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1 / 1)

加入书签

('

王氏做的起劲儿。生怕自已一身老骨头拖累了他们,孩子们好不容易做点儿事情,她有那么一丁点儿的用,对于她自已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

就这么一天天的在厨房待着,烘干了一批又一批的蘑菇,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蘑菇的生长疯狂,这样只是杯水车薪。

不久后,转机来了,苏万忙完了手里的事情,现在茶山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但是他太想赚钱,主动提及去其他镇上帮着看看有没有哪家能要蘑菇的?

他们镇上是真卖不出去了,大家都不知道哪里听说的蘑菇吃死了人,都不再买蘑菇,现在就连山上的蘑菇也没有谁去买。

这样一来,整个蘑菇界都受了影响。

也不知道苏万怎么突然这么有干劲,以前都是勉强着就能过,现在这副样子就像是被什么给刺激了。

反正蘑菇现在堆在家里也是烂掉,就拿给他试试,让他自已去装,要多少装多少,还有自已这里做好的干活,也可以带上一些,走之前,沈夏给他拿了钱,说在外面别太亏待自已苏万不要,自已亮着荷包有钱。

田竹川让他拿着,让他在外面注意安全,天寒路滑的,反正两人是交代了又交代。

最后苏万往村头看了两眼,坐着刘伯的车走了,沈夏一时间百感交集。

他与苏万说好,要是他能卖出去,就以二八分钱,苏万想拒绝,被田竹川一个眼神给震回来了,也不知道他为啥就这么怕田竹川。

苏万走了,雪哥儿跑过来,急冲冲的,沈夏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就看着苏万远去的方向。

三日之后,天总算放晴了,不过路上还是会到处弄起稀泥,他们很多路上都铺了石板,但是从地里,山上下来,难免会沾起泥巴,所以,大家有空的时候,就会提水,冲一冲,这样路上就一直干干净净的。

沈夏开始研究他那个烘焙干货的灶怎么弄?

在蘑菇屋的最边上的那间房子里做,其他的房子离蘑菇屋太近了些,温度过高,蘑菇生长就要受影响。

里正花儿嫂子,雪哥儿和他爹娘,都来了,大家都给想着办法,最后还是雪哥儿爹这个手艺人给想出了办法,又请来村里的汉子,帮着挑泥巴,大家一起帮着把灶给做好,就是这么多人都做了好几天,直到下雪。

是的,在温度一天天变冷的时候,天亮堂的厉害,老人家说应该要下雪了,果真在说完这话的第二天下起了雪,没有多冷,就是脸上手上有些发木。

下雪不冷,化雪冷,也是老年人说的,学院里停止了上课,现在就连乐川都没有再去绣房,绣娘说路上来往也不安全,就放了回来。

田家热闹得很,一天到晚叽叽喳喳的,王氏看得嘴巴都合不拢。

但是她还是想家了,偷偷给王秀英说了想法,王秀英虽然舍不得,但是还是送她娘回去。

趁着还是小雪,大家都提议去外婆家聚聚,王氏自然高兴。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们驾着马车牛车,浩浩荡荡一家人去了王家,路上买了不少东西,王氏一直叫他们不要买了,家里都有都有。

沈夏到镇上乐川学徒的那家店,给老太太买了两套厚实的棉衣,老年人怕冷,样式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是穿着暖和,又给家里那两个小的,一人买了一套。

王氏让他别浪费,让田竹川拦住小夫郎,田竹川说,这是夏夏的心意,外婆只管收着就好。

大哥又去准备了半边的猪肉,大哥买了米面油,杂七杂八的就买上不少。

回到王家的时候,大家都被眼前的场景给震惊了,这么多的东西?还有这么多人。

村里的人就在房前看个热闹就走,天太冷了。

二舅母烧了火盆,二舅端出来,给大家暖暖身子。

“你们怎么选了个下雪天来?”二舅问。

“还不是娘想家了,留都留不住。”王秀英边说边看着她娘。

王氏回来后感觉整个人都是舒服的,看着孩子们打成一片去玩了,心里又开心了几分。

“倒不是说真的有什么,就是觉得自已家的空气不一样?”王氏说不出来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就感觉回来后有种踏实的感觉。

大家都笑话她说她想不来福。

二舅母去做午饭了,今天中午吃饭的人多,得早点做。

大嫂和二嫂也去帮忙,沈夏坐不住也跟着去厨房。

大家都是外面嫁进来的,但是说话间丝毫没有什么隔阂,反而相处的很好,说话间还在打趣沈夏,说他和竹川是一刻也离不开,驾个马车,两人都要靠在一起驾,惹得沈夏脸红不已。

四舅把肉给扛进来,说他来主厨,幸好有他们带来的肉和粮食,要不然,他们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招待客人的东西。

半边猪肉在他面前,变成一小块,再变成丝,变成块,变成片。

大嫂看着他手上的功夫,夸了几句。

她也爱做饭,于是两人就交流了起来。

第92章 大黑的童养媳

四舅吞吞吐吐说出了,自已想跟着她学做面的手艺。

“这有什么 ,你要想学,我马上教给你就是了,反正这个又不是啥多复杂的活,一看就会,现在我们那儿都有好几家了,但是都没有我们生意好,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大嫂问。

大家纷纷看着她,好奇问道,“为什么?”

“因为我始终是按以前的分量给的,没有偷奸耍滑过,他们生意好了后,面就少了,浇头也少了,食客也不是傻子,吃过一次上当饭,第二次就不会再去了。” 大嫂自豪说道,大家给她毙了个大大的赞。

大哥曾经也羡慕人家本钱少,赚的多,和大嫂商量过,他们要不要也那样做,毕竟赚钱这件事,谁也不嫌多,但是被大嫂给骂惨了,说他怎么也去学那些昧良心的事情,对不对得起在学院读书的孩子,以后就是当了秀才也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从那以后,大哥又老老实实的做,再也不敢偷奸耍滑了。

四舅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发誓以后绝不会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大嫂说那中午大家就都吃面,她也好借着机会教四舅,大家肯定不会拒绝,刚好车上他们买了大料,这样一切都准备完全。

大家都围拢看怎么做,大嫂做完就让他尝尝味儿,让他自已上手做一遍,不得不说他真的很有天赋,徒弟能干,当师傅的自然高兴。

大家被一碗碗面条喂饱了,几个小孩子顾着玩,幸好做了面条,他们吃的快,吃了就又跑去玩。

大嫂把所有事项都交给四舅了,接下来就看他怎么做了,王秀英给大嫂拿了一个荷包说是四舅的学费,大嫂吓得赶紧还给她,说一家人怎么还讲究这个。

最后,大家都一一告别舍不得的离开了,他们得早点儿回去,要不然天黑后,会很危险。

所以王家也没有留他们,就在火里给烤了一些土豆红薯,让他们带着吃。

送走了人,一家人又回到房间,四舅说,他想马上就做,王氏不同意,这么冷的天,要钱不要命了。

四舅说大嫂说了,这个天儿真是吃面条的好季节,吃下去一身都暖起来,农家没什么事情做,镇上闲逛的人就多,他不怕冻也不怕苦,他想试试看。

二舅说他也跟着一起,两兄弟有个照顾,王秀英没办法,从怀来拿出沈夏给他的钱袋子,里面是十两银子,说是他学了她手艺给的钱,王氏拒绝不过,被沈夏给扔在面前就跑了,给大孙媳妇儿的钱也没收,怎么感觉都是亏欠了他们。

二哥说没关系,等他们赚了钱,就去给钱,学东西要给钱,在哪里都一样,只不过三妹家应该是看他们不怎么好过,才不收这个钱。

大家都心知肚明。

回去的路上,田世川说王柏之好聪明,居然比他还聪明,他教他写字,他居然上手写上两遍就可以和他比,他背出来的诗,他听过一遍就能背出来,让田世川觉得自已真是太笨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