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1 / 1)

加入书签

('

陆屏听陆景说过,梁瀚松是现任中书省右丞相,以前与尚还在朝的宋思源互相厌恶,朝上往往正锋相对剑拔弩张,斗得你死我活。如今一个代表白虎殿世家,一个代表国子监寒门,更有得斗。

梁瀚松躬身道:“是,臣是文宗三年从国子监里出来的状元,如今国子监的学生更是人才辈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尤其……”他顿了顿,“尤其许寺岩、董在廷、张成德等学生,皆是超尘拔俗。”

皇帝点点头,又向宋思源问道:“宋太师觉得,白虎殿或者世家中谁能与梁卿说的这几位学生一较高下呢?”

宋思源闻言道:“老臣不敢断言,但论白虎殿课业,太子殿下、严世子、刘世子等人都不差的。”

皇帝道:“那便公布结果吧。”

身旁的一排太监捧着赏赐的墨宝出列默立在一旁,整个国子监寂静无声,陆屏大气都不敢喘,已经能想象到院子里群生的空气是多么压抑又拘束。

太监启封文验排名册,宣布:“诗赋科,第一名,许岩。”

声音传出内院,片刻后,一袭身影跨门而进,正是许岩。陆屏看着他背脊挺直一步步走到堂中跪下,太监手捧的墨宝递到他面前。

许岩接过,表情无悲无喜,身姿却恭虔:“谢陛下恩赐。”

陆屏想,第二名该是陆景了吧。他哥在白虎殿一直都是魁首,而他也从没听说国子监除了许岩之外有比陆景更优秀的学生。

许岩退下之后,太监拿起名册继续宣布,堂中的空气又再一次凝固。

“诗赋科,第二名。”

“陆执。”

陆屏以为自己听错了。

直到他看见陆执从容出列,越过陆景走到皇帝面前跪下,扬声喊“谢父皇恩赐”的时候,他才从震惊中脱离出来。

陆执虽然也算优秀,但与陆景的差距不只是一点点。宋思源是个公正的人,以往在白虎殿,陆执从未超越过陆景。

“第三名,陆景。”

陆景这才起身上前谢恩领赏。皇帝微笑着不住打量陆景,似乎并没有失望的神情。

“第六名,陆放。”

陆屏茫然抬头,见陆放脸上早已浮现得意之色,昂首挺胸跨步向前,十分自信地跪在皇帝面前谢恩。

不对劲。陆屏微微皱眉。

——————

远山文几:

朔风已起,想寓中安否?奔忙数日,文堂路远,多日未曾经过,故久未回信,心中实愧。余一切均安,厚谢关忧,可释远念。文验将至,愿君一切如愿,大放异彩,高步云衢!

留安谨拜。

【📢作者有话说】

下次更新可能在周五了……(对手指.jpg)

第18章 18 我哥被赐婚了

如果说陆执超过陆景拿了第二名,陆屏还能勉强相信是陆景发挥失常的缘故,但若说陆放能拿第六名,那这事儿就太荒唐了。

陆放不能说不学无术,但确实庸碌无为,还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普通且自信的优越感,除非作弊或者学政官徇私,否则他绝不可能进入文验前十名。陆屏想知道宋思源此时的表情,奈何自己站得过于靠后,只能看到宋老的背影。

不知念了多久,太监才将一长串的排名念完。陆屏一一记在心里,陆放四科排名皆在前十,陆执四科排名皆在前三,令人匪夷所思。

只听皇帝道:“景儿向来不会让朕失望。”

皇帝没有赞赏陆执和陆放,反而提起了陆景,更令人匪夷所思。

皇帝又道:“前些日子皇后同朕说到你即将及冠,该考虑册立太子妃一事了。一来,朕想让你历练历练,成熟稳重些再成家;二来,朕还想再看看哪家的姑娘堪配太子妃之位。如今看来,这二者皆是朕过虑了。”

堂下每个人的脸色皆有了细微的变化。

陆屏不禁攥紧了袖子,他有预感,他哥要被赐婚了。

他偷偷抬眼去瞄陆景,见陆景躬身立在皇帝面前一动不动,恭敬道:“儿臣一切听从父皇与母后的安排。”

皇帝很满意,转头对宋思源道:“宋老啊,这次女子文验的第一名是谁?”

宋思源道:“回陛下,是傅国公家的三姑娘,名叫傅妤。”

于是太监下去传唤,空气恢复可怕的平静,堂下明明站满了臣子,却犹如万籁俱寂般。陆屏又抬头偷瞄梁瀚松的背影,他知道这个人心里肯定不痛快。

皇后就是傅家人,皇帝为太子和傅氏赐婚,明摆着将会使傅家势力日益壮大,稳坐世家之首难以撼动。这于清流来说,无非是晴天霹雳的坏消息。

皇帝的心思真难猜。

傅家姑娘被传唤进堂内,皇帝细细端详她的面容,点头缓缓道:“贤良淑德,秀外慧中,是个端正的孩子。既是女子文验魁首,肯定与景儿谈得来。”

说完他便畅快地开怀大笑起来,宋思源也跟着笑两声,在场文臣皆不约而同露出笑容,气氛满是刻意营造的祥和。

皇帝离开国子监回宫后,在原地站了一个上午的所有人终于获救般卸了气,各自领取自己的成绩回家去。

陆屏心神不宁的,低头胡乱朝自己马车走去,全然没听到后面达生的叫唤,走到马车前才迎面碰见车头坐了个黑衣男子,是宗昀。

他正懵着,忽地被背后一只手及时拽住。他回头一看,严仞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被冻傻了?这是我的车。”

陆屏连忙道歉:“对不住。”

“无妨,我正要回趟白虎殿,殿下一起走吧。”严仞仍旧不松手,抓着他的小臂往马车前带。

陆屏没有心思与他周旋过多,沉默着被他带到了车上,还忘了提起一边裙角,身形不稳,被严仞的手从后背及时扶起。

马车缓缓朝宫里驾去,陆屏一直沉默着,偶尔掀帘子看看到哪里了。严仞打破寂静:“殿下的文验排名如何?难道并不理想?”

陆屏胡乱将手里的名单递给他,严仞眼里闪过意外,随即接下去拆开看。文验考生四百人,陆屏看的诗赋二百余名,其他科皆是三百余名,虽然拿不出手,却似乎有所进步。

陆屏还在看车窗外的景象,便听严仞笑了一声:“我知道你心里在疑虑什么。”

陆屏转过头:“你知道?”

严仞撑着右臂懒懒歪在靠背上,道:“陆放居然每一科都拿了前十名,你肯定觉得不对劲。”

“……”陆屏想了想,他心中疑虑的,好像是这个,但也好像不是。

严仞伸了个懒腰:“他那个空荡荡的脑子能拿前十,不管哪个流程出了问题,横竖是礼部的责任。礼部负责科考的都是寒门出身,自诩清流,怎么会帮这么个胸无点墨的人呢?”

陆屏心念一转,皱起眉:“所以礼部原并不想帮陆放,倒不如说……他们在帮陆执,只不过陆执把题透给了陆放。”

“九殿下好聪明。”严仞抬眼斜斜瞅着陆屏。

陆屏心中郁结,咬牙道:“与陆执结党,于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严仞轻笑:“方才还说九殿下聪明,现下怎么又愚钝了呢?”

陆屏剜了他一眼,撇嘴道:“你那么聪明,如何一口咬定陆执和礼部勾结作弊了?”

严仞悠悠开口:“我自然是看到的。”

陆屏震惊道:“你看到什么了?”

严仞道:“陆放那人做事一点都不谨慎,前日与起草考卷的礼部司主事张晌之子上永兴坊喝花酒,我刚巧看见了。”

陆屏心中了然,敢情严仞也是去喝花酒的,所以才无意中撞见了陆放与礼部的人私交。

他十分感激,道:“我知道了,多谢世子提点。”

严仞却还想再说什么,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不再多问。

回到苍篴院后,陆屏发了一个下午的呆。

他差达生去东宫打听情况,听说皇帝一直在东宫里与陆景和宋思源一同检查文验的题目,答疑解惑,修改誊抄,直到日落之后陆景才返回安仁殿。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