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顾二郎从不喊疼【拜谢!再拜!欠更47K】(1 / 1)
第508章 顾二郎从不喊疼【拜谢!再拜!欠更47K】
黄河北岸,
冬日西垂,
阳光金黄,
没有中午阳光的照耀,让人感觉冷了许多。
四周掉光叶子光溜溜的树木,更增添了不少冬日萧瑟凛冽的气息。
长垣县城南的官道两侧遍植树木,虽无树叶,但也遮挡了拐弯处的视线。
官道上,
有三人三驴呼着白气脚步不慢的走着。
驴子此时已经换毛,浓黑的皮毛紧密保暖。
驴背上固定着驮鞍,驮鞍下还有厚厚的垫子保护驴背。
四个大大的,方便装东西的柳条筐绑在驮鞍两侧。
走在最前面,脸冻得通红的驮夫看着远处,扯住了手里的毛驴,回头道:
「爹!哥!你们快看!」
后面的两个驮夫抬眼看去,便见有两个骑着高壮大马的骑士,从远处拐弯的树后出现,正踱马朝这边走来。
从西边射来的阳光,让人依稀能看到骑士的身上,有东西一闪一闪的泛着光。
「爹,咋办?」方才出声的驮夫语气有些惊慌的说道。
年长的老驮夫朝身后看了看,又朝路边瞅了瞅,此处地形平坦,根本没有藏身的地方。
「咱们就该在城中吃口酒,晚些出城也不会遇到.」
「闭嘴!」年长的驮夫,眼中微微有些慌乱的训斥道。
训完,老驮夫看着自家三头毛驴,又抬头看了看远处。
说话的时间里,远处拐弯的地方有更多骑士出现。
「靠着边儿走,咱们把道给让出来,筐上的麻布揭了。」
「爹,揭麻布干啥,让他们看到咱们驮的东西,给抢了怎麽办?」
听着小儿子的话语,老驮夫直接一巴掌呼到肩膀上:「听你的,还是听老子的?快!我走最前面!」
三人手脚麻利的揭开筐上盖着的麻布,牵着毛驴溜着路边走着。
很快,
三人便距走在前面的两个骑士,越来越近。
此时最前面的年长驮夫才看清楚,这两个骑士戴着御寒的围脖,只露出眼睛,看向自己的视线,满是审视的意味。
年长驮夫牵着毛驴赶忙躬身一礼。
「老丈,筐里驮的什麽东西?」
厚实的围脖后,有骑士闷闷的声音传过来。
「回虞侯,枣子,晾乾的枣子。」
说着,年长驮夫侧身踮起脚朝筐里一抓,抓出了一把红枣:「今日进城,没卖完。」
骑士点头,又在另外两个驮夫身上瞧了一眼后,这才轻磕马腹朝前走去。
年长驮夫不再往前,而是静静的站在路旁,看着后面跟着一行车马逐渐靠近。
「噔!噔!」
一行人马中,一匹体型格外健硕的黑色骏马经过,粗壮马蹄踏在地上的声音都与众不同。
看着马鼻中喘出的白气,
感受着骑士看过来的眼神,年长驮夫赶忙笑了笑。
「冬日里讨生活,老丈真是辛苦。」
「哎,不辛苦,不辛苦虞侯冬日在外,也是不易。」
黑色骏马上的骑士微微点头后,看着三人的样子,回身道:「给葫酒!」
「是,公子!」
后面有骑士应道。
听到此话,年长驮夫身后的两人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说话的骑士已经走了过去,后面应声的骑士果然递上了一个葫芦。
「谢,谢虞侯赏!」
「老丈客气,喝酒热热身子。」
「哎!」
说话的时候,年长驮夫又看到了后面一个骑士的鞍鞯,上面挂着一个血淋淋的东西,吓得年长驮夫赶忙低下头。
待队尾走过去一会儿,年长驮夫这才敢回头瞧上一眼,随后松了口气道:「原来是只兔子!」
「爹,这是哪里来的骑士,这马可真俊,人也客气。」
「从南边过来,坐骑又这般神俊,八成是汴京的。」
说着,年长驮夫拔开葫芦塞,鼻子凑上去闻了闻后眼睛一亮。
正要喝一口的时候,
「爹,小心这酒里下药!」
年长驮夫看着儿子,嫌弃道:「这麽好的酒里下药,图什麽?图咱们这三头驴六筐枣?」
说着便喝了一口,咂了咂嘴后美美说道:「好酒!」
瞧着父亲的模样,方才说话的驮夫眼馋的舔了舔嘴唇。
随后,三人各自分了一小口酒,便牵着毛驴继续沿着官道朝南着。
经过方才的拐弯处,
三人又在官道上走了一段路之后,拐上了通往一处村落的小道上,很快,身影便消失在村落中。
太阳已经落下,
天边红彤彤的,
官道上已经杳无人迹,天色开始变暗。
当天色暗到需要掌灯,天上亮起星星的时候,有个白色的人影从官道旁的雪地上站起身。
卷起地上的狼皮垫,人影朝着官道走去。
等了一会儿后,
县城方向有马蹄声传来。
长垣县城外,
驿站,
跑了一天的马儿们正在吭哧的吃着精粮。
阿兰丶稚阙,则拎着热水桶在兑着温水,准备给马匹喂水。
屋舍中,
徐载靖等一行人聚在一起,烧炕的灶口火焰旺盛,上面还坐着一口铁锅,里面汤水咕嘟作响,兔肉翻腾。
脱了外套的徐载靖站在土炕中间,环顾众人后,拱手道:「此次诸位陪同,小子我铭感五内!」
「五郎,咱们之间就不要说什麽客气话了!」何灌出声道。
徐载靖笑着点头:「何大哥说的是!但今次去贝州不是游山玩水,前面情况不明凶吉未卜,而我和张士蟠又素有仇怨!所以我想.咱们路上还是多一手准备为好。」
坐在炕上的高队将连连点头:「五郎说得对,不知如何着手?」
徐载靖道:「遇到情况咱们肯定不能各自为战,还是有个指挥最好。」
听到此话,看着徐载靖扫过来的视线,顾廷烨跃跃欲试。
「所以,路上,我推举高璞玉高大哥为指挥!抵达贝州后,转为兆大哥为指挥,诸位意下如何?」
徐载靖说完,兆眉峰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开口道:「我赞成。」
何灌笑了笑:「高大哥跟随顾侯多年,熟悉北上的沿途诸事,我没意见。」
看到徐载靖再次看过来,顾廷烨赶忙点头道:「俺也一样。」
高璞玉面带犹豫,看着徐载靖,道:「五郎,听我家侯爷说,你在西军便已领兵作战颇有建功,为何要推我为指挥?烨哥儿来是今早决定的,如若我们不来,你又该如何?」
「呃,高大哥,你们不来的话,自是我和兆大哥丶何大哥商量着来。」
高璞玉笑了笑,拱手道:「那不如路上五郎依旧为指挥,我在一旁协助,可好?」
徐载靖略有些犹豫:「天时地利人和!天寒地冻,天时咱们是没了的!我还想借着高大哥熟悉沿途,占个地利丶人和。」
「哈哈,原来五郎将此事当做了一场战事!很不错!但五郎,你在西北颇有决断,有些事我不认为能比五郎做的更好,所以,我还是在一旁协助!诸位?」
看着高璞玉的眼神,何灌想了想后,点头同意。
兆眉峰道:「高队将所言有理。」
徐载靖抿了抿嘴,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说上一说,诸位也参谋一二。」
「咱们今晚在城中休整一夜,明早便要开始急行,过澶州不入直至南乐。」
「后日过馆陶,沿御河(卫运河)北上至贝州。」
兆眉峰蹙眉道:「五郎,我们就这麽大张旗鼓的去贝州?不用遮掩一下身形麽?而且这般速度,皇城司实在不好提前布置。」
徐载靖笑了笑:「兆大哥,我是奉陛下口谕去的贝州,何须遮掩?」
「这,路上万一有什麽埋伏.」
话没说完,兆眉峰笑着摇了摇头:「如若贝州无事,那又何须埋伏。」
一旁的高璞玉道:「五郎,你和二郎之前的遭遇我听说过!瞧着那张士蟠的心计,这路上没埋伏,但或许会有什麽阴损的招数等着咱们。」
「路上人马饮食,还是多多留心一下为好。」
看着徐载靖点头,顾廷烨插话道:「靖哥儿,甘家麾下广捷军便是驻扎在馆陶附近,六郎兄长梁景也在广捷军中,到时咱们或可去借用一二。」
徐载靖点了点头:「也好,同时咱们沿途路上,排好夜哨,有备无患。」
众人皆是点头。
这时,
有人带着一身冷气进了屋子。
看着来人,兆眉峰道:「情况如何?」
高云青朝手心呵着气,道:「主事,身后没尾巴。今晚我早睡一下,丑时我再去前面。」
兆眉峰摆了摆手:「不用了,明日咱们一起去南乐县。」
高云青一愣:「啊?那可够远的。」
随后,众人回了各自的屋子。
徐载靖在房间里写写画画的时候,青云端着一碗兔肉走了进来,道:「公子,驿站外有位柴家管事求见。」
「嗯,柴家?」
「对,城中石炭铺子的管事。」
「请进来吧。」
不一会儿,
带着护耳,穿着绸缎的中年人被青云引进了房间。
「见过五郎!东家传信,让小人准备的两车的精粮,小人已经带来了。」
起身的徐载靖又一愣,笑着道:「那,有劳管事了!」
「不敢不敢,五郎可还有什麽吩咐?」
徐载靖笑道:「唔烦请管事多备上几匹挽马,有劳了。」
「五郎客气!小人这就立马去准备!告辞。」
徐载靖点头后给了青云一个眼色。
不一会儿,
青云回了房间,摇头道:「公子,咱们的赏钱那管事死活不要!」
徐载靖点了点头:「嗯,早些睡,丑时的岗哨是你和阿兰。」
「是,公子!」
用了晚饭,
顾廷烨和稚阙在房间里准备睡觉,脱衣服的时候,稚阙嘴角一咧,道:「公子,您大腿根疼不?」
顾廷烨:「嘶!不疼!这点路算什麽。」
稚阙挑了挑眉。
这时,门外传来说话声:「公子,我,高璞玉。」
「进!」
高队将进了屋子,回身关上房门后将一瓶药膏放在了桌上,道:「公子,早上侯爷吩咐我带的止疼活血的药。」
听到此言,顾廷烨呆呆的看着瓷瓶,眼中有些高兴的神色。
「还有就是,今夜岗哨五郎告诉我了,我和您是在亥时。」(晚九点到11点)
高璞玉继续道:「公子,丑时是阿兰和青云,寅时是五郎和何大人。」
顾廷烨点了点头,看着欲言又止的高璞玉,道:
「不用说,我心中知道,五郎这是在照顾我,丑时到寅时,向来是人最困顿的时候。」
「冬夜里,这两个时辰也是最冷的,如若有偷袭,八成也会是在这两个时辰!我懂!」
高璞玉拱手一礼:「是,公子!」
说着,高璞玉退出了屋子。
涂了药膏,房间里熄了蜡烛,此时也不过酉时正刻(晚六点)而已。
顾廷烨躺在床上,嗅着没有薰香的清冷空气,看着透过窗纸的火光,那是院子里取暖的火盆发出来的。
「稚阙,你说靖哥儿他会大腿根疼麽?」
「公子,小的倒没看出来。」
「嗯,这睡在驿站里就这麽冷,要是睡帐篷得多难受啊!」
「公子说的是,但咱们还是早些睡吧。」
「嗯。」
夜晚,
大周皇宫,
烧了许久的地龙让大殿内很是暖和。
皇帝坐在御案后,蹙着眉头,静静的看着手中的奏章。
虽然皇帝视线在奏章上,但大内官知道,皇帝此时已然心不在焉。
片刻后,
「噗~」
奏章被皇帝扔在了御案上,带起的微风吹动了一旁的蜡烛。
平摊的奏章上,依稀有『北辽析津府兵力频繁』的字样。
「此时,他们到哪里了?」
大内官躬身道:「回陛下,今日要出城又要渡河,雪后道路难走,今晚应是在长垣县过夜。」
「嗯,听说,昨晚徐家给好几家去了信?」
「回陛下,是!」
皇帝眼中有些踌躇的神色,道:「嗯,你说,朕是不是」
话说了半句,没继续说下去。
大殿中一静。
陪伴皇帝多年的大内官垂首躬身,轻声道:「陛下,其实靖哥儿一直是个有孝心的好儿郎。」
「虽说脾气急了些,但也是心直口快!奴婢时常想着,要是以后老了,不能侍候陛下了,还想求陛下个恩典,让那个奴婢送靖哥儿些好东西呢!」
皇帝抬眼看了下大内官,嘴角带笑道:「你这几十年攒的好东西,忍心给那小子?」
大内官躬身道:「这些年陛下笑的次数越来越多,别说那些东西,就是奴婢的命,奴婢也舍得。」
皇帝看着垂首的大内官笑了一声,沉吟许久后道:「听说金国劲卒,冬日之中依旧保有战力,如此,便让英国公丶宁远侯丶忠敬侯麾下各一部,去往贝州周围演武,八六百里加急吧。」
「遵旨。」
「对了,张家大郎麾下的骑军新军训了许久,也去锻炼一番。」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