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页(1 / 1)

加入书签

('

玉藻前望着老曹火灼般目光,不由飞红上面,越发显得娇艳无双,一双眼似嗔似喜,含情脉脉看向老曹,似是在说:傻子,这有什么好问?我自然愿意。

藤原长实见他两个有些郎情妾意模样,心下不快,忍不住喝道:“术士曾言,我女儿有后妃之命!”

曹操不由大笑:“扶桑后妃,也算后妃乎?”

藤原长实为之愕然,听此人言语,竟似有不臣之心!正欲嘲弄一番,却见老曹双眼中神光湛湛,面上流露出一股说不出的自信、霸道,话到嘴边,生生又咽了回去,暗自忖道:此人气势,好生霸道!便是白河法皇,似亦不能及也。

要知白河法皇在扶桑贵族心目中,素来以霸主著称,曾因恼恨天不下雨,囚雨于牢,可见为人之霸道,然而藤原长实今日见了老曹,才知何谓真霸主也。

他这些心思在脑子里转来转去,好在不曾诉之于口,不然老曹怕要大笑:和一盆水较劲的主儿,也能称之为霸主乎?

便似昔年武则天醉后传旨,大冬天欲令牡丹开放,次日牡丹自然不开,武后以不尊皇命之故,贬之于洛阳,却于洛阳盛放,气得武后下令尽烧其花,以至留下焦骨牡丹这等异种,时人皆谓武后霸道——老曹于书中读到,哈哈大笑,评曰:这娘们好生刁蛮。

在老曹看来,甚么囚水、贬花,可称刁蛮,同霸道哪有鸡毛关系?与那小孩儿撞疼了脑袋,踢桌子两脚泄愤之举,倒是一般无二也。

藤原长实为其风采所折,嘴上却不甘承认,撇撇嘴道:“扶桑虽小,终究也是一国,说到底,武君手下也不过有十余人,白河法皇如今大权独揽,哪里便那么容易对付?”

曹操大笑,伸手一划拉:“谁说我只十余人,这数十名骑士,看着亦颇精锐,如何不能一用?”

藤原长实眼珠差点跳出来,他万万没想到,曹操居然把主意打到他的人手上!

老曹察言观色,咧嘴一笑,笑容很是讨打:“你我又非外人,待我和玉藻前小姐成婚后,先生便是武某丈人也,这干骑士,只当陪嫁便是。”

藤原长实目瞪口呆,很想大吼: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然而话到嘴边,却终究难以吐出。

看官听说,原来扶桑礼仪,大多源自隋唐,单论其礼节之严谨,倒比中华更甚,尤其藤原长实这等门阀贵子,一生交往之人,哪怕私下恨不得手刃对方,表面上也讲究个风度翩翩,最怕被人说“失礼”二字。

若是老曹也是扶桑人,这般冒失的言语,藤原长实必然要当面叱责对方失礼,可老曹偏偏是汉人,这就让藤原十分尴尬了——

就好后来某一阶段,外国月亮圆的一笔,有崇洋者开口绅士品德,闭口契约精神,或曰国中无好男,好容易嫁给金毛鬼,被那金毛丈夫饱以老拳时,心态便于藤原长实此刻一般:明明觉得对方失礼,但是文化不自信啊,忍不住便要自我怀疑,莫非这铁拳也是绅士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乎?

书归正传,却说那藤原长实,虽不敢斥责老曹失礼,却也舍不得八十余名骑兵啊!他虽姓藤原,又非家主,做个中纳言,也不过是四等官的次官,这八十余名骑兵,连马匹带甲胄,是他多年来的心血,岂肯轻易舍了?

当下连连摆手:“武君此话从何说起?鄙人计划了十余年,欲以得子嫁于天皇,武君一来便要令我改弦更张,这且罢了,只是世间又岂有不谈聘礼、先索嫁妆的道理?”

曹操不慌不忙道:“谁说聘礼不曾谈?许先生之关白、摄政,即聘礼也,若嫌不够,武某再奉上宝剑一柄便是。”

兄弟们都是一惊,心道哥哥这化龙刀,乃是神物天成,做聘礼倒无妨,只是这般神物,难道从此流失扶桑不成?

便听老曹扭头对周通道:“取那柄蛟龙进献的宝剑给我?”

周通见了老曹眼色,立刻会意,自背后包袱里,取出那柄以锯蛟长吻制作的鱼骨剑来——此物本是阮小七特地锯下,欲带回梁山炫耀,因走得急,遗在驿馆,为孟康拾得,精心制作了剑柄,又被周通讨去耍子。

老曹伸手接过,仿佛什么难舍难得的宝贝一般,握在手中观摩嗟叹一番,方开口道:“先生家学渊源,可知此剑来头?”

他心里存了个坏,若是对方认识锯蛟,他便说这乃是东海蛟王之锯吻,若是不认识,那就彻底抡圆了吹嘘一番。

藤原长实自幼养尊处优,果然不识,只见此物似剑非剑,似骨非骨,不由踌躇道:“这是……”

心中大为纠结:我若说我不认得,岂不是显得我藤原氏不够家学渊源?

正为难间,却听自家女儿轻声道:“武大人,敢问这柄宝剑,是否自海中得来?”

老曹一听,咦,莫非她却识得锯蛟?当即点头道:“不错,姑娘好眼力,的确是自海中得来。”

玉藻前看向她爹:“神剑形如鱼骨,锋如菖蒲之叶,其色莹白,非金非玉,斩八岐大蛇之尾而得之。大人,莫非您不认得此剑么?”

藤原长实周身一震,变色道:“天丛云剑!怎、怎么可能!”

曹操微微一愣,忍不住瞥了一眼许贯忠:这厮们在说什么?什么什么剑?

许贯忠心念电转,想起在古籍中所见记载,哈哈一笑:“藤原先生好眼力!以我所知,此剑又名草薙剣、都牟刈大刀,乃扶桑天神须佐之男智斩怪物八岐大蛇,自其尾中所得宝剑,因那大蛇头上常有云雾覆盖,故名此剑为天之丛云也,后来须佐之男献此剑于其姐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将此剑连同八尺琼勾玉、八咫镜,传于子孙,永为皇权之兆也。”

他却不曾注意,自家侃侃而谈时,后面的明珠儿满目痴迷地凝望着他,明珠儿的老爹看见女儿神情,不由低低叹了口气,暗自心道:眼见这干好汉,一个个找的女人,不是女真的公主,就是扶桑的公主,尤其是带头的武老大,更是找了一个狐妖……你一个小小的采珠女,岂能入得人家法眼?心中不由焦急,深怕女儿痴心空付,相思成疾。

藤原长实惊讶地看了一眼许贯忠,见他满面文华精彩,心道这人怕便是传闻中的智之天王许贯忠,对我国的事情如此清楚,真乃博学之辈。他不甘示弱,卖弄道:“想必是许先生当面,说得不错,此剑确乃皇室传承之物,曾为倭建命所配,征讨邪神,后来便一向供奉于热田神宫……”

话未说完,便听玉藻前接口道:“大人莫非忘了?天智天皇继位时,新罗僧‘道行’潜入神宫夺剑,以袈裟裹之,从摄津逃至新罗。传说其在海上遇见暴风,不得已而返航,还剑于神宫。其实细细思之,此事甚是存疑,怕是皇室未免人心不安,故弄之词,想那僧人即盗了剑去,岂肯轻还?说不得便是遭遇飓风,失落在大海中也。”

新罗者,高丽半岛之古国也,一向同扶桑不和,后覆灭于五代年间。

曹操大乐,他眼睁睁望着许贯忠和玉藻前一唱一和,神话、史料加臆测,把个故事编得完完整整,哪里还不知机?连忙道:“那便确凿无疑了!此剑原来是天照大神之物。先生怕是不知,武某此来……”

当即便将前番编造的扶桑女神找他困觉,求他来扶桑拨乱反正的故事又说一遍,口称:“过海之时,忽然浪涌,有巨龙浮出,不见身躯,但见龙首,其首大如山岳,口吐此剑而去,吾当时便知非是凡物,不料竟是扶桑天神传承,呵呵,偏偏我不知其来历,误打误撞拿了做聘礼,若以此献给那鸟羽天皇,岂不是见得他比他祖父更得神明钟爱?那天皇论功行赏,岂能忘之?可见先生合该有关白之命也。”

藤原长实怦然心动。

他又不曾见过天丛云剑,甚至天皇、法皇也没见过。

三神器传承以来,便是天皇也不能轻易得见,还是数百年前,几个神官偷窥神剑,一个个都被神剑咒杀,最后一个临死前留下了对于神剑的描述,便是玉藻前所说的“神剑形如鱼骨,锋如菖蒲之叶,其色莹白,非金非玉”。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