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2 / 2)
桑母十分赞同。
桑隆问起荣国府是否来人送信,或者接黛玉回去,见桑母摇了摇头,桑隆便道:“周家的消息都送到了,荣国府倒没影儿?就算冰天雪地不好来接,好歹打发人送个信儿来叫玉儿知道,先预备小定时的针线才是。”
提起此事,桑母不免有几分烦恼,道:“正是呢,若是现在叫玉儿做针线,偏荣国府没来说,咱们不好越俎代庖,若不叫她做,等进了正月是动不得针线的。虽然咱们这样人家不在意女工好坏,可是出自玉儿之手的活计出现在文定之礼上,婆婆见了何等体面。”
桑隆沉吟半晌,断然道:“那就由你我做主,先叫玉儿把文定之礼时的针线做好。”
桑母想了想,点头同意了,道:“也好。”又笑道:“明儿把鸿哥儿的尺寸送过来,荷包还罢了,那一套衣裳得按着他的尺寸才好。”
桑隆回去后,果然打发人把周鸿的尺寸送了过来。
桑母拿给黛玉,黛玉又是一阵难为情,但是等桑母离开后,黛玉不免拿出料子来做。
第四十三章 花朝节返京行文定
黛玉做针线时,雪雁在旁边,拿着写有周鸿尺寸字样的笺子看,却见笺子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禁赞道:“这字想来是姑爷写的?果然好。”
黛玉低头穿针引线,不答话。
雪雁见状嘻嘻一笑,复又将笺子放在黛玉跟前,看得出周鸿不仅仅是武将,更是满腹才华,在书法上下过苦功,也是,毕竟是书香门第出身,非寻常粗鄙将士。
黛玉从前以为周鸿少年从军,想来是厌恶读书,不曾想他并没有放弃,字写得和闺阁柔弱妩媚字体迥然不同,更不似宝玉的蝇头小楷文雅秀气,仿佛天生带着几分阳刚之气,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今听雪雁一说,不觉有些害羞,只顾着做活。
她平常虽只绣些小物件,或是荷包,或是香囊,或是手帕,但并非不会裁剪,小定时送给夫家的衣裳,皆由她亲手裁剪,一针一线缝制出来。
腊月初十,黛玉方把荷包衣裳等物做好。
屋外寒风凛冽,吹得窗外一盆腊梅映在窗上摇曳生姿,屋里却是烧着大炕,暖意融融。
黛玉坐在炕桌边,跟前放着针线筐,底下铺着虎皮,身上披着一件大红缂丝八团天马皮的大氅,裹得严严实实,唯有领口的白狐风毛儿衬得她光彩夺人,脸上被火气熏得红若胭脂,咬断衣服上最后一根线头,她端详了一番,递给雪雁说道:“你瞧瞧做得成不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