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藏娇(重生)全文(54)(1 / 2)
今日太后那边不让众人过去请安,声称要在佛堂诵经祈福,应是烦了后宫妃嫔的告状,干脆避而不见躲清净。
刘美人把茶盏往案几上一放,温姐姐,妹妹说什么来着的了,曦贵妃身子骨弱,天寒地冻的,定然不会早起,我等就该再晚些时候过来。
其余人不如刘美人敢说,但也在窃窃私语。
温贵嫔抬手捋了捋鬓边碎发,瞥了一眼耐心告罄的刘美人,暗忖刘美人沉不住气,张贵妃派刘美人来打前锋,也不知按的什么心。
孝敬皇后当年定下来的规矩,妹妹想擅作主张打破么。
温贵嫔幽幽的一句话令刘美人变了脸,这要是传出去,她便落下一个大不敬的罪名,轻则掌掴或者杖刑,重则要被褫夺封号,贬为秀女或撵出宫也说不定。
刘美人连忙替自己挽尊,妹妹见识浅薄,让姐姐见笑了。
温贵嫔不无可否地扯了扯嘴角。
一盏茶后,江晨曦款款而来,她不动声色环视一圈,除却张贵妃外,后宫妃嫔该来的都来了。
她心里有数,众人无事不登三宝殿。
江晨曦故意露出包扎好的右手,笑着道歉,让各位姐妹们久等,本宫手伤未愈,疼痛难忍,不免多睡了会。
曦贵妃与太子殿下在东华门前争执的事早就传遍宫里宫外。
昔日相敬如宾的夫妇反目成仇,前太子妃一朝晋升为当朝贵妃,如此殊荣,前无来者。
太子殿下头上戴着的绿帽不可不大。
众人心里不服气,面上也不能呈现出来,能独占皇上盛宠的曦贵妃,她们等闲不能得罪,纷纷表示不碍事,还反过来关心她的伤势。
江晨曦不喜应酬,却不得不演戏附和她们,多谢诸位姐妹的关心,太医叮嘱本宫,需要多休息养伤,右手不能沾水,如此便能痊愈得快。
今早令诸位姐妹久等,本宫心里过意不去,便自作主张赠送各位一副金玉坊刚推出的荷叶珠钗,小小心意,还望各位姐妹莫要嫌弃得好。
话音刚落,夏菊与含元殿伺候的其他宫女捧着托盘鱼贯而入。
江晨曦示意夏菊给众人发下去。
连同曹贵嫔、刘美人在内,她们皆忍不住把目光投向托盘上的珠钗,金玉坊的首饰虽不算顶级,但甚在款式别致新颖,价钱适中,且独一无二。
女子大多爱珠宝华服,后宫妃嫔尤其注重。
托盘上的十几支珠钗造型巧夺天工,且每款都不相同,荷叶包边,镶嵌着十二生肖点缀的石榴石,耀眼夺目。
孟才人拿起其中一支,朝江晨曦盈盈一拜,妾身肖兔,这支兔儿珠钗,妾身便要了,谢贵妃娘娘赏赐。
孟才人带头,其余人纷纷效仿,刘美人与温贵嫔矜持,最后不拿反而不好。
众人原本的怒气早就消散无踪,哪还记得来找茬?
江晨曦笑而不语,她晋升为贵妃,取之不尽的金银珠宝,使唤不完的宫人。钱财乃身外之物,够用就行。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回头十二生肖珠钗畅销,她便适时推出十二花神系列,梅兰竹菊系列,保证赚得盘满。
大长公主府,萧锦仪歪靠在床榻上,面露讥讽,我说那死丫头为何突然敢针对我,原来早就与萧询有了首尾,嚯,从前太子妃跃了辈分与我平起平坐,到如今又被晋升为贵妃,当真是好手段!竟小瞧了她!
卢家那庶女是个没用的,白帮她了,到头来给江晨曦添了嫁妆!
你们萧家人一丘之貉,公媳扒灰,兄妹
阿仪,你骂萧询与他姘头,又扯上本王作甚?萧朔盘腿坐在床尾,帮萧锦仪按摩抽筋的左腿,况且你我是否亲兄妹,你心里有数。
萧锦仪一噎,瞪了一眼与她作对的萧朔,又是一年过去了,朔哥哥打算何时起兵造反?!不会就一直赖在公主府吧。
萧朔闻言一笑,放下萧锦仪的左腿,抬起她的右腿搁到自己的膝盖上,阿仪,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本王单打独斗多没趣,这不,萧询给本王送来了一个现成的合谋人选。
现成的合谋人选?
萧锦仪拧眉,忽而眼睛一亮,你想打太子的主意!
萧朔轻蔑一笑,刮了刮萧锦仪的退腹,老子抢了儿子的女人,萧承翊不生闷气才怪,再过几日,让火烧得更旺一些,本王便找个机会去试探他,届时还需阿仪帮忙从中添一把柴火。
煽风点火是萧锦仪的拿手好戏,上次未能陷害栽赃江晨曦那贱人,这一次定要好好收拾那贱人。
阿仪愿为效劳。
礼部侍郎府,封妃的圣旨传到了江如海手上,小曹氏笑得合不拢嘴,脚下生风,恨不能告知左右邻居及平时往来的世家贵妇。
她的继女鲤鱼跃龙门,成了曦贵妃!
如此一算,她离诰命夫人的路又近了一大步,且江家出了当朝贵妃,她家玉儿将来的夫婿也好找。
哼,玉儿可是贵妃嫡亲妹妹,那王尚书家的庶子给玉儿提鞋都不配!
江如海心事重重,他不如小曹氏眼皮子浅,只想到明面上的好处。
一入宫门深似海,当贵妃不如当公主轻松,公主将来可以不婚嫁,养面首也无人置喙,如今大闺女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走。
书房里,父子俩关起门说话。
晨宴,此行去云州,天高皇帝远,为父不在京中,你妹妹若遇到棘手的事,为父帮不了忙,只能靠你这个长兄尽力斡旋。
江如海语重心长地交代一切,江晨宴的担心不比江如海少,作为兄长,他太过失职,小妹与皇上的事,他竟一丁点蛛丝马迹都未察觉。
父亲且放心,小妹聪慧过人,沉得住气,等闲不与人为敌,我是她大哥,我定会倾力护她周全。
江如海仔细打量江晨宴,一眼即知晓,江晨宴也被蒙在鼓里。
他苦笑,女儿太过懂事也不好,不声不响当了贵妃。
崔太傅府,崔太傅与崔琳琅也在议论江晨曦晋升为贵妃一事。
崔琳琅百思不得其解,她竟一点都未察觉皇上对江晨曦的情谊,平日里江晨曦也只字不提她的感情之事,这俩人未免藏得太深,也不知何时互相看对了眼。
这俩日连续有人登门求见,想要请崔太傅出面,劝皇上收回成命,切不可乱了大周朝纲。
崔琳琅冷眼旁观,待来访的官员走后,她提醒崔太傅,父亲,琳琅只说一句,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江晨曦的为人,崔琳琅信得过,当即圣上勤政爱民,不贪婪也不好色,可谓少见的一代明君,且又正值盛年,他们二人该是日久生情、两情相悦。
崔琳琅不愿崔太傅蹚浑水,平白惹怒皇上。
崔太傅历任三朝元老,智慧远超常人,岂会轻易被人摆布,他笑着抚了抚胡须,为父知道如何做,皇上的家务事,为父不会干预。
新晋曦贵妃与太子当年成婚,崔太傅知晓实情,皇上纳江氏为妃,与扰乱朝纲有何干系,这帮人吃饱了饭,闲着没事做,为了各自的前程去站队张氏一族。
皇上一年未入后宫,无视朝臣的劝说,单此一事,众人想劝皇上收回成命,无疑痴人说梦。
初六上朝,江晨曦被封为曦贵妃一事,果不其然受到朝臣反对。
礼部尚书陈庭率先发难,皇上,臣有一事请奏,恳请皇上收回册封曦贵妃的圣旨,切不可乱了礼义廉耻、世俗纲常!
江如海眼皮一颤,默默垂首无言,这节骨眼上他不能多说一个字,多说多错。
龙椅上的萧询撩起衣摆,慢慢起身,不疾不徐步下台阶,走至陈庭面前,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
陈大人,你堪为礼部官员之首,不妨仔细给朕解释一下,何谓礼义廉耻,何谓世俗纲常?
陈庭顶着萧询凛冽的眼神,目不斜视,一五一十答道:做人要恪守礼仪,遵循律法,且要有廉耻之心,不能违背世间运转的常理。
嗯,那与朕册封曦贵妃又有何干系?萧询轻声一笑,眸光直射陈庭,脸上的嘲讽呼之欲出。
殿内众臣大气也不敢喘,不约而同等着陈庭的解释,有人在翘首以盼,有人在敛眉深思,还有人在徘徊观望。
陈庭是原吏部尚书的门生,老尚书派人送信过来,他自然义无反顾要帮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