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儿带女去逃荒(47)(1 / 2)
其实她内心里是更赞同宋王氏的说法的,倒不是因为心疼钱,只是如果真有什么狐仙,外头那些所谓的符咒也不一定有效验。
知道宋王氏主要是心疼钱,云初便主动说道:那镇宅的符简单,我自己就会画。
听云初说她会画符,大家都很惊讶。
不过转念一想,云初医术高明,还治好了那些他们听都不曾听说过的怪病,会画符似乎也不是那么无法理解了。
既然云初就会画符,宋王氏想着不用花钱,也就不再反对了。
于是宋贵出去买了黄纸朱砂等物,拿回来就交给云初去画符,其他人则赶紧收拾东西。
宋王氏说了明天就要搬家,他们得抓紧时间把行李都收拾好。
一路奔波下来,大家整理东西都有了丰富的经验,只不过这次不是再次踏上逃难的旅程,而是终于能安定下来了,大家的心情自然比以往要好得多。
云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装模作样地点了香,铺上黄纸,拿起笔蘸了朱砂。
看着眼前的黄纸,她自己也觉得好笑,前世她修的是道医,虽然以治病为主,但于道家修行也颇有心得。
至于画符,她虽没有潜心研修过,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她自觉画几道镇宅的符咒还难不住她,也许法力比不过那些资深道士,但用于家常镇宅是足够用的。
再说那宅子本就没事,她画这几道符,更多的是为了图家人的心安。
云初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画了十几道符。
这些符主要是镇宅四角符,五岳镇宅符和安家符,云初画完看看,觉得应该够唬人了,便挂了起来晾干,留待明日搬家用。
次日早上,宋福去结算了房钱,大家伙把行李放在马车和驴背上,一家人一起往东关街而去。
在宋家村发洪水的两个月之后,他们终于又可以住进属于自己的家了。
到了宅子大门口,大家都有些踯躅,一时不敢进去。
云初拿过钥匙,亲手打开了大门,第一个走进宅子。
宋明和宋阳好奇又胆大,见姑姑都进去了,也跟着迫不及待地进了院子。
宋周氏和宋白氏拉不住自家的娃,只好也跟着进来了。
几个媳妇包括宋诚和宋刚都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宅子,见里面青砖红瓦,样样儿整齐,都觉得眼睛都不够看的了。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宅子呢,心里都想着,原来城里的宅子是长这样的啊!
宋福宋贵知道宅子里面是什么样子,便没有自家媳妇孩子和弟弟们的好奇心,宋福跟云初要了后院的钥匙,把马车和驴都从后院门赶进来,招呼大家卸行李。宋贵则忙着请教云初,那些符咒该如何挂,又叫宋白氏去买几升面,烧了水打糨糊。
三个小孩子闲着没事儿,在前后院各个屋子里到处跑,看哪里都是新鲜。
这久无人居住的宅子,因为孩子们的欢笑声多了不少热闹的气息。
这边宋白氏打好了糨糊,宋贵忙着给各个屋子贴符,那边云初和宋王氏等人为了房屋的分配又有了分歧。
云初认为宋大庄和宋王氏的家里的长辈,理当住在正房。
宋王氏却认为,这宅子是云初买下的,正房乃是一家之主的屋子,他们名不正言不顺,怎么能腆着脸住在正房?
第081章 新邻
宋王氏说云初是宅子的主人, 必须要住在正房,这规矩绝不能乱。
云初实在拗不过她,只好让正房先空着, 他们都住在厢房。
反正这宅子里房间多,正房不住也够用。
于是云初住了东厢第一间, 宋王氏和宋大庄住在东厢第二间, 西厢则留给四个儿子儿媳他们住。
如此安排好,大家便赶紧收拾自己的房间。
他们东西不多, 无非就是洒扫一番,把被褥衣裳之类的放好, 很快就收拾完了。
过日子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他们住了这么大的宅子,要添置的东西很多,云初便先交给宋王氏二百两银子做为家用。
宋王氏当家当惯了的, 算着有什么东西要买,宅子里各样家具都齐全的, 倒不用添置, 但是厨房要用到的锅碗瓢盆, 柴米油盐都要买,后院打水用的水桶已经糟烂了得换新的,还有洗衣盆、扫帚、簸箕,炕桌等日常用品,如今天冷了要买些棉花多做几套被褥,一家人的厚衣裳也要早早安排做起来。
这一日宋福和宋大庄没有出去拉活, 而是跟着宋王氏一趟趟地买东西, 来回搬运。
东关街难得搬来一个新邻居, 而且还是搬进从前的孙家宅子的,宋家人这么里里外外地跑,自然引起了邻居们的注意。
常家离着宋家最近,隔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齐妈妈便派了府里一个姓郝的婆子过来看望新邻居。
那郝妈妈出了门,在街上观察了一会儿宋家。
虽说自家小姐的毛病这几日都没再犯,可是一些下人还是抱着保守的态度,谁知道小姐的病会不会再犯,又有谁敢说这宅子里真的没有狐仙?
再说常家和孙家闹得那么僵,如果这次是孙家人过来搬东西或者修房子,他们这么主动送上门去,免不了要碰一鼻子灰。
所以郝妈妈谨慎地看了半天,确定新搬来的邻居并不是孙家的人,这才走过去。
大门外,宋王氏正在盯着宋福宋贵等人搬水缸,一个劲儿叫他们小心点儿别磕着碰着,正说着,她就看见一个陌生的婆子朝他们走了过来。
这位大姐好,我姓郝,是隔壁常家的,听说贵府今日搬迁,我们太太叫我来跟您家问个安。郝妈妈笑眯眯地跟宋王氏打招呼。
因为今日要干活,宋王氏只穿了一件旧衫子,头上拿一块布随便包了头,郝妈妈看了还以为她只是宋家的管事妈妈,因此称呼为大姐。
宋王氏也不以为意,她一个庄户人家老太太,住的又是云初买的宅子,当然不可能跟着外人打肿脸充什么太太。
哎呀,常太太有心了,大妹子,快进来说话。宋王氏把搬水缸的事情交给宋福等人,笑着领郝妈妈进了门。
常孙两家积怨已久,再加上有狐仙的传言,所以隔壁邻居住了这么多年,郝妈妈还是头一次进这宅子。
郝妈妈见这宅子比常家还大了些,房间院落又都十分齐整,听说后院还有一口井,她有心示好,一路上看见什么都夸个不停,让宋王氏听得十分开心。
待到正房坐下,宋王氏提了水壶,亲自给郝妈妈泡了茶。
我们家才搬来,啥都不齐全,这茶你凑合先喝着。
郝妈妈道过谢,端起茶杯,还没等茶水入口,先闻到一股子扑鼻的香气。
这茶真香,大姐,这是什么茶呀?郝妈妈问道。
宋王氏略带得意地说道:这是我自己做的珠兰花茶。
宋王氏第一次焙茶,把珠兰花焙干了,泡水喝居然这么香,因此也是十分自得。
郝妈妈听到珠兰花便是一愣,脑海里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却又没抓住。
她喝了几口茶,笑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太太吩咐我来,给贵府主子问个好,不知您家主人方便不方便?
她头一次来宋家,总不能连正经主子的面都没见过就走,若是这样,她回去可怎么跟常太太说呢?
宋王氏笑着说道:什么主子不主子的,大妹子别这么客气,这宅子是我女儿买的,我就是跟着住住而已。
郝妈妈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老太太居然是正主,尴尬地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
她一个常府奴仆,居然管邻居主人的娘叫大姐?!
郝妈妈连忙站起身,恭敬地说道:都怪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老太太恕我眼拙!
得知对方并不是老妈子,郝妈妈连称呼都换了。
宋王氏摆摆手:不知者不怪嘛,再说我算啥老太太,不过是沾了我闺女的光了!
您是个有福气的,儿女都这么孝顺!郝妈妈赶紧恭维了几句,又将带来的礼物奉了上去,这是我们太太的一点儿小心意,请老太太您尝个新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