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侍女要登基邹涅(56)(1 / 2)
议论什么?朕跟太后之间的关系吗?元璟自嘲地笑着,原来看不见的地方,宫中谣言这样猖獗。
吴婕没有说话。反正一场水患,宫人死得多,元璟就算不相信也无从查起了。
元璟也没有纠结这个话题,自顾地说了下去。我的生母就是之前住在这个长秋阁的静妃,她其实并非魏人,而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她在故乡还曾经有一个儿子,在长秋阁的这几年,她一直牵挂着,如今她心心念念的儿子终于出息了
吴婕心神一颤。
静妃的儿子终于出息了!
是啊,可是出息了!都当皇帝了!
如果在今天之前,吴婕还会对这些语焉不详的代指有疑惑的话,那么今天之后,她已经知晓,这个静妃是谁了。
她就是南陈的大周氏!天康帝的原配发妻!
之前发现元璟长得跟陈皎很像的时候,吴婕就有了这个诡异的念头。
天下人相像的不是没有,但像到这种地步,而且还生得如此美貌,实在不同寻常。
今日她在拈花阁中仔细查阅了当年南陈天康帝即位之初,北朝这边的动静。
二十年前,南朝老皇帝病重,北魏是想要趁机捞油水来着。当时章和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边关屯驻,想要伺机入侵。
而南陈那边,还是太子的天康帝陈炎被老皇帝一脚踹出了京城,流放广寒城,在这个关口被踢出权利中心,陈炎就差一个废太子的诏书了。
实际上,数月之后,废太子的诏书真的送到了。
不过陈炎也是个狠的,直接当众撕了诏书,责骂奸臣矫诏,然后斩杀来使,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带着兵马杀回了京城。
按理说这一场内乱,正是大魏挥兵南下攻打的好时机,可当时章和帝坐拥重兵,身在前线,竟然就眼睁睁看着南陈乱成一锅粥,从头到尾毫无举兵的意图。
吴婕仔细翻阅了当时的兵马和军资调派,虽然大魏没有插手这场内战,那一段时间,北魏军中很多军需物资却来往频繁。
让吴婕忍不住有了一种揣测,大魏明面上并没有出兵,但私底下,其实是暗中支持南陈之中的一方的。
回想起自己在佛堂中了蛇毒,半昏迷的那一夜,询问陈皎的过去。
陈皎充满鄙薄地提起了他的父亲,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最后只能去讨饭,甚至连讨饭都讨不来多少银子,干脆咬咬牙,一狠心将他的母亲发卖了。
她以为他是瞎编乱造糊弄她来着,如今看来,句句都是实话,字字锥心刺骨。
还是太子的陈炎那几年被老皇帝打压地厉害,虽然也暗地里经营着,但手中并没有多少兵马,前线大军他能调派的有限,且无粮饷银钱。起兵造反成功概率极低。
在走投无路之下,他将自己的妻子大周氏给了敌国的章和帝,换来了起兵造反的资本。
是章和帝听闻了美名,刻意索要,还是天康帝主动献上,当做人质,吴婕无从揣测了。
只是算算时间,那时候的大周氏,应该刚刚生下陈皎不久。就被自己的丈夫送到了仇敌的手上,紧接着有了第二个孩子。
元璟和陈皎的年龄,只相差一岁而已啊!
吴婕觉得一阵恶寒。
在这个乱世之中,女子的美貌,竟然是一种罪过,只会给自身带来灾劫不幸。
我的母亲是个异国女子,她非常思念家乡元璟低声说着。
不仅是异国女子,还是异国皇后呢。吴婕暗暗补充了一句。天康帝继位之后,将大周氏追封为靖安皇后。
父亲其实非常宠爱母亲。可惜因为她的出身,不能太过招摇。
北朝这边,章和帝确实很宠爱大周氏。单看在元璟之后,十几年里,天康帝再也没有一个儿女诞生,就可见一斑。明明还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却极度清心寡欲,静妃死后的选秀都废止了。
甚至这份宠爱也延续到了元璟身上,为他选择高贵的母家和掌权的妻族。甚至为了保护元璟,他没有让这个幼子太早进入众人的视线,而是冷眼看着几个儿子争斗不休,最后一网打尽,给元璟腾出道路来。
但是这样的爱慕,真的是大周氏想要的吗?
元璟的声音低缓。
她在这个宫中过得辛苦,长大了之后,我才能渐渐体会。她一直牵挂着故乡,牵挂着她心爱的人,还有那个没来得及多看两眼就被迫分开的孩子。元璟低笑了一声,有些沧桑。
不过如今,她在故乡的儿子终于有了出息,想必听到这个消息,她也会很高兴吧。
陈皎继位的事情,他这么快就知道了!只是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这个同母的兄长,曾经跟他一墙之隔住了好些日子。
吴婕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段故事。
她转头回望着这座前后住了两辈子的阁楼。
长秋阁,长囚阁。
这样一处冷寂的阁楼里,大周氏的最后那些年,在这里度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呢?
比起自己来,她甚至有些庆幸,至少自己在故乡,并没有放不下的恋人和孩子。虽然对父母和妹妹的惦念,也是一样牵肠挂肚。
其实,她心心念念的,一直是自己故乡的儿子,厌恶极了我和父皇。她死的时候,应该是一种解脱吧。
元璟盯着那火堆,声音渐渐低落下去。
她的身亡,朕知晓是太后和福王的算计。不过却并未想过报仇,果然我这种不孝的孽种,也不值得她牵挂惦念。
他虽然查明了洪太后当年对静妃下手的真相,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报仇,在他的眼中,洪太后的抚养之恩远大于生母。可惜洪太后不肯相信。从福王身亡开始,到后来莫名其妙的签文,最终让他们母子反目成仇。
吴婕突然又想到一件事,当初洪太后仓促谋反,想要杀掉元璟,明明上辈子没有这回事儿来着,而且洪太后本人也并非对朝政有野心的人,为什么会走上弑君这条路呢?
都是陈皎搞的鬼!
当初在崇圣寺的时候,陈皎偷偷更换了签文,之后还向着自己抱怨,怎么没有把那个老太婆吓死。
她询问他更换了什么签文,陈皎得意地笑着,说是预言了洪太后的死法。
如今吴婕想想,上面写的应该是预示着,洪太后将要死在大周氏之子的手中吧。是陈皎故意恐吓,他本来就是准备暗杀洪太后来着。
洪太后哪里能想得到远在南陈的大周氏长子会潜伏宫中来杀她报仇啊?,而现成的宫中大周后的儿子就有一个洪太后本来就迷信这些佛道签文什么的。再加上福王的死,相信了元璟对她的杀意,所以抢先出手。
而洪太后最终果然死在了大周后的儿子手中,也算是应验了当初陈皎给她的签文。
这种机缘巧合,吴婕忍不住想要给元璟点个蜡,这件事情上,他真是无妄之灾。
陈皎知道元璟的身世吗?之前应该不知道吧,自己上次说起元璟不是洪太后亲生的时候,他一脸震惊的来着。只是现在就不一定了
一阵夜风吹过,河边树下的那一小堆纸钱爆发出最后亮光,迅速熄灭了。
只余下一片残存的灰烬,散发着袅袅白烟。
又过了片刻,在夜风的吹拂下,连那片灰烬也消散了。
元璟终于收回了视线,还有那短暂的哀悼情绪。
他的目光恢复了沉静冷澈,宛如月光下的河流,一切激流涌动都淹没在平静的水面底下。
他凝望着吴婕,突然问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啊?吴婕还在为之前的推测而震惊着,没反应过来他的问题。
你在故乡所心仪的那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元璟第二次询问他这个问题。
吴婕一时哑然。
元璟低笑了一声: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有些意难平。
他吴婕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个问题。想了想,自己之前曾经倾慕过,心动过吗?
她平日里接触的男子都很少好吧,除了父王,太子哥哥,大概只有
大概是个没脸没皮的死变态吧。
听着吴婕的话语,元璟眼神发直。
平日里看着吊儿郎当的,其实关键时刻还是很靠得住的。
武功很好,办事利落。
长得好。嗯,这点儿最重要。
元璟在心里头默默地勾勒着这个人的印象,长相、武功这些,自己似乎也不差啊,唯一差别的可能就是个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