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1 / 1)

加入书签

('

两人赶紧吃完饭回了军营,沈白舒问道“你要去前线吗?”

俞尚临顺手摸了摸沈白舒下巴“我是守城的,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被调走,放心。”

但沈白舒不傻,他看过俞尚临帐子中的地势图,玉兰关后就是秋原,秋原是沼泽地,无人看守,接着就是澜州地界了,不会被调去前线,但会出城迎敌,死守城门。

良久沈白舒才道:“你若去,我也去,你守城,我便守。”

俞尚临在接到消息后确实担心玉兰关的战况,他不怕上战场,但留沈白舒一人在聚风城他不放心。

况且之前上战场心无牵挂,自然说走就走,来去潇洒。

但现在不行,他有沈白舒,白舒身子不好,他若上战场有个意外,谁来照顾他。

而听沈白舒说完话后,心中顾虑顿时消散。

因为他们是一样的人,是可以并肩前行的人。他们不需要为了迁就对方而舍弃自我,不需将对方看成自己的软肋。

俞尚临在军帐外抱住了沈白舒,在他耳边沉声道:“好。”

松开沈白舒后,他进了军帐议事。

沈白舒自是不会妄议军事,所以他去了西营。

在洞庭身毒彻底解了之后,西营的木墙也撤了去,现在和其他营帐没有分别,一眼看到底。

既然要作战,伤药多些总是有备无患的。

接下来的这几日军营内皆肃穆以待,但都没再有沙亚来犯的消息,好似那晚的突袭只是沙亚军一时兴起,并没有打算要长久作战下去。

这十年来,虽说大境王朝日趋强盛繁荣,但沙亚部落规模也逐渐壮大,他们吞蚀启真大境以外的其他游牧族群。

两方都在壮大国力,只是实力究竟如何,双方都还心存忌惮。

不过十年前处于内忧外患的启真都能逼退沙亚,现在国泰民安,军需充足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大的信心能对抗沙亚的。

况且远在亘京的天启帝也正打算收复至今未收回的三关,若沙亚还继续挑衅,天启帝真就要出兵北上了。

如此过了两月,边境确实再没有沙亚进犯的消息传来,这才让军营内肃穆的气氛渐渐淡去。

此时已至八月,天气比六月更让人灼热难耐。

云锦阁内气氛更加焦灼,柳宣颂早已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怒甩衣摆在殿内徘徊。

此时云锦阁内并无申文景,她还在百医谷帮柳宣颂看着人呢,自然也不知道柳宣颂这段时间在做些什么。

殿内伺候的人皆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端着茶盏立在一侧。

此时一人上报道:“主子,柯滕王子来信了。”

柳宣颂迫不及待接过信件,是的,他与柯滕石耶有交集,至于他是什么身份。一两句还道不明。

十几年前沙亚进犯腐败的启真大境,以为胜券在握,可不料在这样残破的王朝内,还能诞生出一位令他们闻之色变的领将——俞宗廷。

正因为俞宗廷的带领,一路将沙亚军队逼退出了大境,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他也正是在那时被沙亚王族抛弃。

他柳宣颂正是沙亚二皇子。

也正因为是二皇子才被舍弃。

那是他才十几岁,不会领兵打仗,更算不过人心,他只是跟着大部队来享受战后的胜果,可不料胜果还没捂热,就被人给打了回去。

是的,柯滕石耶是大王子,是可敦嫡出,而他柳宣颂,不,他是柯滕宣颂,是可汗的妃子所出。

当大境军队到来时,他们舍弃了他,救走了柯滕石耶。而他被扔在雪地里,永远死在锡霖关。

百医谷谷主救了他,因为他伪装得极好,将自己扮成大境人的模样,只要不说话,谁也认不出他是什么人。

后来在与大境人相处中,暗地里学舌,终于学会了大境语言。

他一直蛰伏,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回沙亚,当然能顺手摘了柯滕石耶的王位自然更好。

在百医谷,他一直学习的都是炼毒之术,在百医谷弟子都出谷义诊时,他去南地学了巫蛊,再加之自己的炼毒术,他制出了洞庭身。

杀掉沈白舒只是他的第一步计划,因为沈白舒的能力实在难以预料,为确保无人能破了他的洞庭身,所以设计让沈白舒身败名裂。

他还要掌控百医谷,控制里面的人不能出谷去解了他布下的毒网。

但不料沈白舒没死彻底,还是坏了他的计划,不过也不算完全失败。

因为他递出消息,说大境西南已乱,只要柯滕石耶此时带兵前来攻城,他们便能一举拿下大境整个西南。

即使当时他发现沈白舒在世,制出了解药,当初那吃了毒药的四千土匪可早在三州境内爆发了。

因此他断定三州短时间内无力抵抗外族来袭。

可出乎意料的是,柯滕石耶毁约了,他不仅没攻下城池,还暴露了他的计划。这让柳宣颂恼羞成怒。

他一直传信给柯滕石耶,但两个月过去柯滕石耶还没回信,他越发焦急,此时信来,他才忙不可揭的打开信封。

只看信封上写着:固若金汤,急攻不得,岁后再议。

柳宣颂怒发出声:“什么意思,他想独占功劳?岁后再议,等明年大境筹备得当,还攻什么城?送人头来的!”

传信的人匍匐在地,随着柳宣颂吼一声便颤一下。

“柯滕石耶,你等着,待我从内化解开来,回到沙亚王庭,到时候你可别怪我没给过你机会。”

他这一句陡然转成寒凛的腔调,回荡在整个大殿内,让人背脊发寒。

第50章 秋收

这两月,俞尚临多次传信去雁鸿城询问前线战况,得到的答案都是沙亚没再进犯,至此俞尚临才放下心来。

这几日的太阳越发灼人,自从韩辰当了军医,沈白舒更加清闲。

在韩辰忙碌时,他便带着李盈学习医术,韩辰闲下来时,便将李盈又交给他,毕竟韩辰才是李盈的师父。

韩辰现下也是一心扑在医术方面,沈白舒给的那本医书,世间孤本,他不能辜负沈白舒的好意。

此时沈白舒正穿着薄纱制的宽袍在淌汗,越发没了研制的兴致,索性躲在俞尚临的军帐里翻看他的兵书,闲来无聊时便看看立在木框里的地形图。看着地图上右下角的一块图案,那是蕲州。

沈白舒怔了怔,那是百医谷所在之地,他以为自己快要忘记了,可总归是活了半生了地方,一时触及,难免神色黯淡下来。

俞尚临议完军事回来,恰好瞅见沈白舒黯然神伤的模样,遂走近立在沈白舒身旁轻声问道:“怎么了?”

沈白舒自顾自地吐出两个字:“蕲州。”

俞尚临一时没明白过来,见沈白舒盯着地图上的那角,俞尚临明白了,那是白舒的故地。

“想回去看看吗?”

沈白舒脑袋靠在俞尚临腰侧,闻言垂下眼眸道:“我现在过得很好,何必回去自找麻烦。”

俞尚临挑起他的下巴,含笑盯着他“那便不要再看了,徒增烦恼,多看看我。”

沈白舒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拿开他乱摸的指尖,“我还是看书吧,书中颜如玉更合我意。”

被挑开的手又不老实的拿指尖卷起一圈头发绕在指尖摩挲,“怎么,能摸到的还不如书中虚假的人?”

闻言,沈白舒别过头不再看他,但俞尚临发现他耳尖红了。

此时昔明在帐外禀报道:“将军,秋收章程拟定好了,请过目。”

俞尚临只好收了调笑的意味,出帐去查看章程。

秋收,自然是帮着农民抢收粮食,因为天气缘故,每年这个时候暴雨如注,所以得在暴雨来临之前将稻子抢收回粮仓。

而光靠百姓自己抢收根本来不及,所以士兵就会帮着收粮。也许其他地方的士兵并不会干这些事,但澜州地界的兵都会参与秋收。

章程拟定很清晰,每一校负责哪个村,时日多少,都在上面写得清楚,俞尚临审查一眼,“就这么办吧,留好守城的人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