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1 / 1)
('
“我简直太困了,你把我弄上车,我都不知道。”
沈夏从拥挤的车厢往外摞,一直摞到田竹川身边,坐下,与他一起驾着马车。
田竹川现在酒量见长,今日喝的不少,有些小晕,但还好。
“你是太累了,天天那么早就起来,”田竹川是真心心疼小夫郎,每天看着他那么早起,又那么迟才睡。天天哈欠连连的
“我这不是为了我们,能早点儿回归田园生活什么也不管嘛。”接着他又说道。
“相公,你想过没有?我们以后老了,自已也有了钱,就这样天天喂喂鸡鸭,看看美景,喝喝茶,吃点儿自已想吃的东西,是不是很棒呀?”
沈夏这辈子感觉没太大的理想,就想着怎么能够吃好喝好,过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就行,没想过一定要去县里呀,去京城呀,反而觉得这里的山水特别好。
也没想过要去当一个什么官,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就想着能够赚多点钱,能够清清闲闲的过一辈子。
“小夫郎怎么想,为夫就跟着怎么做,反正你去哪儿玩儿我就去哪儿,我又不想当什么大将军或者什么大官之类的,那太累了,我就想着把你和父母给照顾好,我们有个一亩三分地,不愁吃不愁穿的就很好了。”
田竹川以前也有过当将军的梦想,那个时候还没有沈夏,如果他说不了亲的话,下一步就可能直接去参军。
因为家里面的粮食不够吃,他打猎的事情,如果老家他们一旦知道,那就全部都会入他们的口袋,他也捞不到好,还不如去参军技能换口饱饭吃,说不定还能混个什么官当当。
“说到底,我们两个都是没什么抱负的人,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把村子给建设好,这辈子就围着这么大个地儿转就行了。”
沈夏说的这些话,田竹川怎么会不知道?
他们都各自想着村子会建设成怎样的美景。
沈夏看见不远处二哥他们好像在前面,他们驾着牛车走的慢一些。
没走到之前还有些疑惑,他们怎么回去那么早,马车靠拢时才发现真是他们。
“二哥二嫂。”沈夏大声的喊了一声,把坐在牛车上的两人都给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他们。
“你们怎么今日回去的这么早?”田竹川问。
“这不你们不是后日就要办席吗?我想回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帮忙的地方,再说了,天天这么晚归的,偶尔也想偷偷懒,反正今天没卖多少肉,卖的也快。”二哥解释道。
村里办席可是大事,所以这两天沈夏都不会去店里,让燕山一个人先撑着。
家里要置办的东西不少,明天还得跑上几趟。
有些东西之前定好,明天人家直接送过来。
回去后,把东西收整收整,沈夏和田竹川去了新房。
看看房间里还缺什么东西,也好早点补上。
锅碗瓢盆自然不说,还有被子褥子,前段时间也叫做上了,他们得新床很大,所以所有的被子都得换新的。
还有鞋子,沈夏觉得,上楼来还是换鞋子得好,没有太大的灰带上来。
还有那个大大的琉璃窗,沈夏得去找块布,做一个好看的帘子,要不然,太亮了,不适合睡觉。
木工活在给他们做完几根板凳后收工,沈夏给了工钱,又把程功的钱结了,不仅没有拖欠,反而还多给了路费。
现在院子里就剩下他们两人,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打扫。
还好二嫂和二哥过来帮忙,把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晚上,王秀英那边做了饭,说是让他们过去吃,知道他们在打扫卫生没有时间做饭。
打扫厨房的时候,二嫂发出一声又一声感叹,简直太好了,明亮,宽敞。
去楼上,她又发出一声声感叹,好美,好舒服。
二嫂对着院子里的二哥说道:“我们也快些赚钱,将来也修个这样式儿的。”
“没问题。”二哥坚定的回答道。
转头,二哥就问田竹川修房子用了多少钱?
田竹川说了一个数字,二哥觉得其实也还好,他再每天多卖一只猪,也不会要很久。
打扫完,几人累的张嘴喘粗气。
“房子大,打扫卫生真累。”沈夏说。
二嫂也跟着点头,但是还是宽敞好,想要。
二哥领会,点点头。
现在做了一张特别大的桌子,放在院子的斜面,就是来了十几人都能坐下,附带着长板凳。
那一张以前用的桌子,已经被抬去了天大牛他们院子里,沈夏所有用不着的东西,全部去了那边。
王秀英不会嫌弃,只会觉得真好,又节约了。
晚上吃饭,大嫂说他们明天就不去做生意了,回来帮忙。
被沈夏拒绝了,连同二嫂他们一起拒绝,该做事的去做事,村里这么多人呢,给他们几个钱,就帮了,怎么能让他们停摆生意,沈夏还是知道轻重缓急的。
第153章 大家帮忙
只不过要麻烦二哥,明天耽搁时间,帮着把肉拉回来。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大家很明显没有上次慌乱。
沈夏叫来几个嫂子,说上次做什么事情,这次就做什么事情。
有一个嫂子准备回娘家的,为了这次宴席,没有回去。
因为沈夏的宴席,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
这次开席十五桌,要另外预定两桌,怕到时候又会加人。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刘熊大展身手的时候。
早上很早,大家都到上次的空地集合,为了确保宴席的进度,大家手脚都很麻利。
只是沈夏忘了一件事情,还是应该叫人修一个大棚子,即使下雨也不怕。
里正说以后可以考虑,乡下找个比较大的地方还是很不容易的,平整地修个棚子,以后哪家办事情,都可以用上,也用不着四处找桌椅板凳。
二哥拖了三头猪回来,还有留着的单独的肘子,这个得提前准备着。
鸡鸭蛋这些琴奶奶那里都能买得到。
蔬菜就先每家看看有多少能卖的,其他需要的,沈夏昨天就和田竹川去买了。
今儿一大早田竹川就去镇上,还有一些东西得今天买回来。
多的不说,就是锅碗瓢盆,都得拖上一车回来,东西过多,牛伯送完蘑菇,就等着和他一起回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自已帮忙拉的。
现在牛伯就是不拉人,天天帮着沈夏他们拉蘑菇,都能有个好的收入,但是谁会嫌钱多,空暇的时候,也会去拉拉人。
说曹操到,他就到。
田竹川叫了人来,帮着卸货,今天买了不少新碗,能保证宴席的用量。
这还多谢燕山,自已家的生意当然能拿到最便宜的价格,所以干脆置办齐全。
里正看着他们这一套套的,就更想沈夏说的话没有错。
反正树木这些村里有的是,和沈夏商量了一番,就说他买得锅碗瓢盆能不能大家一起出钱,以后就放在这边,到时候谁家要用,用就是了。
沈夏当然没问题,这些碗碟都不是很好的,就是为了办宴席能用就行了。
这会儿人多,大家也都听着,那感情好,这样的话,以后办席就不用四处借东西。
里正说让大家一起凑钱给沈夏,看看买碗碟用了多少钱,愿意出钱的,以后直接用就是了,没有出钱的自然用不成。
大家肯定都愿意出钱,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沈夏却说,这些东西不止两个钱,他没有时间帮着搭棚子,算是自已入股了。
里正想了一下,为了避免口舌,也就应了,马上叫来村里年轻力壮的小子们,修棚子。
村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想着中午大家都在这边做活,直接他们就做上饭,全部都在这边吃。
这样也节约时间。
沈夏让刘熊熬了一大锅鸡汤,用了三只鸡,再蒸上几笼大馒头,中午让大家吃饱。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