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页(1 / 1)
('
他仿佛看到一个身形伟岸的老将军,正微笑的看着他。“荆楚之将,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籍儿,你记住了吗?”这是项籍从小听过的教诲,这是他们世代楚将的最后尊严。“大父,我记住了,我没有丢项氏的脸。”项籍在心中呢喃。楚将,纵死不为人虏。这一刻,项籍仿佛在项燕的身后,看到了无数项氏之人的身影。“大父,父亲,叔父……我来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处置秦军帅帐,鲜血飞溅,染红了诸将的甲衣。项籍魁梧的身躯重重倒在地上。慑人的重瞳渐渐失去光彩。西楚霸王,殁。赵佗看着这一幕,唏嘘不已。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加入秦国阵营后,就一直视项籍为眼中钉,肉中刺,将其作为覆秦的头号大敌,一直在派人寻找着项籍的踪迹,想要找机会将其干掉,彻底消除心头之患。哪知道这么多年都没找到的项籍,却在百越之地突然出现,并死在赵佗的眼前。心腹之患既死,赵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难免有些失落。不管项籍在历史上是威名还是恶名,终归是一代人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暗叹一声,在心中念叨着那句流传千古的诗词。这一世的项籍没有历史上无敌于天下的威名,他只是作为一个刺客死去,但其中蕴藏的情感同样悲壮与凄凉。站在项籍的角度来看,祖国覆亡,家族夷灭,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身负仇恨生活在敌人的统治下,一直不忘谋划复仇之举。最终他凭借勇武混成敌营将领,欲以此身报国仇家恨,最终为小人所叛,功败垂成。这事情传出去,怎么说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日后再有人写《刺客列传》,项籍绝对会有一席之地,青史留名不在话下。“从本纪落到列传了。”赵佗摇了摇头。项籍被后世评价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他在这一世力搏巨象,万军之中斩骆王首级也证明了他确实有万夫不当之勇。赵佗是在提前知道项籍会刺杀的情况下,身穿三层甲,将其卸剑。同时安排了梅鋗、樊哙、曹参等猛将,以及夏侯婴、韩信率领数十个全副武装的短兵才成功将其逼杀,这样的布置和安排充满了对项籍的忌惮。项籍之所以从一代霸王落到刺杀失败的地步,其实还是形势使然。在赵佗的参与下,这个时代早已与原本的历史大相径庭。别说是一个西楚霸王了,没看到在历史上荣登九五,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刘邦,此刻正一脸恭敬的站在帐中吗?赵佗瞥了眼因为项籍之死而受到震撼的刘邦,挥了挥手,对夏侯婴道:“将项籍尸身带下去吧,查验项籍入伍以来所有接触之人,警惕其余项氏余党混入军中。”“唯。”夏侯婴领命,带着短兵上前,将项籍尸身抬走,只留满地的血水。樊哙哼了一声:“这小子确实勇武过人,但他敢刺杀上将军,就是死有余辜。”韩信听到这话,目光有些复杂。项籍是项氏余孽,但在他韩信手下待了一年多,作为一个冲阵猛将,让韩信的不少战术得以实现,还立下了斩杀骆王的大功。韩信的升爵,离不开项籍的贡献。如果有可能,他很希望能让项籍为大秦和上将军效力。“可惜啊。”在诸将的感叹中,举报了项籍的刘邦,同样是神情复杂。他不是无情之人,要不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刘邦也不想做这种事。“项籍啊项籍,你想刺杀上将军,那你就自己干好了,为啥要把我拉进来?想要害死我刘邦,那就只能让你先死了,这可不能怪我。”刘邦心里嘀咕了一句。他看到主位上的赵佗正将目光转到自己身上,忙上前拜倒,叫道:“上将军,我早就怀疑这个项籍有问题,只是一直没弄清楚他的身份和目的,所以不敢多言,我手下的屯长彭越也知道我在怀疑他,能为我作证。”赵佗听到彭越的名字,略微一怔。这是怎么回事,一个皇帝两个诸侯王赶着送上门吗?等看到赌咒发誓,忙于表忠心的刘邦,赵佗又感觉有些好笑。和项籍这个又臭又硬的石头相比,刘邦可真是太识时务了。项籍已死,该如何处置刘邦呢?他仔细打量着对方。只见刘邦高鼻梁,长脖子,颌下蓄着短须,以这个时代的审美来看,长得是一表人才,如果颌下能蓄长须,那就更帅了。不过看到刘邦明显是早上才修饰过的胡须,赵佗有些明白过来。这老小子在改名前原本就是大胡子,可能是因为官府通缉他时将这个体貌特征写了进去,机灵的刘邦从此改了造型。今天前来见自己,他为了以防万一,又专门修饰了一番。想到刘季为了避罪新改的这个名字,赵佗又感觉啼笑皆非。这名改的可真妙啊。也不知道是刘邦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哪个高人给他取的,要不是因为太过耳熟,赵佗也不可能一眼就认出来。要是自己现在叫破他刘季的身份,怕不是能把他吓个半死。赵佗笑着摇摇头,他可以这样做,但没什么必要。刘邦和项籍两个人是不一样的。项籍因为国仇家恨以及性格的原因,是天生的反秦派,赵佗几乎不可能招降对方。刘邦则不同,此人识时务知进退,相比于反秦,他恐怕投秦为吏的想法会更多一些,要不然也不会举报项籍。而且汉高祖手下那些能臣猛将,什么萧何、曹参、樊哙、韩信、夏侯婴、郦食其等等早被赵佗挖了一空。就算再给刘邦机会,他也没有成事的可能。两方实力悬殊太大,赵佗并不担心刘邦的威胁。“好歹是个开国皇帝,与其杀了,不如用一用。”赵佗思索间就定下了对刘邦的处置。刘邦跪在地上,见到上将军一会儿看着自己摇头,一会儿又嘴角露笑,这般姿态将他吓了个够呛。毕竟他的真实身份见不得光,就害怕赵佗不放心他,顺着他的来路去追查,最后将他刘季的底细给查出来,那可就完蛋了。“禀上将军,下吏和项氏一族绝无瓜葛,在知道项籍有刺杀意思的时候,我就立刻向韩军候告奸。我对大秦和上将军是一片忠心,日月可昭啊!”刘邦再次俯首,表露忠心。这一次,他得到了回应。“你的忠心,我知道。”赵佗淡淡道:“秦法有言,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此番项籍行刺,你能察其行而明其谋,向韩军候告奸,将此贼人擒杀,乃是大功,当可升爵受赏。”“且皇帝有诏令,献项籍之首者,赏两百金。你下去吧,稍后我会让法吏议你之功劳,并禀报咸阳,届时自有赏赐。”升爵!赐金!还是两百金!刘邦大喜过望,他这下可真是要大翻身了。喜上心头,他不由低首看着地上那摊刺目的红,暗道一声:“羽弟,谢了。”因为行刺刚发生,赵佗没有时间多询问刘邦,就让他先下去。此人就在自己麾下,随时都能召见,赵佗也不怕刘邦跑掉。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查探军中是否还有项籍的同党。这一次项籍之所以事败,是因为他的特征太过显眼,被曹参、韩信注意,又被刘邦告发。如果军中还有其他人隐藏不现,寻机行刺,那危害可就大了。同时赵佗还要将项籍之事奏报咸阳,请皇帝对东海郡盱台县的刘氏一族进行彻查,要顺着刘氏这根藤,将景同和项氏余孽尽数打尽,清扫这个天下。“枭首项籍尸,震慑全军,并传首关中,献予皇帝。”彭城刺杀,项氏是张良的同谋,又率先举起了谋反大旗,皇帝盛怒下,对于项氏余孽各有悬赏。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