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破晓前码代码的gigi(24)(1 / 2)
林夏无利不起早,看到那张照片时动了心思。有没有一种可能,利用这个女孩,搭上赵家这条船。赵泽诚去年高升,年后还会有调动。
在事业上,她提防着程帆,互不干涉。她想做的一些事,压根不想让他知道,自然也极少用他的人脉。若是寻常人嫁了程帆,全力仪仗就好,但她不能。
她也知道,这种可能性极低,这种家庭,结婚一定讲究个门当户对。但没人能铁口直断未来。有时无心插柳,事后倒能有极大回报。
关系网就是这样,林夏年轻时觉得要结交看起来很有社会地位、能量大的人,后来嫁给了程帆才觉得幼稚不堪,这样的筛选模式完全错误。厉害的人大多不显山露水,掌握着核心信息却能置身事外,一些普通人也会在关键几年能迸发出巨大能量。
承认眼界智识有无法触及之处,敬畏机缘巧合。她大学时就爱读成功人士的自传,他们大多有一条共同经验:要学会无功利心地去帮助别人。当时她不懂,只觉得是条虚伪的心灵鸡汤。
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自己也拥有了极大能量后,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林夏并不知道这个女孩能不能对她有用,但她愿意现在把这个因种下。
你生日什么时候?我派人给你送个蛋糕过去。
别。宁清忙阻止,让别人看到了来祝我生日快乐,那场面可太尴尬了。
好吧,咱加个微信吧,跟你聊天特别有意思,下次周末约你吃饭。
林夏打开家门发现灯竟然开着,程帆躺在沙发上,估计是喝多了。
你怎么又喝多了?
老赵今天走,走之前我们哥俩又喝了一顿。上次是赵泽诚第二天有事,都收着点,这次自然尽兴了,刚刚昕远才送我回来的。
我先去洗澡,一会分房睡,你不要吵我,我明天早班机。
程帆见她这样就不爽,拉了她压在沙发上,你今天别想早睡。
你确定吗?醉酒容易早泄。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刚刚林夏说让司机来送她回家,宁清连忙拒绝,说吃撑了想溜达到地铁站。
跟着电梯坐到一楼走出大楼后,才发现这个小区很大,离出口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在这个小区里散步,都能闻到金钱和自然混杂的味道。两栋楼之间的距离,都足以让普通小区再盖一栋了。高楼与别墅层次错落着,每一户的采光自是不必担忧。这些空隙极尽浪费之能事,大片的绿化,走在里面很舒服,自然与现代化融合地挺好。
走到喷泉处,宁清笑了,这是鹿,向禄。这种东西的摆放,一般都会请风水师来看。
夜里已经有了寒意,但穿着外套吹着风散步仍是舒服的,她终于走到了大门口。看到指示牌,往前走大概一公里,就会有地铁站。
这一段路很美,道路两旁都是参天的梧桐树,正是一片金黄又落叶的时节,路灯打在树上,透过枝叶的缝隙落到地面,夜都不再黑,成了一片昏黄的世界。脚踩在落叶上,先是清脆的一声响,脚掌落下,就成了沙沙的碎叶。
夜深了,只有往来的车辆,路人都很少。这些落叶第二天一早便会被清扫干净,宁清玩心大起,手插在口袋里,低着头找着落叶跨步踩着走,遇到距离近的,还要人为设立难度跳过去。
连着跨了好几个高难度的步子后,她开心地抬起头,准备好好走路。一抬眼就看到了有个穿着黑衣的路人走在了自己前边,难怪刚刚蹦跳时余光出有一道黑影。
父亲明天离开京州,晚上约了与程叔喝酒。赵昕远酒量差,又不爱喝白的,不想参与他们。
父亲实则十分爱喝酒,但能共同饮酒至畅快的人与场合都太少,喝酒容易误事,更不知酒后会说出什么话。常常独酌,见到了程叔,必定要喝个痛快。
赵昕远晚上刚好有个会,等开完了才打车去找他们。俩人在程帆的公寓里喝酒,父亲为人严谨到都不会在外边餐馆里喝醉,更别提所谓神秘的会所,那些各地,泄露隐私到底裤都能被人扒了去。
到时这两人已经喝得七七八八了,桌上就一盘花生与鸭舌,爱喝酒的人不挑下酒菜,只为了填肚子不那么伤胃。
赵泽诚真喝多了,看见他来,还硬要给他灌一杯。赵昕远把他拖了下去交给了秘书,送他回酒店,再把步伐虚浮的程帆送回了家。
从程帆家里走出来,查了地图,与他家并不远,打的或地铁都可以。但这个天太舒服了,他准备走到地铁口,再定位打车。
赵昕远考虑着,是不是要买辆车。他的公寓和办公室距离不远,三公里不到。这个天他都跑步上下班,打的也很快。买车的话,会花更多时间在开车和找车位上。
昨天跟Sam闲聊时,说干脆买个电瓶车作代步工具。Sam说你可别,从出意外的概率来说,电瓶车比汽车大。作为一个公司合伙人,你的安全更重要。
这条马路还挺美,如果想在京州定居,这个附近地段还挺好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女的在低头跳着走,两人有一段间距,他步伐大,怕她一个往右蹦撞了她。又觉得自己一个男人在后面慢吞吞走着,会让独行的女性害怕。
趁那人往左身体都随着扭转时,他从右边大步走了过去。离地铁站不远了,他掏出手机开始先打车。
宁清觉得自己真是疑心病,觉得那人的背影竟然像赵昕远。
深度学习应用之一就是图像识别。用算法训练机器,提取最重要的特征与信息。在海量样本的训练下,机器归纳出特征,从而进行识别和判断。
科技进一步发展时,更是模仿人类大脑,单个神经元组成了神经网络,让机器自主学习,对权重进行优化,有更有效的输出。
所以,这个被学习对象,人类,对于熟悉的人,在朝夕相处的大脑自我训练下,是能通过背影认出那个人的。
走路姿势、颈椎与脖颈的曲线、双腿发力点与身体的小动作,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他们曾经在京州这样的街道上走过,那时是初夏,还是成片的绿荫。他说,两个校本部之间就一站距离,走路一点五公里左右,我们应该都会被分配在校本部。
她挖着冰淇淋奔奔跳跳地走在他身后,这是她第一次来这个城市,从小到大她几乎没出过远门。刚刚他带她坐了地铁,虽然看书时就知道有地铁这个交通工具,但还是觉得很神奇,车子竟然能在地下跑,速度还那么快。
十年后,他们终于一起在这一座城市了。
她忍住跑上前确认的冲动,更忍住不质问自己,为什么要隐藏压抑的痛苦,而不是喊出来。
但她什么都不能做。
第一次,是她放弃了他。这一次,他不要她了。
她只能跟在这个疑似赵昕远的那个男人身后,同一时间在同一条街道上走着,一如当年她跟在他身后。
快走到地铁口时,当看他停下脚步要转过身时,宁清转移了视线,并不想知道这个答案。
赵昕远走到地铁口,侧过身面向马路等着车。可能主城区这边的红绿灯多,路又堵,剩余的两百米,出租车如龟速一般往前挪。
他到了京州后,一次都没有坐过地铁。
后来他坐过很多地铁,纽约地铁站台很矮,同为古老地铁,巴黎地铁站更为宏伟,旧金山的轻轨上满是流浪汉。
曾经她坐地铁时睁大眼睛太过惊讶的神情太难被忘,后来每到一个新地方,他都会特地去坐一次地铁,当成一种旅游方式。
这么多年过去,城市的地铁路线都以放射状几乎贯穿了这个城市,当年来时,仅有一条线路。
这个站点当年应该就存在了,赵昕远回头想再看一眼。
地面以上的地铁口,是一个半椭圆,前边用实体墙支撑着,再往下是透明玻璃,站点名称写在了外边的实体墙上。
而刚刚路过的那个女人正走进了地铁站,只看到了她的背影。
他从不会盯着陌生人看,此时却鬼迷心窍地没有转过头,那人走过了实体墙,再接着台阶继续往下走着。
透过玻璃,赵昕远看到了她的侧脸。
此时,手机震动,出租车司机打来了电话。
第31章
司机本就觉得这一单不值,虽然离乘客距离近,但这一带红绿灯多,等待时间长,但这是系统的派单,拒接不太好,而且接了单就有奖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