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6)(1 / 2)

加入书签

其他的蓝色在画面里也运用的恰到好处,彼此和谐,深浅搭配适宜。

海底多是颜色浓重之处,却看起来并不俗气,反而因为这些蓝相得益彰,奇妙的突出海底特有的冷感与深邃。

这幅画虽有缺点,但却可以忽略不计。

于老者而言,更多更应被注意到的是可以被人称赞惊奇的绘画技法、笔触,整体显出的韵致。

若不是提前知晓,实在是难以想象这幅画作竟然会是出自一个孩子手下,可到令人拍案叫绝的水准。

作者有话说:

小知识: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古代青绿山水里的青是指蓝色哦,石青会从一种清冷纯粹的深蓝色,渐渐绿化,转为一种较温暖浅淡的湖蓝色。

第9章

书画所用的载体一般有绢、帛、纸等。

慕书玉画这幅画时用的自然不是纸,是绢。

至于另外两幅画,贯彻使用的也都是相同的绘画技巧,各有各的震撼美感,风格独具。

《地府强销生死簿生年死月》整体画风阴森恐怖,画面里也没有人物存在,仅是由浓淡转变的墨色渲染在白纸之上,其间点缀朱砂红。

没错,这幅画用的是宣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纹理洁白纯净、并且搓折无损。

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称,无论是写字还是作画,纸张制作细腻稠密,润墨渗透极好,下笔可墨分五色、形神兼备。

在整幅画作的中心位置,隐约可见一本摊开来的古书,便是那生死簿。

而在上方一点则悬空竖立着一根笔,正是判官笔,一抹朱砂红恰好落于笔尖。

这幅画作当然不是送给林兴的生辰贺礼之一。

慕书玉后来才画出,拿去县学给好友们瞧瞧,本来不想送人,但她见赵俭居然对这幅画格外喜欢,就随手送给他了。

大盛朝也有关于阴曹地府的画作。

比如佛教寺庙中的墙壁上就有,意在警示每一个踏入寺庙里的人,佛讲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小心做坏事遭天谴,最后下地狱受苦受罚,永世不得超生。

佛还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是以,壁画上常有十殿阎罗、十八层地狱、小鬼哭嚎、大鬼狞笑等画面。

这样的画作比较写实。

例如将十八层地狱的场景画的栩栩如生,什么剥衣亭寒冰地狱、剥剹血池地狱、碓磨肉酱地狱、枉死城

还有什么挖眼倒吊下油锅烫烬心肝两小鬼用锯分尸等恐怖荒妄、怪诞的受刑场景,神鬼形象极为离奇写实。

佛教寺庙的壁画也是一种绘画传承。

慕书玉在现代曾经还专门到处找佛寺进去拍摄过殿内壁画,留存、往后作为素材使用。

但这一幅画作的风格却有别于佛教的寺庙壁画。

先前就说,三幅画的技法、风格一致,在大盛朝现有的书画传统中属于新奇少见的一类。

第三幅画《裂山碎石,蹲坐山巅的齐天大圣》是林兴最喜欢的一幅,其中运用的色彩也比较多,赭石、朱磦、藤黄等。

整幅画面呈现出温暖的赭色、黄色,既体现出山的颜色,又像是黄昏下沉前的景象。

而表现出来的场景则是一片浮空的碎裂山石,齐天大圣蹲坐在较小的一块山石之上,背对着。

没有描画出相貌,只着重体现出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的翎子飞扬、和一条长长的贯穿于无数浮空山石之间的红色披风。

齐天大圣的身形在整幅画作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但这一条红色的披风却又细又长,穿梭于山石间,由近及远、由大到小,最后消失在画面当中,给看者的感觉就像是齐天大圣一棍子打碎一座山,随后蹲坐山巅看日落云卷,周围碎石凌乱,云霞却斑斓瑰丽。

熟悉《西游记》故事的人一定能够联想到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困囚于五行山下的章回情节。

大圣被镇压五行山的日子孤寂冷清,历经雪雨风霜。

但在这幅画作里,似乎一棒打碎的山就是五行山,无需他人救赎,他自救,让人瞧着总觉得有种、有种什么信念在其中一般

说起《西游记》的故事,当年在大榕树下讲完,慕书玉便拜托娘亲将其整理成册。

等册子全部都扎好以后,那时正值她进入县学里学习,认识一个同窗,也就是现在的好友之一,关笙。

关笙的父亲关文才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去再进一步的考试,考取举人,而是选择回到了青州县内,继承家业、开个书坊,名为轻舟书坊。

慕书玉来到县学的第一天,不用打探,听别人说话就摸清楚了谁家里都是做些什么生意的。

林兴这个知县之子自然就是县学里的校霸人物,一些学生无疑奉承着他。

慕书玉一开始是秉持着维系适当距离的原则。

她交的第一个朋友其实是关笙。

不过,谁让《西游记》故事的魅力太大,就在慕书玉给关笙讲故事、打算开启友情第一步的时候,林兴和赵俭主动凑了过来。

或者说,县学里的其他学生大多都忍不住围了过来。

县学虽然不算小,但他们上课读书的地方也就那一片大,谁正常声音说个话,在角落里都能听见。

更何况,慕书玉在这种场合是真不怯场,前有在大榕树下面讲故事的经验,在学堂的课间上虽抽空讲了一段,却跟说书似的,有意思也有趣极了。

不怪能吸引其他人不知不觉的就围过来,聚在身边。

后来,他们之间的友情就这样逐渐的产生了。

慕书玉给关笙提建议,不若请个说书的,就在轻舟书坊旁边支个摊,一天或隔一段时间讲一回《西游记》的故事。

讲完以后,就在书坊里面卖这一小册相关内容的《西游记》。

比如,今天讲大圣闹天宫,就讲去天宫闹的故事情节,但不讲结局,一定要断在正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接着,就是在卖的这一个小册子里放出结局,也就是后续故事。

如此才能吊起听众的消费冲动听不到结局抓心挠肺,有了小册之后,看总行了吧。

买卖这不就成了么。

真营销天才。

至于《西游记》的作者署名,当然是吴承恩。

慕书玉并不知晓下棋老者的名讳,抱歉借用这一由头,但其他人也全不知道,而且不知道她不知道。

所以,她说出一个名字,自然就是作者署名。

慕书玉将这一建议给关笙一说,想挣个零花钱,毕竟系统的书库和练习空间都需要她来用银钱购买。

这钱总不能去偷去抢,慕书玉得想办法挣到手。

关笙听完,很是惊讶一番,随即按照慕书玉的想法和主意行动,先去和他父亲关文才提了,接着,是关文才心动这一生意,不多时便展开了合作。

当然,慕书玉这一方是由姚芷娴派来的庄子管事出面。

王管事与关文才谈完,挣来的钱则多半进了慕书玉的口袋里,她娘姚芷娴不拘着她,对这件事情也并没有过多询问,实在是慕书玉太有主见,乖巧聪明,做事令人放心。

姚芷娴只是叮嘱道挣来的钱财不要乱花,不能去沾赌。

慕书玉应了。

她就花钱买书看而已。

系统的书库有已阅存储功能,购买了的书籍需得拿出来翻看才行,脑海里是读不了的。

但书籍看完以后仍然能够继续存储在书库里,不过是在已阅列表当中了,下次再看就可以随时拿出来翻一翻,简直方便不已。

因此,慕书玉又夸了夸系统办事人性化,绝对值得再一次五星好评。

书坊说书卖书后,《西游记》的故事由此得以在青州县里流传开来。

甚至青州府、更远的别处地方或许也能够知晓。

不过这就不在慕书玉了解的范围圈里了,她又暂时出不去青州县。

现下,慕书玉看向老者,道:您还有其他问题吗?

没事她就走了,还没吃晚饭呢,肚子饿。

小孩子不能错过任何一顿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