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版封寝日记免费观看(34)(1 / 2)

加入书签

不是。宋和初说。

好不容易见一面,请你吃顿饭吧。男生倒是不见外。

不用。宋和初说着,转身就走。

常岸跟在他身后,两人走出一段后才低声问道:这人谁啊?

高中同学,当年和我一起从这里搬过去的。他怎么这个时候还没去上学?宋和初满脸烦闷,说完又补了一句,董洛的朋友。

哟。常岸一扬眉,怎么又是他啊?

第63章 战斗

后来不是了。宋和初说,他恐同,好像董洛多看他一眼就会跟他表白一样。

常岸琢磨一下几人之间的关系,这人因为性取向而和董洛反目成仇,也就意味着他也看不惯宋和初:原来他刚刚是故意打招呼恶心人的啊。

对啊。宋和初耸耸肩,不用搭理他。

可他一直在跟着我们。常岸朝后面瞥了一眼,他叫什么名字?

陆全安。宋和初转头看向后面,陆全安确实远远地跟在身后,只不过手里举着电话,不知在和谁聊些什么,兴许只是顺路。

他对这人的印象差得不能再差,在董洛把他俩的事情传出去之后,反应最大的就是这位大哥。

他和陆全安也算是知根知底的同学,从小住得近,读书后又一起从城郊转学,还刚巧念了同一所高中。

只不过陆全安的自恋气质从小就发挥得太淋漓尽致,让宋和初并不是很想和他走得太近,关系只停留在有联系方式的这一步。

倒是董洛跟他是不错的兄弟陆全安大概就是为这事情而膈应,总觉得董洛与他当朋友是图他美色。

高中是重点学校,学习抓得严,陆全安没什么机会招惹他,只是偶尔会和董洛产生些口角,也仅限于彼此的阴阳怪气和含沙射影。

这些理当与宋和初无关,但他看着总是很糟心。

废品站离底商这一片不远,背靠着一片长长的自行车停车棚,一个老人靠在椅子上听着收音机里的音乐。

宋和初把东西撂在秤砣上,又转头扫了眼身后。

人不在了。

有点后悔。常岸咬着牙说,刚刚应该揍他一顿。

宋和初听着想笑,一边扫挂在摊位旁边的收款码一边说:你等他先动手再揍,不然被逮住了说不清。

这地方还会被逮住?常岸有些吃惊。

这地方也是法治社会好不好,在哪都不能随便打人。宋和初说。

老人戴不惯口罩,付完钱就碾他们走,好摘下口罩松快松快。

宋和初指着废品摊后面的车棚:我小时候总是进去玩,里面有个小商店,卖的糖很好吃。

进去看看。常岸抬脚要走。

宋和初说:要扫场所码。

常岸听着就头疼,不情不愿地掏出手机:怎么现在去哪都要扫码?

车棚里光线昏暗,小卖部开在门口,本以为早已倒闭,但走近了还能看到里面亮着微弱的光。

宋和初向内部看去,里面空空荡荡,没有见到有店员。

他在踏入门时才发觉自己已经记不清童年时这店里的模样了,四处看着不觉熟悉也不觉陌生,只是有种居然还没倒闭的惊诧。

小卖部与寻常小店一样,卖一些小零食,常岸看什么都新鲜:我小时候好像很喜欢吃这个西瓜球。

我也是,买一点。宋和初从小罐子里捞了几个球,在哪里结账啊?

坐在门口的老人忽然咳嗽起来,他们两个转身看去,老人正歪着身子看着他俩,接着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付款码。

这店是您的?常岸问。

老人说了一串方言,他没有听懂。

常岸问道:说的什么?

宋和初说:我也没听懂。

你不是本地人吗?常岸嫌弃道。

本地人怎么了,本地人就要听得懂方言吗?宋和初理直气壮地反驳他,给老人付了钱。

见老人没有拦他们走,便知道没付错款。他们一边嚼着西瓜球口香糖一边返回底商面馆,常岸感叹道:疫情期间干什么都不容易,开小卖部的都开始收废品了。

人家那是副业。宋和初说。

面馆里几个堂食的人都已经走了,他们掀帘进去时只看到老板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刷手机。

请扫场所码。老板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

宋和初翻着菜单,点了一份自己常吃的金汤肥牛面:你吃什么,这家店的菜都好吃。

常岸凑近了看着菜单,菜名简洁易懂,就差把配料表写上了,孜然炸土豆球、炸鸡排中间夹芝士、辣椒粉爆鸡块

都想吃。常岸看着这些名字,肚子里空落落泛起一阵阵饿意,我们都点一遍,吃的完吗?

吃不完。宋和初说,你要是想吃,可以临走时再来买一些,带回去分给钱原和陶灵,就能多买几样。

那面条我要番茄的。常岸指着菜单。

老板在收银机上敲了一会儿,转身去了后厨。

紧接着大门口的门帘响动,走进来一个人,喊道:老板,来一份米线!

冤家路窄,这声音无比耳熟,几分钟前就听到过,是陆全安。

宋和初没有扭头看他,只有常岸转眼瞧了瞧,陆全安无比嚣张地拉开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张椅子,斜坐在上面,满脸揶揄地与他对视。

几分钟的安静后,陆全安开口说道:你就是要搬家吧,我刚从你家门口路过,看见搬家公司的车了。

与你无关。宋和初说。

这是你朋友?陆全安问。

宋和初冷冰冰的目光如利刃。

就直接带回家啊。陆全安笑眯眯地说。

如果说前面还只是在寒暄犯贱人,那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已经足够下流恶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