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1 / 2)
沈夫人和一干女眷多是去拜见过黛玉,互相都认得,好容易方厮见过。
进园子里游赏一番,又遇到几个本地豪商乡绅的眷属,见到沈夫人等,忙都过来请安问好,黛玉微笑点头,并没有拿着款儿置之不理。
麒哥儿已经两岁了,精神抖擞地满处乱跑,雪雁跟在后面看着,又吩咐小兰和翠柳两个跟着,黛玉笑道:“这里花多,枝叶也多,看着麒哥儿,仔细划破了脸,一会子哭起来。”
一语未了,却见他从花丛里钻出来,举着一枝开得正好的鲜花。
众人今日赏花,都带了男女孩子过来,正在旁边嬉戏,围着丫鬟奶妈看着,见到麒哥儿跑过来,众人顿觉莞尔,原来麒哥儿从花间出来,不妨风吹枝头,落花坠地,倒落了他满头满脸,扎的小辫儿上沾了几片鲜艳的花瓣。
麒哥儿跑到黛玉和雪雁跟前,左右看了看,似乎有些左右为难,过了半日,方下定决心,将花举到黛玉跟前,仰脸道:“伯母,戴花!”
雪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她待麒哥儿素来严厉,不如黛玉疼他,他一年里又有三个月跟在黛玉身边,因此和黛玉十分亲热,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见到他得了花儿左右为难之下给了黛玉,心里难免有些泛酸,道:“真是白疼他了。”
黛玉却是抿嘴一笑,弯腰抱起麒哥儿,道:“麒哥儿想着我,可见我没白疼他。”
麒哥儿笨手笨脚地将花插在黛玉鬓边,花没簪好,倒弄乱了黛玉的头发,雪雁见状,忙走上前去拿下头上的绿檀木梳,替黛玉抿了抿头发,用手拢好,重新将花插在鬓边,鲜花映着黛玉的脸庞,十分好看。
沈夫人看罢,笑赞了一回,道:“麒哥儿生得这样好,林夫人什么时候也把哥儿带出来。”
黛玉道:“麒哥儿从小长得壮实,瞧着,我抱着他都觉得坠手,我们家那个年纪太小了些,再过几个月带他出来罢,眼下还是在家里的好。”
麒哥儿听到黛玉赞他,立时伸手搂着黛玉的脖颈。
雪雁在一旁道:“奶奶快将他给我抱着,他沉得很,别累得奶奶胳膊酸。”
黛玉并没有将麒哥儿给她,抱着麒哥儿走了一阵,忽然一眼看到一群男女孩子在那里顽耍,也有认得的,是沈夫人的大孙子,麒哥儿挣扎着下来,连跑带跳,凑了过去。
众人都坐在花间石凳上歇息,说起西海的景致。
因这边是边境要塞,又是通商港口,和别处不同,武官多而文官极少,她们这些女眷中鲜少是书香门第的世家出身,便是沈夫人的娘家也是武将,因此说起话来,都十分羡慕黛玉,黛玉虽是文人之后,但并没有书香世家迂腐之气,很多书香门第的女眷都不屑于武将家眷来往,旁人见黛玉和气,有多年不曾回京的,问起京城之事,黛玉拣了些没要紧的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