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页(1 / 1)
('
韩信被他带回咸阳后,学习非常认真,且展露出很强的领悟能力。他不仅将武功侯府中的兵书看的滚瓜烂熟,还借着赵佗的关系,经常去柱下史张苍那边抄录一些稀少的兵书来进行学习印证。再加上又被赵佗传授了不少战场上实用的经验,赵佗估摸着如果派韩信上战场统兵,其能力绝对超过大部分普通将领。既是一个如此有前途的人,赵佗自然是让韩信多与自家儿子接触,好培养一些感情,将韩信绑在他赵氏这里。“韩信对兵法的理解很有可取之处,让彻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好。”赵佗笑了笑。妻子和女儿在屋里休息。儿子和自己的弟子在外边玩闹。这样的日子,才是幸福啊。就在这平淡的幸福中,有管家孟忠前来禀报。“君侯,太子府派人递上拜帖。”赵佗将拜帖打开一看,脸色微变。“太子明日要前来拜访,探望孩子。”……翌日,武功侯府中门大开,赵佗亲自外出迎接,将太子扶苏迎进了府门。“太子喜得贵子,让大秦有后嗣可续,实乃大喜之事啊。”赵佗一边引路,一边恭喜对方。扶苏身穿黑衣,神色清爽。自从太子妃怀孕后,他原本黯淡的气色就一日好过一日,连带着黑眼圈也没了,说话中气十足,尽显一国储君的英朗贵气。他笑道:“君侯同喜啊,如今君侯喜得贵女,享受儿女双全之福,真是让扶苏羡慕。”赵佗笑眯眯的说着:“太子不用羡慕,待皇长孙稍大一些,太子也可再生育一个女儿嘛。”扶苏脸色猛然一变,忙摆手:“算了算了,如今天下刚平,还是当以国事为重。”扶苏这态度让赵佗有些好奇。作为太子,扶苏的孩子生下来自有专人抚养照料,又不需要他操心,怎么看上去太子还有些抗拒?好在这时候小赵彻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他蹦蹦跳跳的走过来,一口一个“舅父”的叫着,喜得扶苏眉开眼笑。“好个彻儿,还是这般可爱,快让舅父抱抱。”扶苏走上前,将赵彻抱了起来,在他脸上“啪叽”了一下。“舅父,你胡须刺到我啦!”小赵彻嘀咕着,竟伸手去拨弄扶苏颌下须髯,甚至还拔了两根下来。这一幕看的赵佗眼皮直跳。自己这娃可真是胆大啊,两岁的时候当着始皇帝和诸公子的面自称为“朕”,三岁了居然就敢拔当朝太子的须髯,要是等他长大了,那还得了。扶苏不仅不恼,反而逗趣道:“你现在拔我的胡须,日后等你长出了胡须,我也要拔回来。”小赵彻一听,吓得捂住自己下巴,东张西望,看到旁边的赵佗,小声对扶苏道:“舅父,要不你去拔我父亲的,他的胡须长呢。”“哈哈哈……”扶苏大笑起来,转头对赵佗道:“君侯啊,你和阴嫚可真是生了个机灵的孩子,孝顺的很啦。要是我家孩子日后能和彻儿相比,我可就满足了。”赵佗谦虚道:“彻儿这小子一点都不听话,皇长孙定然比他好上太多。”小赵彻听到父亲夸别人家的孩子,气鼓鼓的撅起了嘴。此时众人已经走到屋前,脱下鞋履后,便入内探望。“兄长。”嬴阴嫚下榻,上前行了一礼。她还处在“月子”期间,不好外出受风,故而一直在屋中等待。“辛苦你了。”扶苏宽慰自家妹子一番,又说了一些恭喜的话语,便打量着正在榻上熟睡的婴儿。其实也没什么好看,刚出生几天的婴儿,脸上还是皱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似得。扶苏夸了两句,和赵佗、嬴阴嫚交谈一番后,就想到自家妻子出门时的叮嘱,以及这几天吹的耳边风。他略一犹豫,说道:“吾子与君侯之女前后出生正差六天,乃是大秦吉数,我看颇有天作之合的意思,不若我两家亲上加亲,君侯以为如何?”赵佗眉头一跳,扶苏这次还真是为了此事来的。有些不对。以赵佗对扶苏这位太子的了解,他现在心思都放在朝堂上,对这种儿女联姻的事情应该不关注才对,特别是现在孩子刚出生就说到此事,更显的古怪。想到之前嬴阴嫚说,她去太子府拜访的时候,曾被太子妃李氏说过类似的话,赵佗很快就联系上去。“原来是打我赵佗之女的主意,好借此来保自家儿子的地位。”赵佗心中明晰,对于这种带有政治目的的联姻越发不齿。他转头看向嬴阴嫚,见她脸色微白,正望着自己。幸好赵佗提前向嬴阴嫚科普了一大堆近亲繁殖影响后代的知识,将对方拉入了自己的阵营。虽然嬴阴嫚对此表示怀疑,但赵佗素来博学,让她有相信的理由。二来则是此事不管真假,都在她心里留下了一个种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作为母亲,她自然是不希望自家女儿生出一个弱智的孩子。面对扶苏的询问,嬴阴嫚沉默下来,赵佗也不好向扶苏讲遗传问题来婉拒。那会让人怀疑他是在给自己的拒绝找借口,特别是李氏及其背后的李斯等人,绝对会心头不舒服。对此,赵佗早有准备,抛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太子所言亲上加亲之事甚好,但皇长孙身份特殊,孩子又刚出生,太子最好还是不要去考虑此事。否则日后皇帝若有其他想法,欲要亲自为皇长孙联姻他族,太子与我,可就不好了呀。”扶苏悚然一惊。是啊,他那刚出生的儿子,不仅是自己的长子,更是帝国的皇长孙,身上本就带有政治意义。不是说你想为他挑哪家就挑哪家,如果以后始皇帝来了兴致,或是有了其他想法,想亲自为皇长孙挑选正妻,那应该如何呢?他扶苏只是太子,头上还有个皇帝呢。“多谢君侯提醒,此事是扶苏鲁莽了,险些误听妇人之言,徒生祸端。此事当不再提起。”扶苏想清楚后,身体有些发寒,忙起身向着赵佗诚恳躬身,以表谢意。果然是李氏的主意!赵佗眼睛微闪,嘴角却有笑容浮现。不管对方怎么盘算的,这一次他不仅正大光明的拒绝对方的联姻请求,甚至还要让他们来感谢自己呢。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十年李氏府邸。李斯皱着眉毛,不停摇头:“唉,此事还真是我欠考虑了,一直想着和武功侯联姻,好保全我外孙的地位,倒是忽略了皇帝那边会对此有所反应。”李于无所谓道:“我觉得皇帝素来宠信武功侯,就算真让太子和他家联姻,皇帝说不定还会乐见其成。”“是有这个可能,但皇帝之心不可测,不能去胡乱赌博。此事暂不可轻动,以后看情况吧。”李斯幽幽叹着,眼中流露出无奈。以他的智慧,本不会如此心急,但李斯却不得不急。他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算是大龄老人,连黔首都可以不用再去服徭役,可以说已经到了一生的尾声,日后还有多少时间可供他活呢?李斯难免要开始为儿孙做打算,他那两个儿子不成器,让他不免心急,在这事情上有所失虑。想到太子通过李姝转述的武功侯所说话语。李斯长叹道:“武功侯看似年轻,其实是老成谋国之人。这样的人若是能成为我外孙的丈人,我李氏当再无忧虑可言。唉,好想与他结亲啊。”……自从赵佗以始皇帝为借口,婉拒太子为皇长孙求婚后,此事果真没有了后续。赵佗暗自得意。在这秦国,果然还是始皇帝最大,抬他的名头出来,啥事都能压下去。赵佗这大半年来对始皇帝的表现很满意。这位帝国皇帝虽然还掌握了国家大事的总决策权,但许多杂事小事都不再管,全放给了太子和朝中公卿处理。赵佗听扶苏说,皇帝现在每日的工作量还不到两个时辰,相比以往从早上工作到晚上的状态,简直是天壤之别。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