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侍女要登基邹涅(7)(1 / 2)
大家都是久经宫廷历练之人,有些话不必说的太直白。
元哲凑近了,意味深长地道:我大魏这些年风调雨顺,就没有这等毒虫祸害殿下。太子殿下若有机会,可以前往我大魏都城,便会知晓我所言不虚。
吴婕微微一笑:这些年大魏风调雨顺,海清河晏,确实让我等倾慕不已。只是听闻北方气候酷寒,难免也有恶风冷雨侵袭,唉,实不相瞒,在下一向体弱多病,实在受不得那些风雨挫折啊。
说完,她盯着元哲,期待着答案。
元哲目光垂下,知晓对方是在询问,若是跟北魏联姻,是不是将来也会重蹈陈皇后的覆辙,把持朝政,残害宗室呢?
平心而论,这样的试探和质询,是有些失礼的。尤其东越国势弱小,夹在两者中间,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是眼前少年容光摄人,对这样无礼的试探和质询,元哲丝毫没有生气,反而笑道:殿下这般人才,岂会容得恶风冷雨近身?
吴婕沉声道:父皇他也是才高卓绝之辈,可惜还是受制于人,不得自由。时势迫人,岂是单凭才华就可以抗拒的吗?在下十数年来,早已见惯了父皇一生烦闷,多因此而来,并不想重蹈覆辙。
这番话之直白,简直让元哲大吃一惊。
吴婕并不言语,任他惊讶的目光打量自己。时间紧迫,她实在没功夫跟他闲磕牙。想要联姻,总要有诚意才好。大家列明条件,直来直去更快捷。而且为了太子哥哥的未来幸福,她要努力争取一把。
殿下是直爽之人,我若是再迂回曲折,反倒是侮辱殿下了。元哲最终按捺下惊诧,坦言对谈,失礼了,容我先问一句,殿下认为,我北魏与南陈,孰强孰弱?
自然是北魏强而南陈弱。
这个答案在预料之中,元哲继续道:我朝新君登基不过一年,南陈想趁着我等国丧之际,北上攻略,反而被打得割地求和
他说的已经很客气了,吴婕心知肚明,如今北魏铁骑十万刚刚攻陷邺南,而南陈江河日下,数年之后太子登基,更是个糊涂虫,国势败落不堪,短短数年就被北魏荡平。
大魏有吞并天下之志,更有吞并天下之能,只是不知将来在北魏的天下版图中,我东越的江山在哪里?吴婕直言不讳地问道。
元哲顿了顿,深感这个问题之棘手,半响,才回道:若殿下对我北魏一心一意,我北魏也非背信忘义之辈,别的不敢说,但裂土封王,永世富贵一定能保证。
吴婕笑了笑,对元哲的承诺,她并不完全相信,但此时投效北魏,再怎么样也不会比前世那样凄惨的下场强。
天下分裂已有二百余年,群雄并起,杀伐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若能有明主一统天下,是苍生之幸。孤虽然不才,也不能以一人之荣华安危,来阻挡天下之福。
吴婕真心实意地说道,选择投效北魏,不仅是为了一人一国之安危,若能够消弭兵燹,对饱经战乱的天下苍生都是一件好事。
元哲似有所感,他站起身来,郑重拱手道:若有一日如殿下所言,元哲必不负今日所诺。
决定了立场,两人迅速落实到近期计划上来。
我大魏有数位郡主待字闺中,均是容色出众,才貌双全话说到一半,元哲有些心虚,他本来对自家几位族妹都感觉不差,但在这人眼前吹嘘自己家女儿才貌什么的,好像有些盛名不符啊。
呃,在下手中还带着小像,若两国要结秦晋之好,殿下可先预览一番。
连小像也带来了,果然是诚意十足。前世自己竟然没有察觉,北魏对这次联姻太子真的这么期待。
若有机会,自当前去拜访,只是这些时日难以外出。吴婕微笑着道。
元哲露出一个我懂得的笑容,毕竟太子还在装病中,演戏演全套,不能刚病倒就痊愈吧。
联姻之事程序复杂,我等也需在贵地盘桓多日,日后终有相见的一天。元哲不着急,话锋一转,又笑道,我大魏诚意十足,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诚意如何?
空口白话可不行,焉知这父子两人不是唱双簧,谋求两边都不得罪。
吴婕笑了笑,孤正有一条消息奉上,不知淄王可有兴趣?
何事?
据内线所知,南陈已经紧急派出使者,前来我东越,想必这两日即将抵达。
元哲不置可否,他们早就防备南陈这一招了,在连接两国的松江水道上埋伏了重兵,绝不会让南陈使者活着踏进东越境内。实际上,就在今天下午,他已经接到了消息,自家伏兵阻截南陈使者成功,将其数百人全数歼灭。
真正的南陈使者并未走松江水道。他们这一次是走了南平的山路。吴婕继续说出自己的消息。
元哲惊讶了。他们大魏在水陆两道都埋伏了杀手暗线,阻断南陈使者的道路。但若是绕路南平,走山道,还真是意料之外。
吴婕松了一口气,前世南陈极度重视这一次和谈,派出了一明一暗两路使者,明的走松江水道,吸引北魏伏兵的注意力,而暗线从山道而行,昼夜不停,虽然这样要花费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抵达东越,却逃过了北魏的追杀,终于在三天后抵达东越宫廷。
现在回想,应该就是这帮使者带来了更加丰厚的条件,加上陈皇后从中作梗,最终成功改变了正恩帝的立场和东越朝廷走向,逼得北魏退而求其次,答应自己去和亲。
多谢殿下提点。元哲眼中闪烁起亮光。
吴婕给出的消息若是真的,不仅有助于他们这一趟和谈,更加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亲近北魏,舍弃南陈的立场。
这样下来,就算正恩帝摇摆不定,陈皇后把持朝政,也无所谓了。太子立场坚定,真有必要,他们甚至可以出兵帮助太子,逼迫正恩帝退位让贤。
第11章 大局
殿下放心,我北魏非忘恩负义之徒,今日之诚意,他日必有回报。再一次强调自己的立场,元哲起身告辞。
一场会谈虽然短暂,但总算宾主尽欢。
吴婕跟着他步下凉亭,一个身影出现在回廊尽头。
吴婕脚步一顿,看清楚来人,才放下心来。
竟然是副使高宏源。他容色俊逸,气度翩然,不过二十左右就已经身居高位,这般才俊,想必在北朝也是少见。
看到两人联袂而来,高宏源目光发亮,拱手笑道:太子殿下果然风华无双。
吴婕笑了笑:孤也久闻高副使大名了,听闻高副使是菱北高家之人。
高宏源挑了挑眉梢:想不到太子殿下对我高家也有了解。
在下虽身处偏僻,但也听说过菱北高家人才辈出,高大将军百战百胜的威名,还有高皇后刚正贤德的美名,无不传扬天下,广为人知。
太子殿下过誉了,我高家世蒙皇恩,忠心报国罢了。家姐侍奉天子,更不敢担什么美名。听到吴婕提起家人,高宏源脸颊发红,嘴上虽然客气,脸上却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果然是高皇后的弟弟。吴婕暗暗想着。
听到吴臻和高宏源说的热切,旁边的元哲突然露出一个冷然的笑意,一闪而逝。
正副使节都不能离席太久。双反短暂几句话,元哲两人就告辞离去。
吴婕也立刻转身,返回东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