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9)(1 / 2)
4.明朝初年继承了行省制度,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省以下,设为直属于省的直隶州和府,府以下设有州和县。明朝的地方行政体系同样是三四级并存,即承宣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和承宣布政使司府州县(以三级制为主)。
第14章
在书坊里看完书,又出去简单吃了顿午饭,慕书玉抱着新收到的笔筒礼物告别了三个好友,坐上马车,直接出发去尹道元的别庄。
到达别庄外面,慕书玉再次让王管事先回去,她则拎着一些小点心随下人进庄。
最初来到栖山村时,尹大家明明只带了两个随从跟在左右。
可就在买下地主私庄的地契后没多久,随尹大家进入别庄的人则多出了不少丫鬟、下人或护院等。
两个随从自然也还在。
慕书玉现在知道了他们的名字,一个叫做安山、一个叫做安水,竟是两兄弟,怪不得长相有点相似。
小公子来了。见着慕书玉,安水打招呼道。
两个随从俱都是沉稳之人。
但相比较来说,安山更为沉默寡言,如非必要,很少张嘴说话,安水就外向一点。
嗯,老师呢?慕书玉抬起头问道。
安水:先生在书房,小公子,这边请。
尹大家的书房,或者说,是慕书玉的专属课堂博古架、书画缸、一高一矮两个书桌、书柜、文房四宝等一应俱全。
慕书玉迈步走进书房里,便看到老师正坐在书桌后面,手里翻看着一本书,听见声音后抬眼,向慕书玉瞧来。
老师。
慕书玉笑着喊了一声,快步走近,将点心放在书桌上面,道:送给老师当下午茶的,只有一点哦,吃了也不耽误晚饭。
慕书玉之前就送过点心,下午茶这个词也出自于她口,说是点心配茶,茶一半、茶点一半,偷得浮生半日闲。
大盛朝自然有喝茶吃点心的习惯,吃什么点心果子还讲究配什么茶。
例如甜配绿、酸配红、大肉配普洱,瓜子配乌龙茶配对了茶点,绝对是一种享受。
倒是下午茶这个词比较新鲜。
面对慕书玉的小小孝心,尹道元放下手中的书,笑道:那今天这份点心,当配什么茶?
慕书玉:庐山云雾茶,滋味醇厚甘甜、香气浓郁,就着点心喝正好。
慕书玉说完舔舔嘴唇,她也渴了。
我看你是来我这儿借着点心蹭茶喝的。
见慕书玉一副小馋猫的样子,尹道元不由地摇摇头,却满脸忍俊不禁地伸出手指隔空点了点她,仍是神情纵容,挥手令安水去取茶来。
慕书玉:老师这里的茶好,味道香。
就是我今天带来的这份点心,已经是青州县里第三好吃的了。
第一、第二和第三可口的特色点心都品尝完了,其余的
慕书玉撇撇嘴,摇头,严谨评价道:普普通通。
作为一名潜在的资深吃货,慕书玉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要计划挖掘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包括但不限于特色菜肴、点心、酒酿等。
青州县里能被她评为好吃的点心,不多。
闲暇无聊时,慕书玉还做了一份青州县点心排名表,此表一出,深得林兴、赵俭和关笙三个好友的认同。
然后结果就是,他们四人又无聊又有乐趣的还给青州县集市摊子、青州县炊饼、青州县肉包等也做了排名表对比。
每回得空出去逛一逛,四人总买最好吃的那一份。
味道不错的点心,慕书玉自然想让老师也尝一尝。
她可尊师重道了。
尹道元:那怎么办,不然明天再重头来过?
他这番话的本意是开玩笑,但慕书玉却神色自若地接道:我来给老师做啊。
恰巧这时,安水取茶回来,听见整个话音刚落,闻言忍不住说道:小公子要怎么做?
当然是亲手做。慕书玉挺了挺小身板,对尹道元保证道:老师,您放心,我做出来的点心肯定要比青州县第一的还好吃,就是
见慕书玉略有迟疑,尹道元不禁问道:就是什么?
慕书玉挠了挠脸颊,面带羞涩,颇为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老师得先等一等了,等我去学学如何做出好吃的点心,再送给老师。
她厨艺技能可是满点,就是人小、急不来,锅铲都尚且拿不动呢。
哈哈。
慕书玉一说完,尹道元就忍不住哈哈笑起,显然又被逗乐了。
就连安山和安水两人都不由自主地抿嘴而笑。
这慕小公子说话可真有趣。
老师以后一定能吃到的。慕书玉再次做担保。
尹道元:好好好,那老师就等着了。
闲话少聊,重要的是学画练字。
慕书玉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不谈其他事情。
尹道元就坐在大的桌案后面,一边看书,一边随时检查并指导。
若是被旁人知晓慕书玉这个年龄尚还童稚的小儿可以被简墨先生单独教学,怕是要羡慕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尹道元尹大家,惯爱穿着一身青衣布袍,下巴蓄着胡须,面容随和,发丝梳理整齐,衣衫也一丝不苟。
尹大家的一双眼睛尤为深邃明亮,很是有神,长期出门在外,身体也硬朗挺拔,精神矍铄。
尹道元早年擅长画人物画,风格可赞秀骨清像、似觉生动,堪称妙绝,无人能出其右。
临近晚年却寄情于山水之中,喜爱自然秀色,时常到名山大川处亲自观览,后山水画的风格逐渐形成,与早年人物画相比较,颇有些反着来的意味。
尹大家的山水画有画山峰之雄厚峻拔、峥嵘豪纵,画水色之青绿苍茫、幽淡寂寞的美称。
尹道元绘画天分之高,实属罕见。
大盛朝经年才出几位绘画大家,尹道元绝对可以算作是其中的一个。
单是他的人物画就已经足够人学习了。
而慕书玉何其有幸,能得简墨先生的真传。
但尹道元却也觉得,临近晚年还能遇见慕书玉这块良才美玉,于人生而言,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尹道元抵达青州县后,并没有立时就去庄子。
有客来酒楼、轻舟书坊、县衙三处都有他登门的足迹,或间接或直接的探听了一下慕书玉的名字。
其后,大榕树下的一番交谈、两日的观察,才终于让尹道元决定收慕书玉为学生。
事实证明,这个学生没有收错。
见微知著,若好好加以引导,慕书玉长大以后的成就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端看他此刻的学习态度就能够知道。
而且他才思敏捷、一点就通,在画画方面的悟性,就连尹道元都为之惊叹。
甚至两人相处的时间越长,越让尹道元觉得,书玉这孩子的天赋竟比他从前收下的学生天分要来的更好。
再加上肯耐得住画画时的枯燥,没有一丝一毫腻烦的情绪
少年早慧、剔透玲珑。
尹道元愈发止不住心生喜爱,但愿这孩子往后也能万事顺遂、保持本心。
教学时间结束,慕书玉提及可否告知她好友老师的名讳为何。
老师,林兴是林知县的儿子,您认识林知县,那么
慕书玉没说,您的那两幅画作还曾是我送给林兴的生辰贺礼呢。
只不过后来被林知县不讲父德的刮走了,然后又被您给要去,兜兜转转,竟又让她与它们相见
他们三个口风紧,都不是大嘴巴之人,若老师不想被过多打扰,我对他们明说就行。慕书玉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