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64)(1 / 2)
她再次动了动被裴妙珩握住的手腕,这一次,被松开了。
裴妙珩敛了敛眉眼,道:在想,慕大人若不戴着点面具,怕是要被这街上的姑娘们淹没。
恰巧这时,一点桂花的花瓣竟飘落至慕书玉的唇上,仿佛成了点缀,而裴妙珩很自然地伸手抹去,指腹擦过唇瓣,令慕书玉不由自主地瞪大眼睛。
还是戴着点面具吧,慕大人。裴妙珩嗓音低沉,手腕一扣,又将面具为慕书玉戴上了。
不如你我去鹊桥上走一走。
另外一边,卖掉最后一根红绳的男孩儿来到一个等在路旁的青年身边,道:公子,那根红绳已经被你们说的那位公子买走了。
卫萩手里攥着一把从这个男孩儿手里买下的红绳,闻言,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铜板给他,道:行,知道了,去玩儿吧。
卖掉红绳又额外得了钱,男孩儿简直不要太快乐,欢呼一声便跑走了。
卫萩则站在原地不明所以地摸着脑袋。
他看了眼手中一把毫无用处的红绳,叹气道:殿下到底在做什么啊
第99章
不如你我去鹊桥上走一走。
在裴妙珩说出这句话后, 慕书玉稀里糊涂地跟在了他身后,直到迈步踏上桥时,慕书玉才清醒。
等等, 她和殿下两个男人走什么鹊桥?
都怪殿下方才的动作太过顺畅自然, 就那样
慕书玉不禁伸手摸了摸唇瓣,上面仿佛还残留着一抹温热触感,正常人会摸另外一个男人的嘴唇吗?
应该不会吧。
所以, 殿下又为什么要
慕书玉抬起头望了眼裴妙珩的背影, 开口:殿下,书玉的两个妹妹还在另外一处等我,殿下若没有什么旁的事情, 书玉就先回去了。
裴妙珩回头:不急于一时, 你买下红绳, 难道不是想走一走鹊桥,将红绳系于桥上吗?
说罢, 他瞥了眼依旧被慕书玉攥在手心里的绳子。
她就是看剩下最后一根,随便买下的, 不过她之前确实也想将这根红绳系在鹊桥上, 不然也不会往这边走来。
见慕书玉仍犹犹豫豫地站在原地,裴妙珩伸出手:要我拉着你么, 慕大人。
不用了, 殿下。慕书玉立即道。
裴妙珩这才轻轻一笑, 转身继续往前。
两个男人一同走上鹊桥, 其中一人手里还攥着一根红绳, 这情形不由得引来不少旁人的目光, 隐晦的打量或者指指点点。
裴妙珩一副毫不在意的姿态, 慕书玉也心宽, 反正都戴着面具呢。
既然已经在桥上,慕书玉两边看了看,找一处地方就要系上红绳。
其他姑娘家系绳子的花样有百种之多,她就会打个结,正打算随意系上就松手,裴妙珩却又握住了她的一只手腕。
鹊桥系红结不是这样,我教你。
两人站姿一前一后,裴妙珩的身形完全笼罩着她,这会儿显出两人体格的差异,宽阔的胸膛贴上后背,胳膊与胳膊交叠,手指与手指挨碰
就着这个姿势,慕书玉和裴妙珩一起系出了好看的红结,随即,两双手松开,红结垂落至桥上,彰显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慕书玉也终于得以后退两步,脱离开裴妙珩似有似无环抱的范围。
殿下,时间不早了,若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书玉便先告辞。慕书玉以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道。
无人知晓,她心跳有些快。
裴妙珩:慕大人,慢走。
待慕书玉的背影逐渐远去,隐没人群,裴妙珩收回视线,转头看起方才一起系上的红结。
鹊桥相会
寓意好是好,可最终,牛郎织女还是要分开,相聚只短短一瞬罢了。
而这些红结也会在七夕过后被取下,他一向不会将希望寄托于此。
裴妙珩又把属于两人的红结摘取下来,有些东西,他必要牢牢攥在手中,人也是一样。
报纸顺利在宜都以及定州发行传遍,九月初,各地院试开始,天晟帝命翰林院侍讲学士祝清希前往钦州担任主考官。
钦州,是祝清希的故乡。
不过在他为官后,因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便举家都搬来京城了。
地震预防小册印刷出来,一部分被运往钦州,对外的理由是趁着报纸正发行这部分内容,多卖出几本。
京城里自然也有,今日慕书玉就带来一部分地震预防小册,打算送给崔先生、关笙他们。
在路上,她偶然遇见了祝清希。
天禄阁距离翰林院不算远,翰林院的官员又时常来天禄阁找书看,是以,慕书玉经常会与祝清希碰见。
不过两人未怎么说过话,就算开口,也是互相客气两句,相比起祝清希的欲言又止,面带踌躇和迟疑,慕书玉的表情就正常多了。
但想一想祝清希竟然要去钦州担任主考官,怕是今日就要启程,慕书玉的脚步便不禁顿了顿。
原书剧情里可没有提到祝清希到底会不会死于钦州地动。
祝大人。慕书玉站住道。
祝清希也停下:慕大人,有事?
慕书玉一副明显有话要说的样子,放在平时,他也不会主动与自己交谈。
慕书玉:祝大人要去钦州担任主考官,什么时候回来?
大概也要十月吧。算是路程的话。
哦,是这样,我听说钦州的特产很是有名,便想拜托祝大人回来时帮我带一份。慕书玉笑道。
原来是这点小事,祝清希点头答应下来:一定,慕大人。
慕书玉:实在感谢,祝大人,不过下官也不能让祝大人白做工,这一本地震预防小册就送给祝大人吧,望不要嫌礼物简陋。
怎会。祝清希接过慕书玉递来的小册,犹豫一会儿问道:慕大人听说,你的母亲自青州县回到了安定伯府?
慕书玉要迈开脚步的动作一停:是,不过此事应与祝大人无关。
既是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多问。
听出慕书玉话外的意思,祝清希不免苦笑,待慕书玉离开后,他便也走了。
九月中秋月团圆,慕书玉亲自做了些月饼留着吃。
有一种月饼是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这种是以果仁为馅料的酥皮月饼,类似于五仁月饼。
当然,五仁月饼慕书玉也做了,除此之外,枣泥、莲蓉、蛋黄月饼皆有。
在南边等地,还有一种桃肉馅的月饼,江南那五年里,慕书玉有次尝到过,觉得还不错,今年中秋便也准备出来。
她一个人自是做不完的,便找来慕书垣兄妹三人,四个人在厨房里一通折腾。
期间,慕荷带着妹妹慕莲过来,也加入帮忙。
和亲一事结束后,慕荷像是卸去什么重担般,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脸上真切的笑容也多了。
孙氏倒没有对她太过苛责,毕竟明面上还有维持着贤惠的名声,不过最近慕荷要议亲了。
大伯母属意哪一家?慕书玉一边包月饼一边问道。
慕荷羞涩回答:是、是鸿胪寺卿何大人家里的公子,何钧。
鸿胪寺卿何大人?
慕书玉手一顿,那不就是何灵婵的父亲么。
何钧与何灵婵应是姑侄关系,乃鸿胪寺卿的孙儿。
京城这地方真是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竟这般间接的扯上关系了。
慕书玉面上不动声色,道:何钧这人我听闻品行不错,但到底只是听闻,没有见过,找机会我帮你探一探。
对了,你认识何钧吗?
慕书玉看向慕书垣。
慕书垣撇嘴:不认识,何钧属于那一帮子文人,我不屑与之为伍。
这话一出口,慕书玉挑眉,慕书谦扔掉手中包坏了的月饼抬头,慕姝芸看着二哥的表情一言难尽。
慕荷也顾不得害羞,欲言又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