佗注意到,像王贲、蒙武等军方代表人物皆是面色紧绷,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脸色,大概他们也得到了那个消息。不一会儿,身穿黑色袀玄的始皇帝便坐在步辇上,被六名身强体壮的郎卫抬了进来。“拜见陛下!”“陛下万年!”赵佗跟着众臣行礼叩拜。在阵阵呼声中,始皇帝坐上了他的帝榻,目光扫视殿中群臣。大朝会正式开始。秦国在行政上一向奉行高效实际的原则。朝会开始之后,始皇帝没有过多的虚言客套,直接开始处理今天朝会的第一件事情。“昔时朕命蜀郡尉李由,率兵征伐西南滇国,荡平蕞尔蛮邦……”始皇帝开口,殿中诸位公卿脸上皆露出玩味的神色。许多人悄悄将目光瞥向站在文官列中的廷尉李斯。随着西南大败,数奇郡尉李由的大名彻底传荡开来,早就让众公卿如雷贯耳。特别是李由在战败之后,居然还能带着十几个手下从西南的林子里跑到巴郡去,这般逃命的本领实在是让人赞叹,使得他在伐楚时赢得的“跑跑”之名也被重新提了出来。数奇加跑跑,让李由声名鹊起,在这两天成为了整个咸阳最流行的话题。众人私下里不知议论和笑话过多少次,如今皇帝即将对回到咸阳的李由做出惩罚,他们自是要看热闹了。面对一道道目光,特别是左丞相王绾满脸的揶揄之色。廷尉李斯腰挺的笔直,面不改色脸不红,仿佛皇帝说的不是他李斯的儿子似得。作为多年的老政客,他可以在私下里为儿子哭泣,但在朝堂上,他的面具永远不会摘掉。这份功力,倒是让赵佗看的感叹,觉得应该多向李斯学学。此时随着皇帝说完话,捧着诏令的谒者上前,开始宣读对李由的惩罚。“皇帝二十八年,时在孟春。故蜀郡尉李由,率军南征滇夷,丧师辱国,败绩于西南,此乃秦之大辱……皇帝念其苦战一年,数胜南夷之功,今削爵一级,以为惩戒……”高高宣扬的罪责,轻轻落下的拍板。相比于李由闹出来的这么大的阵仗,皇帝最后的惩罚,只是给他削了一级爵位,算是很轻了。不过众公卿并无异色,都觉得很正常。毕竟李由的老爹可是皇帝的心腹大臣李斯,不看儿子那也得看老子的面,给李斯一个面子很正常。另一点则是李由的失败其实有些亏,他前面一年打的挺好,捷报连连,只是误中了夷人诡计,倒在了最后的终点前,所以综合来看,惩罚也不宜过重。众人刚才之所以兴奋,其实只是想看看廷尉会是个什么表情,没想到李斯心态极稳,倒是让他们没了兴趣。唯有赵佗关注点有些不一样。李由之前的爵位是左庶长,削掉一级爵位,不就是五大夫了吗?如果赵佗没记错,八年前他刚刚入秦,连一级爵位都没有的时候,李由就是五大夫了。八年时间,赵佗已经从没有爵位的白身,爬到了第十九级伦侯。而李由呢,八年前是五大夫。过了八年,他还是个五大夫。五大夫爵位,还挺保值的。赵佗摇摇头,将这奇怪的想法逐出去。对于李由的处罚,只是一个小小的开胃菜,接下来皇帝宣布了另外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从关东地区征召五万户实边塞北之地。这是早有计划的事情,毕竟秦军之前远征塞外,夺取了河套和阴山地区,辟地无数。但打下归打下,那里现在还是胡戎部族放牧的地方,秦国必须要迁徙民众到彼处去修建城镇,开垦边荒,才能将那片地方彻底转化为秦国的领土。这种事情在历史上的每个大一统王朝都是做过的,借此加强帝国对边疆的掌控力,很正常。今日的朝会正式宣布这件事情,接下来如何选取这五万户的移民,以及各种安排征调等事项,又将由各部门和地方郡县进行商议。第一件移民的事情宣布完后。皇帝又迫不及待的宣布了第二件事。他要打月氏!将占据河西的月氏人彻底击破,在彼处的土地插上秦国的旗帜。这事情也是很早之前就计划好的,只是因为赵佗北伐胜利后,刚好遇到寒冬,只能先率领大军撤回塞内。如今开春后,寒霜解冻,始皇帝自然是要迫不及待的开启这场对月氏的战争了。“朕将命一将率十万大军西征月氏,为朕开疆辟土!”始皇帝声音激昂,让殿中诸位公卿皆举目相望,有些期待。据说武功侯赵佗不会再出征月氏,要将这一场大战的功劳让出来。此战的主将人选,不知会落到谁的身上。始皇帝的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后,最终宣布了出来。“左更王离,曾随武功侯出征塞外,熟悉彼处地理气候,了解胡人战法,当为我大秦主将,率兵十万西征。”此话一出,武将列中的王离便激动的站了出来,扬声道:“谢陛下,臣王离必率我大秦锐士踏平河西,剿灭月氏,为陛下开疆拓土!”众公卿颔首,不少人虽然觉得王离还有些年轻,但仔细一想,王离其实是够资格的。首先王离曾随武功侯征讨过齐国,之后又跟随出征塞外,为一裨将军,有不少作战经验,并非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而且王离参加过北伐之战,对塞外的地理气候十分熟悉,也了解塞外胡人的战法和分布,在这一点上确实比其他朝中诸将要合适的多。当然,最重要的是王离不仅有左更爵位,他更是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王氏一族,乃是大秦将门世家,代代为秦国名将。昔日王翦、王贲两人征战六国,王离被雪藏宫中。现在他的祖、父或是隐退,或是为秦国太尉,不再领军作战,皇帝这时候将王离推出去带兵,也是一个平衡上的考虑。冯氏的冯无择在东南打越人。李氏的李信在东北击胡人。蒙氏的蒙恬在修直道。王氏之人,也确实是该出去独自带兵了。看着王离那意气风发的模样。一直面色淡然的廷尉李斯,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看看别人的儿子,再看看自己的。唉……相比李斯心中的羡慕。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