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藏娇(重生)全文(48)(1 / 2)

加入书签

但愿吧。

张贵妃心里不舒坦,萧询先是斥责了温贵嫔,后又点了孟才人,叫人摸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宝慈殿里。

齐昭阳去了西配殿休息,寝殿里,宫人捧着一盆热水,常嬷嬷沾湿了帕子,在替太后热敷腿部。

太后靠在床榻上,今晚走了不少路,两腿泛酸,温贵嫔也是个无脑的,怪不得一直进不了位份。

常嬷嬷接过热水,示意宫人退下,主子,这也不能全怨温贵嫔,贵妃拿她当枪使,她想要出头,只能听从。

后宫妃嫔争宠招数几十年不变,各宫妃嫔一唱一和,烦人得紧,太后早就看腻了这些小伎俩。

难怪皇帝要遣散后宫,这一屋子的,没一个省心的。

常嬷嬷拿起冷掉的帕子,放进热水里再过一遍,主子您这是同意了?

太后右手撑着额头,忧心忡忡,那怎么可能呢,哀家不想被大臣们唠叨,不过皇帝当真不顾哀家的面子,强行遣散后宫,哀家也拿他没辙,儿大不由娘啊。

常嬷嬷识趣地没发表意见,尽职地继续替太后热敷。

含元殿。

兰英拨亮了烛火,小心翼翼地扫向拨打算盘的江晨曦,见江晨曦一丁点都不在意、紧张,兰英大为不解。

皇上与小姐如胶似漆,怎么转头就临幸孟才人了呢,早知如此,她们小姐当初还不如留在青州呢。

兰英心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半晌,兰英憋不住好奇,她走过去,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废纸。

小姐,天色不早了,您要不早些歇息

江晨曦抬头,左右转了转发酸的脖颈,偏头看了一眼沙漏,都快接近子时了,原来这么晚了。

她咕哝道:皇上怎么还不来?难不成真的被孟才人勾住了?

江晨曦又不蠢,萧询突然翻牌子,无非是张贵妃在背后上眼药,就冲萧询对她的态度与黏糊劲,怎会轻易移情别恋。

兰英瞪大双眼,不知其意。

下一瞬,书架后转来嗡嗡转动之声,萧询衣着整齐地从暗道里走了出来。

书架不隔音,他适才听到了她的抱怨,曦儿说谁呢?

兰英吓了一跳,忙不迭扑通跪地行礼,压低嗓音道:奴婢叩见皇上。

敢情皇上临幸孟才人是假的,怪不得她家主子一点儿都不着急。

嗯,退下吧。

萧询一挥手,打发兰英离开。

兰英疾步退了出去,并替二人关上了房门,她候在门外,抬头环顾四周,果然瞧见屋檐上无声蹲着的李一。

李一朝兰英露齿一笑,兰英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转过身去,不搭理他。

李一摸了摸后脑勺,想不通哪里得罪了兰英,见兰英不搭理自己,他索性不想了,再次隐身起来。

屋内,萧询不疾不徐走向书桌后的江晨曦,抽出她手里的算盘,夜深了,朕陪你就寝去。

江晨曦起身,伸了一个懒腰,随后笑着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他,他换了一身雅青色的便袍,奇楠沉香的味道减半,多了清香的皂角味。

皇上沐浴过了?

萧询轻轻一拉,便把她扯入怀里,怕她吃醋,赶紧解释,朕没碰孟才人,只与她做了一笔交易,她现下在抄写佛经呢,待时机成熟,朕会放她出宫。

之后主动提起张贵妃找他一事,无非是提醒他别忘了后宫一众姐妹,雨露均沾的老生常谈。

又抄写佛经。

江晨曦噗呲一笑,也不追问萧询与孟才人做了什么交易,总归萧询能处理好此事,无需她操心。

不出意外,孟美人会替她暂时转移后宫众人的视线。

江晨曦看账簿累了,她懒得走,猛地一跳,萧询与她心有灵犀,二话不说接住她,抱着她绕过屏风,走向床榻。

厚重的床帘缓缓垂落下来,接着便是二人的外衫被抛了出来。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过了许久,一只藕节般的玉手掀起床帘,美人儿探出头来,微微喘气。

迅速聚拢而来的凉意驱散了一身燥热,江晨曦额头上溢满了汗珠,美眸泛着雾气,唇红齿白。

朕的娇娇哪里跑

身后贴过来一副温热的胸膛,萧询凑近她的耳畔,一边吻她的耳垂,一边到处点火。

曦曦,朕甚是心悦于你,你千万不能负了朕,否则上天入地,朕便追随你而去。

萧询的情话信手拈来,江晨曦双眸迷离,听得耳朵发痒,悬在床沿的双手被萧询从背后握住,被迫与他十指相扣。

她整个人都被他拢在怀里,被他细心呵护。

她贪念他的怀抱,也贪念他给予的强有力的支撑,他能替她遮风挡雨,让她不受欺凌。

她偏头,喊了一声皇上,萧询吻住她微张的唇瓣,继续唇齿相依。

半炷香后,萧询拉了拉床头铃铛,兰英和夏菊悄无声息送来两大桶热水,又轻手轻脚地关门离开。

萧询抱着江晨曦下榻,斗篷盖在她身上,一步一个脚印,抱着她慢悠悠去了沐浴的内间。

期间,他还故意颠了一下她,惹得江晨曦一口咬住他的肩胛,不让自己泄出一丝声音,待被放到浴桶里,她早已精疲力竭。

再回到床榻上时,江晨曦困得上下眼皮子打架,罪魁祸首没事人似的又贴向了她,还扯掉她身上岌岌可危的小衣,声称一直束缚不好。

江晨曦掀了掀眼皮,扫了一眼,之前没太注意,似乎丰腴了一些。

她羞红了脸,怪不得他爱不释手,忙挪开他的手,嘀咕了一句,老不正经。

嫌朕老?!萧询气笑了,右手重新覆了上去,刚才谁在朕怀里哭着求饶的?

江晨曦生怕再被他折腾一次,忙柔声撒娇,皇上,曦儿错了,曦儿困了,明日还要去陪太后与安王妃,若是起迟了,多不好。

朕的娇娇,朕得让你铭记在心,说错话的下场。

萧询不吃她这一套,身体力行地示范,何谓宝刀不老。

含元殿被翻红浪,麓山脚下,萧朔驱马奔驰出了陵园,马不停歇,疾驰半个时辰左右,毗邻麓山山头的茶园若隐若现。

萧朔一行三人沿着曲曲折折的山道蜿蜒上山,须臾,三人在一座灯火通明的院门前停下。

其中一人把三匹马拴到远处的大树上,另一人走到门口敲门。

帮帮三声响,片刻,院里响起脚步声。

里面的人问了一句话,某地的地方话,敲门的人也回了一句。

稍迟,柴门被里被人从里打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伯迈出门槛。

老伯探出头来,外貌普通,穿着普通,地地道道的老百姓,只是双眼看到萧朔时,一闪而过精光。

老伯转身,示意快点跟上。

萧朔等人飞速跟上去,跨过门槛,进入内院。

院里立着一上了年纪的老妪,老妪脸色蜡黄,整个人瘦骨嶙峋,眼窝深陷,乍一看,面目可憎。

要不是院内灯火通明,说不定会被当成鬼魅。

老妪向萧朔躬身行礼,嗓音粗嘎,哽咽道:老奴拜见王爷。

萧朔示意对方免礼,免去累赘的寒暄,玉嬷嬷,本王要的东西呢?

眼前的老妪便是萧朔生母身边伺候的嬷嬷,玉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因为一桩冤假错案,她被先帝赏了杖刑三十下,发卖出宫。

萧朔辗转多年才联系上对方,盖因当年那桩冤假错案,他记忆犹新,且涉及到一件至关重要的推论。

老妪颤巍巍起身,东西在厨房里,还请王爷跟随老奴走一趟,劳烦王爷亲自取出来。

亲自取出来,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身边两位侍卫上前拦住,萧朔挥了挥手,玉嬷嬷是本王的奶嬷嬷,她老人家不会害本王。

两位侍卫复又退到一旁。

老妪走在前头带路,萧朔大跨步跟上。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眉目传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