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1 / 1)
('
刘邦虽然不知对方目的是什么,还是感觉头痛。这时项籍驱走了短兵,转身走到刘邦身边,笑道:“邦兄快快坐下,自从这一次启程南下,咱们兄弟好久都没有说过心里话了。如今总算是大战胜利,正该好好聊聊才是。”说着,项籍竟然拉着刘邦的手往主位上走,看样子是要让刘邦坐在上位。“羽弟,这位置是你五百主坐的,我可坐不得啊。”刘邦连忙推辞。项籍却是不管不顾,用一双有力的大手将刘邦按到座位上。“咱们兄弟刚才不是说了吗?什么规矩礼仪,那都是做给外人看的。现在没有外人在场,哪有什么五百主和百将之分,只有你刘邦是我兄长。让兄长坐在这里,不是应该的吗,邦兄,你说是不是?”“是,羽弟说的是。”刘邦尬笑一声,人家逻辑自洽,他不好说什么,只能勉强坐下,但总感觉屁股上就像扎了一根针似得,怎么坐都难受。见到刘邦坐好,项籍这才走到旁侧落座。刘邦感觉情况不对,但他还不清楚项籍的目的,便开口恭维道:“羽弟,你今日可是勇猛的很啊。一人横冲直撞,乱军之中斩杀骆王。这样的本事,我看比那个梅鋗强的多。”项籍谦虚道:“邦兄谬赞了,若无你们为我护住后方,我又岂能一路冲杀。说起来,这次我能斩杀骆王,还是多亏了邦兄你这等义士相助。”义士?刘邦眨了眨眼,这个评价可不低啊。不等他回答,项籍就顺着自己的话开始了一场吹捧。“我与邦兄相识数年,经过我的了解,早就知道邦兄是个豪气冲天,有情有义的壮士。邦兄之品行可比昔日之豫让、聂政,侯嬴、朱亥等豪杰。”刘邦咽了口唾沫。别看他没读过几本书,但见识可不低,这几个名字,他是听过的。当年荆轲刺秦后,六国人士就常提到豫让、聂政等人,与荆轲进行对比。豫让刺赵无恤,聂政杀韩相,都是鼎鼎有名的刺客。至于侯嬴、朱亥两个魏国名人,刘邦曾在张耳手下当过门客,自然是清楚的。刘羽把他刘邦和这几人相比,这是要搞什么啊!刘邦心头发颤,但以他的性子不会在脸上露怯,反而拍着胸脯道:“羽弟把我和这些义士相比,真是抬举我了。不过我刘邦在品行上肯定是不差的,咱们兄弟一场,羽弟有什么事,只管说就是,我刘邦能做到的,绝无二话!”好一个他能做到的,就绝无二话!多么的耿直!项籍双眼发亮,目光炯炯的盯着刘邦。他想刺杀赵佗,需要一个帮手才能更有把握。但为什么要找刘邦呢,除了同为斩杀骆王的有功将士,刘邦可以随他见到赵佗外,最重要的还是项籍看中了刘邦义薄云天,豪气干云的优秀品质。自从认识以来,刘邦在他面前表现的从来都是不拘小节,豪爽洒脱的模样。这和故事里的那些豪侠义士是同一种气质。项籍还记得自己从小听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据说当年魏国信陵君礼贤下士,最好结交豪侠义士。其中魏国有个叫侯嬴的隐士,已经七十余岁,家中贫困,在大梁当守门小吏。信陵君听说侯嬴的贤名,就前去拜访,哪怕侯嬴表现傲慢,信陵君也毫不在意,还亲自为其驾车赶马,礼为上宾。后来信陵君又听说侯嬴有个叫朱亥的屠夫朋友,同样是个有能力的人,就多次前往拜访。朱亥表现得十分无礼,故意不回拜答谢,信陵君却不生气,依旧以礼相待。直到秦赵开战,赵国陷入绝境,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凶威,不敢出兵。信陵君则想要救援赵国,最终就是侯嬴和朱亥这两个平日里享受信陵君礼遇的义士,为他谋划和做出了窃符救赵,锤杀大将的事情。义士豪杰,正是平日里可以安心享受你给出的各种好处,但在危机时刻可以舍命相报的人物啊!这样的人物事迹,在先秦时代并不少见,最近的一个,便是荆轲。项籍觉得刘邦就是这种人。所以他这两年倾心与刘邦相交,打仗时分首级给他,带刘邦立功升爵。他自己爵位在刘邦上面时,却从不以等级压人,反而私下里任凭刘邦以“羽弟”相称,自己也称刘邦为兄长。项籍的这些付出,虽然不如信陵君给侯嬴、朱亥的多,但贵在一个真诚。特别是刘邦平日里说话,张口“羽弟”,闭嘴“咱兄弟”之类,似乎两人真成了亲兄弟似得。“刘邦是个义士,别看他平日里大大咧咧,心里肯定是念着我的好。我若以兄弟情义求他,必能让他感动,为我卖命。”除了豫让、聂政、侯嬴、朱亥的例子外,项籍本身是楚国将门出身,因为楚国将领素来有战败自刎的传统,对于生命看的不是那么重。自然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些舍生取义,不在意生命的人存在。所以他听到刘邦这般豪爽的承诺后,项籍不再有疑虑,立刻起身走到帐中,对着刘邦重重一拜,头狠狠磕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羽弟,你这是干什么?”“羽弟,使不得啊!”刘邦大惊失色,慌忙起身,前去搀扶项籍。项籍却是仗着力大,任由刘邦拉拽,他就是伏地不起,只用哽咽的声音说道:“兄长,我有一个请求,不知兄长能否助我。”来了!刘邦眼皮一跳,嘴上道:“自然没问题,羽弟快起来,咱们有什么话好说就是,没必要行此大礼。你快说说是什么事情?”项籍抬头,咬牙道:“还请兄长助我复仇?”复仇?刘邦立刻拍案而起,大声嚷道:“什么仇?怎么复?谁敢惹我羽弟,看我刘邦把他脑袋扭下来当球踢。羽弟,你说说那人是谁!”听到这话,项籍心中长舒了一口气。果然是这样,他没看错人。这刘邦,真义士也!项籍顾虑全消,咬牙道:“和我有深仇大恨者,乃是上将军身侧幕僚。”“左更郦食其!”第八百一十二章 :血仇夜色渐深,凉意沁人,帐外有风呼啸,那呜呜的声音就像是有人在外面抽泣。刘邦捞起帐帘,回头看到项籍跟了过来,看样子是要送他离去。他不由打了个寒颤,忙摆手道:“羽弟不用送,万一被那些短兵看到,引起怀疑就不好了,咱们要干的可是件大事,必须要小心。”项籍附和道:“兄长说的是。”说着,他突然再次跪下,向着刘邦拜倒。“刘羽深知想办成此事极为艰难,兄长愿意舍命相助,羽甚是感激,大恩难以相谢,还请兄长再受我一拜!”看到眼前刘羽砰砰磕头的模样,刘邦眼皮猛跳。他走过去一边搀扶项籍,一边豪迈开口:“羽弟放心就是,你的仇就是我的仇。反正我刘邦也没妻妾子女,这条命送你就是,咱们兄弟两人何必如此作态。”项籍抬头,看着眼前的短胡子男人,重瞳目中有些模糊。他是真的感动了。项籍选择刘邦,除了看中此人做事豪爽仗义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邦父母双亡,四十几岁还无儿无女,除了有个叫做范增的老师外,可谓孑然一身。这种没有家室拖累,心无牵挂的人,正是当刺客的绝佳人选。项籍故意接近刘邦,与他结为兄弟,给予各种好处,正是为了今日的事情。一切都和他预料的一样,刘邦面对他的请求,二话不说就豪爽的答应下来。这种义士姿态,让项籍有些惭愧。因为他没有说实话。刘邦拿他当兄弟,愿意拼了性命来帮他报仇。项籍却是在利用对方,甚至连告诉刘邦的刺杀对象都是假的。赵佗的威名太大了。且赵佗功绩卓绝,除了打仗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天下有用的东西,四海之内许多人都对赵佗心存仰慕和感激。如果项籍直言是刺杀赵佗,刘邦说不定会犹豫,甚至拒绝。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