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页(1 / 1)

加入书签

('

药物比例失衡,吃进肚子里,就可能出现让人暴毙、暴病的情况。

有了那些吃药死人的前科,那发生在赵佗身上的一切就都能解释了,可能他赵佗吃下的那颗药就正好是比例失衡,六颗药里面药性最大的一颗。

如果他赵佗没吃,那就是始皇帝吃了。

这样说起来,他赵佗就相当于是给始皇帝挡了一劫,吃了那颗本该是始皇帝吃的毒药。

如此他不仅能得到始皇帝的感激。

而且始皇帝在后怕下,也绝对饶不了这些炼药的方士,多半直接死刑。

赵佗将一切都计划的很好。

但可惜,他还没开口,就有一道冷笑声响起。

“好一个你所献的药物没有问题,可我家君侯正是吃了这药才出现的问题。所以若不是你的问题,难道是药在中途被人调换,或是下了毒不成?”

这句话一说出口,众人全都吓得脸色大变。

中途被人调换?

药里下毒?

谁敢调换,谁敢下毒,这不是在暗示皇帝吗?

侯生也吓得叫起来:“长公主,我没有,我不是,这这这……”

他脸上汗水直流,牙齿都在发抖。

始皇帝神色阴沉,扭头看着自己的长女。

这也就是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在这里开口,换成其他人,早让人拉下去砍了。

不过这时候,他不好出口呵斥,否则有捂嘴之嫌。

嬴阴嫚此时已经站了起来,她盯着那侯生,冷声道:“秦宫之中,父皇最为宠信君侯,自是不会有任何伤害的想法。那么这有毒的药,可能是被奸人中途调换或是暗中下毒!”

始皇帝脸色微松。

中郎将蒙毅和众中郎,以及中车府令赵高却是神色猛变。

蒙毅是中郎将,负责宫中宿卫,如果真有人能在宫中偷换药物和进行下毒,他逃不掉责任。

而赵高是皇帝近臣,经常入宫侍卫,自然也有作案的嫌疑。

听到长公主这话,他们两个人自然不可能安好,周围郎卫也都紧张起来。

真要发生了这种事,他们这些人恐怕也得遭受严查。

好在嬴阴嫚接下来又道:“宫中有蒙中郎将守卫,戒备森严,外人难进宫中,更无行事之机会,也没有做此事的胆量。所以药物不可能在宫中出问题。”

蒙毅和赵高皆是松了一口气。

始皇帝脸上露出了一抹兴趣,觉得自己这女儿有些不一样。

赵佗抬头,惊讶的打量着自己的妻子。

嬴阴嫚毫不在乎,一双美眸直瞪着眼前的方士,厉声道:“既然药物不可能在宫中出现问题,那么就只能是你们这些炼药之人的问题,你献的那颗药,本来就有问题,对不对?”

“不对……对……不对……”

侯生纵使在外混了几十年,现在也快被长公主这话逼疯了。

武功侯赵佗是吃了药发病的,所以药肯定有问题。

如果他侯生献药的时候没有问题,那岂不就是说明这事情是宫里的人干的?

他要暗示皇帝准备暗害武功侯吗?

还是说蒙毅、赵高等宫中近臣,偷换药物下毒?

看着始皇帝面无表情的脸,蒙毅和赵高满面的怒气,周围众郎卫怒目相视,他侯生哪敢说啊。

说出来,始皇帝直接宰了他。

但如果说他献药的时候就有问题,那岂不就是他暗藏祸心,故意去害始皇帝?

他又怎能承认。

这一刻,侯生感觉整个身体都麻了。

他既不敢说自己献的药没问题,又不敢说这药有问题。

他已经被这个逻辑给彻底套死了。

“不知道,我不知道啊!”

侯生哭叫起来:“陛下,臣不知道啊!陛下,臣冤枉的,臣还要给你炼不死药呢!”

听到这话,始皇帝身子颤了颤,他侧首,看了旁边神色虚弱的赵佗一眼。

然后冷冷开口。

“所有炼药的方士,坑之!”

第六百三十六章 :坑杀方士

翌日一早,咸阳城中,继武功侯赵佗服药暴病后,一个劲爆的消息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皇帝要坑方士了!”

“听说是这些方士炼出来的药有毒,进献给皇帝,结果被武功侯误服,故而暴病不起。”

“嘶……岂不是说武功侯如果没吃药,那就是皇帝吃了。这是要下毒害死皇帝啊!”

“我猜他们是心怀反意的六国余孽,想要借着炼药来毒杀皇帝。”

无数人议论感慨,在听到要坑杀的消息后,全都往咸阳城外的灞桥边奔去。

他们要去看热闹,看皇帝坑杀方士的场景。

黑色的秦旗在风中飘扬,全副武装的中尉军,押解着上百人往灞桥边走去。

其中方士大概二三十人,为首者是著名炼药方士侯生和他的那些弟子。

除此外,还有十余个其他派别的炼药方士,他们边走边哭,同时对着侯生师徒怒骂。

这些方士也炼药。

但他们的产量和质量一向不如侯生高,也不被皇帝重视,所得到的材料和钱财要少得多。哪知道平日里他们的待遇比不上侯生,死的时候却是同一个下场,而且还是被侯生所连累的,心里的怨气哪咽的下去。

这些人不怨武功侯赵佗,毕竟人家也是受害者,现在还躺在榻上下不来呢。

他们有些埋怨皇帝牵连到自己身上来,但心中最怨的还是侯生师徒。

“侯生老竖子,你胆大包天,药性那么重的药也敢献给皇帝,害人伤人,乃公真想一口咬下你的脑袋!”

“呸,技术不行就让吾等上,也比落到这个下场好啊!”

“呜呜……我不想死啊。”

耳边听着那些方士的怨言,以及那些受到牵连的弟子、奴仆下人的哭嚎声。

侯生一张脸白的如同雪花,他嘴里喃喃着。

“我的药没问题……自从当年药死两个奴隶后,我经过改良试验,从来没出过事情。同一鼎炉炼出来的药应该药性相同才是,怎么可能其他五枚药没问题,就武功侯吃的那枚出了事。”

“一定是皇帝干的,皇帝在药里下毒啊,我这是给他担了责啊!”

侯生到死也不相信是自己的药出了问题。

当被秦卒按倒在灞桥边时。

他梗着脖子,向着那湛蓝的天空和远处的咸阳城哀嚎。

“我若死,世间再无人能炼出不死……”

随着斧钺落下,鲜血狂飙,侯生的哀嚎声也戛然而止。

随他一起被砍杀的,还有上百个方士弟子、府中的奴仆下人。

周围响起无数秦人的欢呼声,皆道杀得好。

其中一个络腮胡的大汉,更是跳起来叫道:“下毒害皇帝和武功侯,罪大恶极,坑杀,筑京观!”

“坑杀!”

“筑京观!”

无数秦人举臂高呼。

中尉军士卒麻利的将这些方士的尸体,堆集起来,于灞桥边以土夯筑。

坑杀。

自然不可能是许多人望文生义而认为的活埋。

当年的武安君白起,可没闲到要挖坑活埋四十万赵军。

历史上坑杀过八万袁军降卒的曹操,坑杀过三万晋军降卒的石勒,收靺鞨三千三百人尽坑之的李世民,也都不会闲到去挖坑埋人,那多费劲啊。

所谓的坑杀,就是史书上所言“尽坑之,于是积尸盈于衢路”。

将杀死的尸体堆在道路旁,聚土夯实,做成由一个个尸体构成的金字塔,用以震慑敌人,即为京观,也就是所谓的坑杀真义。

这种事秦军没少干,就连当初赵佗伐楚时,为了激怒一路追逐的左司马昭平,也曾坑杀楚军,以其尸首筑为京观。

小半个时辰后,上百具尸体筑成的“金字塔”便耸立在灞水之侧。

滔滔灞水流淌,从灞桥上来往路过的秦人,都能清楚的看到那上百具埋在夯土中的尸体伸出的一只只手臂腿脚,以及一些露在土外的死不瞑目的脑袋。

这就是皇帝的意思。

坑杀方士以筑京观,威慑天下。

他要让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敢行不轨之事,敢欺哄君王者,只有死路一条。

在那无数叫好的人群中,也有一些人神色有所不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