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藏娇(重生)全文(2)(1 / 2)
江晨曦猛地翻身坐起,捂着心口直喘气,室内留着一盏夜灯,映雪和兰英睡在外间塌上,她没有惊动她们,掀被下床,慢吞吞落座到梳妆镜前。
铜镜里的她容貌完整。
那日后来,她被强行扣上一顶冲撞太子侧妃大不敬的污名,被卢柳找人强行毁容。
树倒猢狲散,没了太后替她撑腰,伯母们埋怨她败坏了江家的名声,甚至旁支庶出的子女婚事都无人问津,过了二十才许配对象,有婚约的也被退了婚,甚至连累江如海被罢官。
世道炎凉,世人惯会捧高踩低,因无药治脸,她感染炎症去世,临死前,她恨自己一场付出喂了狗,并发誓若有机会重头再来,一定剜了那对狗男女的眼!
得老天爷眷顾,她一朝重生,回到被休弃的前半载。
如今,时间充裕,那些还未发生的糟心事还有可操控的余地。
外祖母与太后是儿时手帕交,外祖母去世前拉着她的手,告诉她万不得已之际可以找太后帮忙,太后曾欠外祖母一个人情。
她今日斗胆请太后做主,允她与太子合离,若不是皇上横插一杠,她或许早已得太后应允。
想到此,江晨曦不免愤愤不平。
倒霉。
作者有话说:
萧询:晦气。
江晨曦:倒霉。
第3章 试探
翌日,江晨曦早起,心里存着事,又做了一夜噩梦,被人划破脸的那一幕反复凌迟她,以至于精神不济。
一想到昨日浴池苑光景,江晨曦忍不住心底发寒,虽一夜相安无事,但事情总归发生了,她无法装作坦然。
昨日傍晚,她特地安排映雪去告假,倘若圣上还在,她正好能避开,以免再次冲撞圣颜。
只是忠勇侯老夫人昨夜留宿在竹园,若是错过今日一见,也不知何时再有此机会。
一时间,她犯了难。
卯时三刻,萧询踏入梅园,前来陪太后用早膳。
萧询没带内伺,太后院里伺候膳食的人例行试吃,又用银针试了一番。
待惯例流程走完,太后亲自盛了一碗鱼片粥递到萧询面前,皇帝昨日突然跑到哀家这里,莫不是有什么要事?
蟠桃珐琅彩盖碗里装着满满一碗,鱼片晶莹剔透,细碎的香葱茱萸点缀其中,好似鱼戏莲叶间,伴随阵阵香味窜入鼻间,令人食欲大增。
萧询拿起勺子用膳,最近前朝无大事,儿特来陪您二日。
太后微微一笑,眼里含着戏谑,哦,哀家还以为皇帝烦了后宫的妃子们,故意跑这躲懒来了。
听着太后的揶揄,萧询不为所动,继续喝粥。
太后见状,没好气地摇了摇头,自打一年前萧询从西北边关回来,心思越发深不可测,等闲叫人摸不透他所思所想。
先前在宫里,后宫那群妃嫔时不时跑到她的殿里诉苦,含沙射影皇帝冷落她们。
太后也曾帮忙劝过,奈何自己这个儿子油盐不进,两耳不闻后宫事,一心只扑在朝政上。
按理说,皇帝勤勉,实乃大周百姓之福,只是未免太过勤勉。
太后隐隐发愁之际,常嬷嬷端着一托盘从外间进来,她瞧见萧询在,疾步上前,老奴叩见皇上,皇上万福。
萧询抬手示意常嬷嬷起身,嬷嬷免礼。
常嬷嬷谢过萧询,而后走到太后身边,娘娘,太子妃托人给您送来她绣的帕子,说是昨日瞧见您手里的帕子抽丝了,特地叮嘱老奴务必给您换上。
太后闻言一笑,惊喜地接过来,这丫头不好好休息,熬夜给哀家绣手帕,回头等她好了,哀家得念叨她,年纪轻轻要好好爱护眼睛,可别熬夜。
说完又话头一转,瞥向萧询,要不是曦儿那丫头有点咳嗽,到可以让她过来泡壶茶,那孩子泡茶的手艺没话说,皇帝还没尝过吧?
萧询动作一顿,不动声色地瞧着太后,太后言笑晏晏,倒不像故意来探他口风。
也是,虽说他半年不入后宫,仔细想想,她老人家也不至于拿儿媳来试探他,再者,太后貌似还挺宠江家那丫头。
罢了,昨日一事,姑且算作意外。
萧询不回应,太后也不恼,自己的儿子什么德性,她自己门清。
一碗粥刚喝完,还未来得及闲话家常,内伺头子姜德一寻了过来,一见面就哭天抢地,唉哟,皇上,老奴总算找到您了,您还是回宫吧,贵妃娘娘她
萧询眼皮子也不眨,任凭姜德一抹泪哭诉。
显然习以为常。
太后不耐烦听姜德一唠叨后宫争风吃醋那些事,脸色一摆,撵他们离开。
萧询向太后告辞,领着姜德一出了梅园。
四下无人,萧询一挥右手,隐身在周围的李卫猛地窜了出来。
姜德一被神出鬼没的李卫吓了一跳,呵小李子!你下次再跳出来,记得跳咱家左边
李卫没搭理啰嗦聒噪的姜德一,朝萧询叩首,皇上。
萧询招手示意李卫靠近些,李卫凑过去,萧询压低嗓音问了他几句,李卫恭敬回答。
姜德一眼珠转个不停,奈何听不见,他也不敢上前打听,忍着好奇,老实在边上候着。
待萧询吩咐完任务,李卫神出鬼没消失后,姜德一才厚脸皮追上去,皇上,您下次出宫还是带着老奴吧,没人在您身边伺候,老奴不放心
姜德一,你若再敢废话,朕就罚你禁言一刻钟。萧询一句话砸下,姜德一立马闭嘴,一脸委屈地跟在萧询身后。
梅园里,常嬷嬷把过了温水的手帕递给太后,主子,皇上对您孝心可鉴,南边来的两大筐樱桃都先紧着您跳。
太后冷笑,接过帕子擦拭嘴角,你别为他说好话,我自个肚子出来的,我岂不知他是什么性子?他呀,被后宫里那群女人搞烦了,跑我这躲清静,回头利用完又把我扔一边,不孝子!
常嬷嬷笑而不语。
主子随口一说,下人听听就行,不需要与之辩驳。
皇上日理万机,每天处理政务,乃是我们大周黎明百姓的福气。
这话到不假,就是皇帝子嗣太少,还是多开枝散叶的好。
萧询子嗣稀少,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太子萧承翊是已故皇后所生,长公主萧承妤是已故容妃所生,萧承翊娶了礼部侍郎江家幼女,萧承妤则择了去岁状元郎入赘,驸马去岁外放南疆,长公主夫唱妇随,羡煞平京一众未婚贵女,可谓外人眼里的神仙眷侣。
去岁每逢母子二人论及子嗣话题,常常不欢而散。后来太后干脆眼不见为净,跑来山庄礼佛,心境开阔不少,也不再提及此事,母子关系又亲近了。
萧询走后不久,东宫那边的消息传了回来。
回话的人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一直没合房,平日里太子殿下公务繁忙,回府邸也不住在一起,俩人甚少见面。
太后眉心微蹙,常嬷嬷打发人离开。
李太医昨晚替太子妃问诊,私下也对老奴透露了一点,恰巧对上。
太后拍了拍桌面,当初定下这门婚事,我心里其实不乐意,倒不是觉得曦儿配不上承翊,当年承翊看上卢侍郎家的庶女,被皇后棒打鸳鸯,紧接着就把曦儿赐给承翊,皇后临终遗言,我能跟死人争吗?!
虽说守孝三年,但那是明面上对外,私底下关起门来,旁人能耐他们如何?!
养一只狗,三年都养出感情来了,何况曦儿贤良淑德,外貌也不俗,太子当真冷心冷情!
太后甚少动怒,常嬷嬷连忙安抚宽慰,主子,奴婢知道您心疼太子妃,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不如趁着他们没圆房,让太子殿下出一份和离书,您再择一良人赐婚给太子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