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1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又想到了这么沉重的话题,乔楚连忙将它压下去,却又听到杨东旭说

即使严焕不同意也没关系,乔楚。

乔楚一愣,没想到杨东旭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

杨东旭手臂慢慢收拢,将她揽进怀里,声音缓慢又低沉:想要推广古典舞,不一定要依靠体制。有时候,越是免费的东西,人越是不知道珍惜。

他的话里仿佛带了一种奇妙的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进去:美国有百老汇,我们也可以在羊城打造自己的剧院群。

提起百老汇,全球歌舞界恐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

它不是一家剧院,而是一条街上几十个剧院的统称。

它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甚至在不久之前的七十年代就经历过一次低谷,可就在七十年代,一群新生代作家带着新概念文化创作了许多作品,让百老汇再一次涅槃重生。

从此之后,百老汇在歌舞界一直有一席之地,成为无数演员的向往之地,艺术特色也非常明显,在全国各地都有忠实观众。

这种百老汇文化,就是典型的商业模式,并不是像乔楚原计划那样在群众中教学,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乔楚一直都在体制内,也没经过商,但她知道一个简单的事实:可是,百老汇也是靠着许多商人共同经营,一家又一家的剧院崛起,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百老汇。

她张了张唇,忍不住说:可是可是百老汇走到今天,花了很长时间。那都是一家家剧院慢慢多起来的,我们自己开剧院,那得花多少钱

那简直都算不过来。

盖剧院要钱,设备要钱,演员也要工资,还有管理人员的工资,哪怕她乔楚名气再大,也不可能一个人将观众都带过来,开剧院群,那简直就是个成本黑洞。

没关系,不管花多少钱都可以,杨东旭笑了笑,说,乔楚,我们不差钱。

第56章

百老汇是世界上现存最知名、最成熟、最具规模的演绎聚集区, 没有之一。它是西方戏剧行业的巅峰代表,跟它一比,其他演绎区都是小巫见大巫, 完全不成气候。

美国1776年建国,而百老汇剧院的前身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1883年就建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