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51)(1 / 2)

加入书签

他极为看重重编《万愙图录》一事, 由崔澜领导负责最为合适。

可崔澜早年便卸任了太傅一职, 要他管理协同整个翰林院, 其中必有偷奸耍滑, 不务正事者, 少有一些人也会阴奉阳违,倒不如任用新的官员更加省事些。

更何况,这些新晋官员正是年轻力壮,身体精神都不差的时候。

重编《万愙图录》既是脑力活,却也不缺体力活,让他们历练长见识,一举两得。

天晟帝先单拎慕书玉出来,一是为太后想见一见新科状元的模样。

二是,崔澜崔清河名满天下,曾为帝师,风采人品皆出众不已,是众多学子的表率,当年如果不是

崔澜卸任太傅之职是不得已而为之,为平衡也为保清河崔氏,免得树大招风,偌大世家被拦腰折断。

天晟帝虽然可惜崔澜的离开,却也不得不认为,当时崔澜出走京城是最恰当的选择。

崔澜一向明智。

现在,崔澜回京,却无法再担任太傅,可科举过后,大盛朝又得慕书玉这样一个人才。

天晟帝任人唯贤,慕书玉太过年轻,是好事、却也不全然都是好事,若将他交给崔澜来带在身边教导一段时间的话,益处颇多。

崔澜自然是对天晟帝的话没有任何意见。

待姜游、薛文礼等人也出来谢恩后,慕书玉刚想起身跟着一起回去,却又被人给叫住。

慕状元的画技师从简墨先生,本官还记得,雅舍会馆书画交流会那三天,慕状元可是出了大名。

当然,那什么连环画、人物画也足以证明慕状元的本事。

但却是不知,如今太后寿宴,慕状元为太后她老人家送上了什么生辰贺礼?姚咏突然开口说道。

的确,本官也颇为好奇。太常寺少卿孙大人也跟着说道。

他官职为正四品,乃是长房媳妇孙氏的父亲。

两人这样一唱一和,倒是引起了太后的好奇。

慕书玉为官三天,也认识了不少官员,对于孙氏的娘家人,他是知道的,当下也不意外,道:臣为太后献上的礼物为贺寿图。

可是由你亲手所画?太后不禁问道。

回太后,是的。

陛下,哀家想要现在就看一看。

天晟帝应允,差人去取来慕书玉的贺礼。

孙大人则与姚咏不着痕迹地对视一眼。

他早就从孙氏那里得知,慕书玉要送给太后的贺礼是他亲自画的贺寿图,本来安定伯要为慕书玉准备出一份献寿礼物,却被慕书玉拒绝了。

哼,可笑,还真当自己的一幅画价值千金不成?

明明有更好的礼物可拿出手,偏偏却要送一幅平平无奇的贺寿图。

太后六十大寿,哪个官员不是想办法搜寻珍奇贺礼等,就你拿出一幅图来,古往今来的名作不少,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的画作可比的。

待贺寿图被带出,看他们不

前去取礼物的太监回来时,身后却是跟着四名侍卫。

这四名侍卫抬着一件蒙着红布的东西,高约两米左右,长宽差不多,看红布最底端露出来的地方,那材质明显是木头。

怎么回事,贺寿图用来画画的东西不应该是纸吗?

为什么会是木头?

孙大人和姚咏也疑惑。

孙大人不免看了看与慕正成同坐的孙氏,她传来的消息只说是贺寿图,可没说会是这个样子。

孙氏却也有一时愣住,为太后准备贺礼是早些时候的事情,那时候慕书玉拒绝伯爷,她也在场。

慕书玉亲口说的要准备贺寿图,谁想都是一幅纸上画作,哪想到

更何况,出门进宫赴宴时,她可没有瞧见慕书玉从伯府搬出这么一个大物件。

如果搬进搬出的话,她怎么可能看不见。

而且,孙氏也没见这慕书玉在伯府

等一下,进宫之前,这慕书玉去与尹家人待了会儿,难道,慕书玉是在尹道元那里为太后准备的贺礼?

而礼物是直接自尹家拿过来的?

怪不得

孙氏不免心中暗恨,这慕书玉的想法怎么如此多。

如果让慕书玉知晓孙氏的想法,估计会一脸无辜的表示,这贺寿图上所使用的颜料大部分都是特殊的,寻常买不到,是她在江南时,找机会和老师一起研究制作的,参考从系统那里买来的颜料书籍等,好不容易才制成许多。

一些被她拉回了伯府,更多的则是交给了老师,毕竟老师每天画画的时间可比她多。

所以,为太后所画的贺寿图,当然就得在尹家完成更方便一点。

谁知道你有坏心眼子呢。

慕书玉可也一直防着有人会在太后的寿宴上搞事,没牵扯她倒好,若牵扯到,想来想去,也就是只能在贺礼上面做些文章了。

论这,她可不虚。

贺礼被四名侍卫轻拿轻放在殿内中央的位置。

不止太后对此好奇,就连天晟帝也兴致盎然地问道:慕卿,这难道就是你送给太后的贺寿图?

是,陛下。

不是在纸上,而是在木头上作画吗?

慕书玉笑道:陛下和太后一观便知,请容臣为陛下太后掀开这红布。

天晟帝颔首应允。

慕书玉拉住红布的一角用力一车,唰的一声,红布飘落殿上,而下面的贺礼也终于显露出模样。

这是一个类似于屏风般的木质摆件,却不像屏风那样可以折叠。

这摆件有上下左右连起来的框架。

而在框架里面则是一根一根镶嵌整齐的木棍,木棍并不是圆形,是四方四面,并且可以转动起来,上下连接处镶着小木轴。

如今展示给天晟帝和太后方向的一面上画着一幅石开松鹤图。

鹤寿、贺寿,代表着松龄鹤寿,福寿延年。

松柏之下有青石,而在青石之上则有两只松鹤在翩飞起舞,黑白之间轻灵不已,既仙又雅,松柏和仙鹤又是一静一动般,画面协调又很有寓意。

青石旁还盛开着花卉,在翠绿和黑白旁增添一抹鲜艳色彩,吸人眼球。

慕书玉指向这幅松鹤图,道:仙鹤长命并高洁清雅,松经冬不凋,则长青不朽,臣在这里祝愿太后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有千年之寿。

吉祥话说话,画作却还没有展示完。

在天晟帝和太后等人的注视下,慕书玉伸手拨动框架里的木棍,木棍共有四面,这一面尽皆转过去,换了一面,竟又是一幅新画作。

此为《寿桃图》,满枝寿桃压弯树干,枝头还站着两只喜鹊。

仙桃贺寿,富贵长春,赠桃就是赠寿的意思。

慕书玉又说了一句吉祥话,祝太后幸福常伴、万事如意,皤桃捧日三千岁。

第三幅画作则为绶带鸟的图画。

绶带鸟虽然体型娇小,却非常漂亮。

尤其是雄性,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有着两条长长的中央尾羽,就像是绶带一样。

而绶与寿谐音,因此,绶带鸟又被称为寿带鸟,有着长寿吉祥的寓意。

画作中,象征吉祥的鸟儿成双成对,仿佛在花丛中蹦跳着,而这花皆是富贵牡丹,鲜艳夺目、雍容华贵。

这一幅画正是富贵双寿的意思。

慕书玉:下官以这一幅画祝愿太后富贵安康,幸福长伴。

木棍再一次转动,这回是第四幅画作,也是最后一幅,寿星公祝寿图。

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福禄寿三星之一,长头大耳短身躯,一老翁模样,蓄着长须,一手持杖,杖上挂着葫芦,一手则捧着灵芝,仙桃,整体用墨清新润泽,线条流畅。

因为是为太后贺寿,所以,这四幅画作皆是偏写意风,兼工带写的画法、造型质朴,构图也是生动自然,精巧不已。

最后,下官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太后已是喜笑颜开,身体都略微前倾,目光放在贺礼上,明显可见喜爱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