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67)(1 / 2)

加入书签

她还很想再见识一下大海的波澜壮阔。

新的粮食出现,还是如此大的产量,裴妙珩便计划将此内容添加到实时报纸上。

商队头领带回来的土豆种子最多,陛下的意思是可先分出来一部分优先钦州的百姓们培育种植,这样一来既可缓解百姓们的忧虑,日子有了奔头,还可令钦州加快恢复。

殿下在钦州做得很好。尹望赞道:下官所见之处,百姓不缺希望和生机,想必过不了多久,陛下就可以返回京城,受陛下嘉奖了。

裴妙珩却摇头道:不,尚有一事没有完成。

尹望闻言不禁面露疑惑。

追!绝对不能让他们跑了!

这边,走。

钦州连日来干燥的天气在今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也来得及时,最起码遮盖住了裴妙珩与慕书玉两人逃脱的踪迹。

而这伙蒙面的黑衣服则往相反的方向寻去了。

尹望、尹煜之等人来到钦州前,慕书玉终于等到了何灵婵上门。

祝清希仍然不知所踪,可调查的人却发现祝清希的失踪有异常。

在余震来临之前,祝清希带着下人去救助百姓,祝清希失踪,这些下人却也不见踪影,总不能一个都死了吧。

但事实就是如此,与祝清希相关的人员都不见了,或者说是借着钦州地动被清理了。

那么是谁在背后搞这些动作,又为什么要害祝清希?

何灵婵见到慕书玉,便道:这个秘密在我心中藏了多年,如今我说出来,但我要你发誓一定要找到我夫君。

不管是人还是尸体。

慕书玉:我可以发誓。

何灵婵:韩璋我曾在京城听见他与人谈话,他曾经是相邑的官员

你说什么?慕书玉眉心一跳:韩璋曾在相邑为官?

这件事情她为什么不知道。

事关姚家,慕书玉来到京城后就调查过当年相邑水灾的情况,可没有发现韩璋在相邑为官的记录。

何灵婵:因为韩璋那时候在相邑只不过是个小官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我当年不小心偷听到他与人密谈,心里实在害怕,便想躲得远远的。

韩璋耳边至脖颈的胎记太过明显,是以我记到现在,但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韩璋和谁密谈,密谈什么?慕书玉问。

我当时太过害怕,听见的内容断断续续,只知道可能相邑水灾后有人贪污受贿什么,你的外祖父就是如此被人陷害。何灵婵看了慕书玉一眼。

见慕书玉脸上没有流露出什么神情,她继续道:当年你的外祖父也就是姚大人以死明志,虽说牵连出一众官员,可韩璋并不在此列。

但是我确信,他与当年那个案子脱不开干系,只不过逃脱了,如今更是离开相邑,来了钦州为官。

除此之外,韩璋与那人还提到了泰平偏远之类的话

慕书玉这回则是睁了睁眼睛,泰平!

原书剧情里,端亲王实则有谋反之心,泰平铁矿,并未上报朝堂,而是私底下拥兵自重,私自开采铁矿铸造兵器。

这是原书中的一个明线剧情。

姚家被牵连的相邑水灾在原书里根本就没有描写。

慕书玉本以为是自己的到来引得剧情一开始就发生了改变,但其实

慕书玉头脑飞快的转动,但其实很有可能泰平铁矿在原书剧情里是明线,相邑水灾为暗线伏笔。

而在现实,她与姚家密不可分,相邑水灾竟成了明面上的线索,实则两个地方有关联,端亲王在用相邑水灾转移泰平发现铁矿的注意力,这两者发生的时间相同!

韩璋绝对是关键人物,钦州与泰平相距可不远。

慕书玉:与韩璋密谈之人可是端亲王?

何灵婵一愣:你怎么知道

那祝清希又是怎么回事?

何灵婵脸色变得复杂:我以此来逼迫他与我成婚,但婚后,我反悔了,没有告诉他。

直到最近,我才

何灵婵恨祝清希心里有姚芷娴,恨他想为姚芷娴查明当年之事。

于是就算痛苦,何灵婵也要将祝清希给绑在身边。

但这么多年,祝清希一直对她不为所动,何灵婵终于累了,在姚芷娴回京后,他们吵了一架,何灵婵动了和离的念头,便不再藏着当年的秘密。

说出口后,祝清希却被陛下派来钦州担任主考官,谁知,一去就遇上了钦州地动。

我亲自来钦州找他,是不想自己留有遗憾,若他无事,回京后我便与他和离。

慕书玉: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但眼下,我要你帮忙。

第104章

慕书玉要何灵婵引蛇出洞,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顺利抓到韩璋等官员的把柄。

但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他们万没有想到韩璋居然如此胆大包天,不仅仅要杀死何灵婵, 还要对裴妙珩下手。

这其中, 应该有他背后的人示意。

淋着雨躲避追杀,上演一场古代版惊魂之旅,慕书玉和裴妙珩两人躲进山洞后, 她才半松了口气。

紧接着, 就是脚腕的疼痛涌来,不容忽视,方才跑的时候脚扭到了。

尽管慕书玉没有开口说话, 但脸上的表情多少显露出一二。

裴妙珩扶着她坐在山洞里凸起的石块上, 道:鞋子脱掉, 我看看。

慕书玉睁了睁眼:不了,殿下, 就是扭伤而已,等回去

裴妙珩干脆蹲下亲自为她脱掉靴子, 吓得慕书玉急忙阻止, 一手按在了裴妙珩的胳膊上。

裴妙珩却像是早有准备般,反过来握住她的手, 抬眼:扭伤也会很严重, 小心脱臼, 我不想瞧见大盛朝最年轻的状元郎之后要一瘸一拐的走路。

慕书玉抿了抿唇, 手上的力道送了些。

裴妙珩便也放手, 为她脱掉靴子检查, 好在扭伤并不严重, 只不过之后不能再剧烈运动了。

再次为慕书玉穿好靴子, 裴妙珩道:外面的雨不小,山洞湿冷,但却有不少干草,一会儿我生火,你把衣服脱下来烤一烤。

慕书玉顿了顿,点头。

脱外袍又不是脱掉里衣,现在都已经十月份了,她穿的衣服不算少。

不一会儿,火光在山洞里升起。

慕书玉问:殿下,这里有光的话会不会引来那些杀手?

裴妙珩拨着火堆:不会,他们往相反的方向追寻,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把衣服脱掉吧,搭在这里烤一下。

嗯。

外袍脱下烤火,慕书玉也疲惫地倚靠在山壁上休息,一路奔波,再加上脚腕扭伤,她已经很累了。

似乎闪烁的火光带给人温暖和安全的感觉,渐渐地,慕书玉闭上了眼睛。

意识若有若无时,她感觉到有人走到身旁,伸手探向她的额头,随即有声音含着担忧响起:琳琅,你发烧了。

慕书玉不晓得自己有没有应声。

她的思维仿佛沉浸在了一片黑暗混沌当中,只想就这样睡过去。

眼前的人双手环抱于胸前,眉心微蹙,脸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一副极为不舒服的模样。

裴妙珩靠近,手背覆盖在慕书玉的额头上,果不其然,发热了。

估计是因为淋了雨再加上脚扭伤的缘故,虽然生了火,可山洞到底湿冷,寒气自外面传来,这样自是抵抗不住。

琳琅裴妙珩微不可闻地念出这个一直以来在心底的名字,手背刚要抽离,眼前的人却像是循着温度般,侧头挨上他的掌心,并且眷念地蹭了蹭。

裴妙珩的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弧度。

他保持这个姿势靠近,坐在了慕书玉的旁边,下一刻,身侧的人便紧挨过来,双手也环抱住他的腰身。

裴妙珩叹息一声,嗓音低低道:你还真是不知道危险。

然而昏睡过去的人的确一无所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