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王者[快穿]作者:昔我晚矣(58)(1 / 2)
老六自小是个懂事省心的孩子,难得主动求朕一件事,朕总不好驳了他,爱妃也别太生气了。
成全的法子多的是,老六喜欢了大可以纳进府里,给个侧妃名分宠着。淑贵妃心里是这个想法,却不会蠢得说出来,这皇宫里最不需要的就是逆着皇帝说话的人。
她只微微哀怨地看了建明帝一眼,带着些许嗔意,又没好气地道,民间都说儿大不由娘,可见是没错的。臣妾给他挑的他都不满意,还摆出了各种借口推托,等到了自己喜欢的便不管不顾求了陛下赐婚,这不是胡闹么,传出去也容易惹人笑话。
见淑贵妃柔情似水,建明帝也心底一软,毕竟是给自己生养了两儿一女的贵妃。他只当她是一片爱子之心,怕老六的正妃家世低微,惹人非议,在皇室内也抬不起头。
谁没有少年意气呢,朕也年轻过,可惜朕那是日子艰难,不能这般随心所欲,但朕的儿子们个个都是天之骄子,便是张扬胡闹些,谁敢议论一句,朕定不饶他。
淑贵妃柔声道,陛下当初是韬光养晦,成就大业,皇子们如何能与您比,他们还是孩子,还需要陛下多多教导。
见建明帝的作态,淑贵妃也看明白了,陛下答应老六的赐婚,绝不是一时兴起,想到这淑贵妃心头的怨气顿时消散了许多,更多了身为妃妾的小心谨慎。
朕听说你打算过几日将那姑娘召进宫来见见,这样也好,毕竟是未来的老六媳妇,若有什么不好的,爱妃也多教教她吧。
儿媳人选都定下来了, 这当婆婆的还未见过人,也确实说不过去。
建明帝又道,那姑娘能得老六喜欢,是她的福气。但家世是低了些,朕也不能不顾着老六的体面,就多给些恩典吧。
他只是不想养大了某些势力的权欲野心,朝堂后宫失衡,但绝没有不喜自己儿子的想法,更容不得他人轻视作践了。
淑贵妃笑语嫣然:那臣妾代老六多谢陛下了。
第70章 番外
靖远侯府这边, 得知这一赐婚消息时,也是震惊不已。
如陆渊这样圣眷正浓的重臣,都不曾听到半点风声, 这赐婚来得实在太突然,恐怕都能打断京中不少人家的谋算。
陆渊也同样在揣测着陛下这番指婚所可能暗藏的深意, 可思来想去, 除了陛下可能不打算给六皇子安排太好的婚事这一点之外,也不明白为何会指婚萧家的外甥女。
在这京城,符合陛下标准的闺秀千金多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县令之女, 就丢进去恐怕也找不见,但偏偏是她成了未来的六皇子正妃。
难道还真是六皇子儿女情长,亲自求的陛下赐婚?
陆渊摇了摇头,语气冷静判断道,不管怎么样说, 这门婚事对于萧家总归是件好事,廷恩的官职应该会往上提一提了。
别说只是舅家,在这个时代, 出了一个皇子妃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而且六皇子还不是像五皇子那样的坑货, 自己有才干有圣宠,又有着身为一品贵妃的母妃和偌大勋贵外家。
靖远侯虽因女儿受的苦深恨五皇子,但也知道五皇子落得现在被禁足宫中的下场, 除了他本人又蠢又坏之外, 也是因为亲生母妃早逝,与外家又不亲, 缺少势力保驾护航, 或者有人向陛下求情吹吹枕边风, 不然也能早些放出来。
萧明筠却微微皱眉,俗话道齐大非偶,与皇室结亲是福是祸也说不定。
连侯府这样的门第,都怕卷入皇家夺嫡漩涡之中,四妹的女儿没有雄厚的娘家势力依靠,又不比那些高门贵女手腕过人,只怕当上皇子妃以后应付不了,日子过得不好。稍不留神,可能还会万劫不复。
倒还不如去嫁个普通人过日子。
陆渊握住了妻子的手,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毕竟我们与萧家,颜家俱有姻亲关系。萧家外甥女成为六皇子妃这事,侯府也不好不闻不问。先前那姑娘不还救了嫣儿一命么,这次多备些礼,不要慢待了。
靖远侯府虽一心做忠于皇帝的臣子,但也不是什么孤臣,若是对这事漠不关心,恐怕还会让陛下不喜。
萧明筠点了点头,心头刹那间又回想起,当初大长公主还道六皇子是个不错的良人,想配给嫣儿。没想到如今却是四妹的女儿赐婚给了六皇子。
*
赐婚圣旨一下,萧家很快便被人踏破了门槛,各种恭维贺喜声不绝于耳。
哪怕不少人暗地里羡慕嫉妒这个好运道的小官之女,但风光时,总少不了赶来锦上添花的人。便是各府送来的贺礼也摆满了萧府的院子里。
好在圣旨颁布,颜昭就是司徒昼名正言顺的未来皇子妃了,也无须去迎合接见那些外人,连院子里的丫鬟对她都是小心翼翼,各种奉承谄媚的,颜昭一时间倒不太适应。
那些贵夫人自然想瞧瞧未来的六皇子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让六皇子向陛下亲自求娶为正妃。
但范氏是个谨慎聪明的,哪怕遇到这样的大事,也没有惊喜得忘乎所以。
外甥女身份变化太快,几乎是一步登天。不少名门淑女的礼仪规矩还未学过,若是在这些贵夫人面前露怯,传出去就丢了脸面了,连宫里的贵妃娘娘也不会高兴。
即便见不到人,那些贵妇女眷也不会做什么鸡蛋里挑骨头的事,不是平白得罪人么,反而是各种溢美之词,什么颜姑娘天资卓然,温柔娴雅,蕙质兰心等等,都快吹上天了。
连同样是被恭维一方的萧明锦,听得都不免有些茫然,她闺女是这个样子么?
哪怕萧明锦的夫家官位不显,也无诰命在身,但这些贵妇女眷无不对她笑脸相待,且多有奉承,谁让她生了个好女儿呢,以后少说也是个王妃,结个善缘总好过结怨。
没看京中的高门大族,就算没有来人,但礼也到了的。
连英国公府都还有一份呢。
说来这赐婚圣旨一下,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立刻就成了圈子里的笑话。谁不知道之前她那个花名浪荡的三儿子看中了萧家这位外甥女,她自以为纡尊降贵来萧家提亲,结果被婉拒了。随后没少同人贬低这位颜姑娘的名声,还说什么轻浮浅薄,不堪为正室嫡妻,女子重德不重色等等。
这下皇家赐婚,还不是明晃晃的打脸。连陛下都夸赞颜姑娘德行可嘉,福分深厚,谁还敢反对?
便是曾经附和讨好英国府世子夫人的那些女眷,只怕也是后悔得罪了未来的六皇子妃。
这个反面例子也教会了她们一个道理,还是别随便得罪了人,这世事易变,殊不知今日看不起的小姑娘,明日便一步登天成了皇子妃。
也有人见着萧家本就与靖远侯府是姻亲,如今又有了一位外甥女当上皇子妃,实在风光,便动了结亲的念头。于是出言问道,我记得令府上还有位庶出的小姐,想来也是不错的,不知可有婚配?
范氏顿了顿,又温婉笑道,这真不巧,我家老爷已经给她定下了婚事,连庚帖也已经换过了。
听到这那位夫人也不再多说,只觉得有些可惜。
靖远侯夫人的到来并不意外,萧明筠微微一笑,还未恭喜四妹妹。
萧明锦也是听多了恭贺的话,但在自家姐妹面前,还是真切地笑道,这是阿昭的好福气,也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
以往无论何时何地,萧明筠总是圈子里众多贵妇女眷的中心,但这次倒是没有多少人关注靖远侯夫人了,毕竟她们是冲着赐婚的消息来的。
萧明筠看着那些贵妇女眷都围绕着萧明锦,心头有些说不出的复杂。原本四妹低嫁寒门,即便是有情饮水饱,也还要为女儿的婚事忧虑。可谁能想到四妹的女儿一下子被指婚给六皇子,连这些人都要客气对待着。
但今日的风光,未必以后也能好。
萧明筠淡淡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
梨落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