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儿带女去逃荒(10)(1 / 2)

加入书签

他长这么大也没进过几次县城,人生地不熟的,就一个人跑出去找活了?

宋白氏刚才在房里忍了,这会儿云初不在,说话也大胆了些。

娘,四叔也是好心,估计是想着咱们都花着妹子的钱,他心里不得劲儿,才想着出去干活的。

你还帮他说话!你打量我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呢?提起这茬儿,宋王氏就心里憋气,他是我儿子,我还不知道他?扁担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只怕出去被人卖了他还不知道呢,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宋周氏看看宋王氏的脸色,小心地说道:娘既然知道四叔的心思,为啥不帮着点儿四叔啊?哪怕在妹子面前替四叔说几句好话呢

宋柳氏想起发大水那天的事,也是不禁唏嘘。

是啊,娘,那天一听说洪水要来了,四叔马上就往后院跑,要去救妹子,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被大水冲走了

宋刚对云初那点儿心思,三个嫂子都隐约猜得出来,只是那天发了大水,大家才知道他是真的把云初放在了心上。

要不然,性命攸关的时刻,谁会不顾自己的命去救别人?

可是她们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宋王氏直接打断了。

胡说什么呢!姑娘是什么人?他是个什么人?他还敢打姑娘的主意!宋王氏越想越气,怒道,他要不是我亲生儿子,我早就大耳刮子抽他了!以后这件事,你们一个字也不许再提!

虽然海家已经倒了,但是在宋王氏心里,云初还是那个身份尊贵的大小姐。

自己的儿子不过是个乡下泥腿子,给云初当轿夫都不配,怎么敢存了这样的心思?!

三个妯娌交换了一下眼色,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虽然这样,大家心里对婆婆的话却都不太赞同。

云初虽然出身尊贵,可是海家毕竟是倒了,如今云初又生过了孩子,宋刚一个年轻小伙子能不嫌弃这些,在宋周氏等人看来已经是很难得了。

宋王氏想着刚刚云初跟自己说的话,觉得还是应该跟三个儿媳交待一声。

刚才姑娘说,她要自己养孩子,暂时也没有嫁人的打算。以后在外面,你们就说她是咱们宋家的闺女,只是年轻守了寡,这才带了孩子回娘家过活,你们可都记住了,别说错了。

这是婆婆的吩咐,三个人只好答应了下来。

如果这么一说,宋刚就更别想和云初在一起了。

看着三个儿媳妇脸色古怪,欲言又止的,宋王氏忍不住敲打她们几句。

我知道你们不乐意,想着家里这么穷,又多了三个人要养活。海大夫人对我有活命的恩情,姑娘和两个孩子我是一定要管的,你们要是有意见,就趁早分家,我老婆子出去给人洗衣做饭当老妈子,也要养活姑娘!

宋王氏这话就重了,三个儿媳不敢再不说话,赶紧纷纷开口。

娘您这是说是什么话?爹娘都好好的,我们怎么可能要闹着分家?宋柳氏想着刚才是自己说的话惹了婆婆不高兴,连忙第一个表态。

宋周氏也神情惶恐地说道:娘别生气,都是我说错了话,宋福是老大,往后爹娘一定要和我们过日子的,我们也肯定会把妹子和两个孩子当成自家人。

早在云初还没生的时候,宋王氏就跟宋周氏打过招呼了,所以宋周氏对抚养两个孩子是有心理准备的。

现在多了个云初,也就是多一副碗筷的事。

宋白氏更是急慌慌地说道:我们咋会嫌弃妹子?妹子长得好看,说话也好听,绣的花跟真的一样,我们喜欢妹子还来不及呢!

她这不是说好听的忽悠宋王氏,之前云初绣的那些帕子荷包之类的,个个儿精美无比,她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物件。

那时候云初吃住在宋家,心里过意不去,便做了一些绣品托宋白氏等人代卖,她清楚地记得,云初绣的帕子荷包,那些绣庄都抢着收,价格也比给别人的高。

云初有这门手艺,也能勉强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了,她怎么可能嫌弃云初白吃饭不干活?

看到三个儿媳的态度,宋王氏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下来。

你们可要记住今天说过的话,往后要把姑娘当成自己的亲妹子一样。她顿了顿,又提醒道,再说,要不是姑娘,咱们现在还在外面跟那些灾民抢粥喝呢!

第016章 时疫

宋周氏等人想起这些天她们在城外过的饥肠辘辘的苦日子,再想想靠着云初才进了城,更是连连点头。

宋柳氏笑着说道:娘还说我们呢,我们早就改口喊妹子了,娘自己还一口一个姑娘的叫。

宋王氏愣了片刻,苦笑着摇摇头:从前叫得顺嘴了,总是改不了,以后我也得记着改口了。

云初往后要留在宋家生活,她再叫她姑娘肯定是不妥当的。

宋白氏看着她脸色好看了点儿,试探着说道:娘,我这次看着妹子,感觉她性子变了不少呢。

从前跟云初接触,只觉得她出身尊贵,性子疏离,她们自然不敢亲近,云初遇到那些事,平时极少出门,见了她们也很少说话。

这次看到云初,倒觉得她性格温柔,说话也是和颜悦色的,眉眼之间的郁郁之色也不见了。

宋王氏看了看楼上,不禁叹气。

你们妹子可怜见的,这才不到一年的功夫,遇到这么多的事儿,要是搁在平常女子身上,只怕早就受不住了。她自己在野外生了孩子,又带着三个孩子在外面过了十几天,吃了多少苦呢!我听小明说,她连狼都杀过了,那性子还能是从前那样吗?

若是说云初的性子,没有人比宋王氏更清楚的了。

这次重逢,她自然也发现云初跟从前不一样了。

但是她觉得,云初经历了生死,又生下了孩子,性格改变也是正常的。

总比之前郁郁寡欢,动不动就掉眼泪的那种性子好,要是一直那样,她真是担心哪天没看住,云初就寻了短见了。

今天听云初说要好好把孩子养大,她的心情很复杂,又替云初难过,又觉得欣慰。

这人啊,不管落在什么田地,只要有了盼头,这苦日子才熬得下去啊。

宋柳氏还不太懂,宋周氏和宋白氏一想到自己孩子,顿时就理解了云初的变化。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这么想着,大家对云初又多了几分怜惜。

接下来的几天里,宋王氏和三个儿媳妇尽心尽力,把云初和两个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宋大庄他们在南城转了两三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房子。

这一场洪灾,附近无数灾民涌向了兴陵县,县城内外人满为患,就连南城的大杂院也都挤满了人。

宋刚找活也是无功而返,无家可归的灾民到处都是,有的不要钱,只要给口吃的就愿意干活的,甚至还有自愿卖身为奴的,宋刚自然争不过这些人。

云初又对宋王氏说,不让他们在外面找房子找活计,先安心把身体养好,其余的等以后再说。

宋王氏等人也知道,如今在县城生活的确不容易,连合适的房子都找不到,他们只是庄户人,除了种地也不会什么手艺,更不用说找活计了,只好暂且在客栈里住着。

既然没有旁的事操心,宋王氏就把全副心思都用在伺候云初月子这件事上。

洪灾已经过了半个多月,兴陵县虽然没有受灾,却也受了不小的影响。

起初是每日从县城外送来的各种新鲜蔬菜和肉类渐渐变少,日常吃的粮食也只能靠着县城内的存粮,紧接着听说通往南方的路也被洪水冲毁了,车马阻隔,什么东西都运不过来。

食物和日用品越来越少,价钱也是水涨船高,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宋王氏等人想给云初买点儿东西吃,也只能是遇到什么就买什么。

这时候坐月子还是老规矩,天天都是吃小米,红糖,鸡蛋,偶尔能买到一只鸡熬点儿鸡汤喝。

这种日子过了才四五天,云初就受不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