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陂春水 第115节(1 / 2)

加入书签

“就一个人。”

“她疯了。”齐湄喃喃着重复了几遍,来回踱步,撞倒一扇香屏,未觉疼痛,碰到肩头的伤,撕裂伤口沁出血来,她还恍若未觉,步履凌乱走走停停。

“曹舒和刘凤之难道是废物……”

脑中重复多遍不可能,但对朱晏亭发自心底的惧怕还是让她颤声问出:“你告诉我,到底谁在控制禁中?”

周棠沉默了好一会儿,一张雌白面皮半落光下,神情忽然神秘起来:“鼎峙之势,强弱世殊时异……究竟是谁来当家,这句话,也要问一问殿下自己。”

齐湄觉察到满口的腥味,伸手一拭,竟不知何时咬破了嘴。

她静静望着周棠,周棠也望着她。

齐湄自言自语道:“我舅舅一家已经准备把我卖了。”

周棠是从前从长乐宫出来的内监,因还有些门道,故专门盯着桂宫,同宫里人联络,不知此节,听得云里雾里。

见齐湄神情愈发癫狂。

“如今,我人也杀不成,反要损兵折将……难道就此束手就擒,任人宰割?”

喃喃自问:“怪我太过仁慈,只想除去那伧人荆蛮,没料到那位这么护他。既然如此,就不能怪我……”

周棠虽仍旧不明白她满口伧人、荆蛮在说谁,但话里的意思让他遂意,应承不止。

齐湄倏的盯住他:“你说,她能矫诏进桂宫,孤为何不能思兄心切,探望圣上?”

周棠错愕,没有多想,忙不迭点头:“是,是,是,殿下慧明。”

……

翌日,丞相郑沅依诏进宫觐见。

他出门前,特意从后院将宿醉的儿子郑无伤唤醒,道:“我想了法子,把你换到朱雀门去当差,调令今日就下来,你起来即刻去上任,不要拖延。”

郑无伤不悦:“我岂能是看门之辈,我今日还要唤上两三个游侠儿,越墙去宰了徐令月那□□。”

“让你去你就去!”郑沅怒道:“不成事的钝东西,一箭杀个奴也能射偏,还起这些叫嚣,没得丢人。如今我们是亲皇后的人,不作起先舞阳那些勾当了,你莫要轻举妄动。”

郑无伤不解:“那我还去守甚么朱雀门?”

郑沅冷笑道:“我等,护送太子登基。”

*

作者有话要说:

从年前、省两会、冬奥会、全国两会一直值班到今天,期间春节都没得休,今天全国两会闭幕,终于能抽空更新一章了。下一章最迟下周一,很快到。

感谢在2021-12-27 15:32:38~2022-03-11 21:47: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yclov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木易木易虫虫 50瓶;融雪作别来年春、千机° 40瓶;夏源 30瓶;老棉鞋 20瓶;我怎么那么帅 16瓶;江南布衣、4523885、蒲公英、53096619 10瓶;25280711 9瓶;30208005、970297 5瓶;泛鹤州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永昌(一)

这一日, 晴空高照,长安城顶像悬了一个巨大的苍翠玉璧。

郑沅出门时, 遇到其兄长长亭侯郑安, 因其位尊,郑安反倒趋近来,疑而生问:“相邦冠带朝服何处去?”

“入宫觐见。”

郑安大皱其眉:“你一国宰辅, 位居人臣之极,难道要效仿御史中丞去宫门外等,像什么样。”

“我是奉诏前往。”

“谁的诏?”

“还能是谁的诏。”

郑安怪道:“陛下多日不理政事, 连北方战事都不理, 既无朝会, 为何专程诏丞相进宫啊?”

郑沅理了理冠侧华带:“不与他亲舅舅商议,莫非与中书台、黄门署下那些出身卑贱的燕雀阉人商议?”

丞相的车驾走出去一段,郑安又追上去,问:“舞阳与你我离心,宫中到底如何,你也不知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如今的圣旨, 不知是出自陛下,还是出自尚符玺郎。丞相乃百官之长, 策十三曹驾驭天下, 不如静坐官署稳百官之心。为何要自弃高地,向险境里去?”

郑沅谈吐、才智、骑射都不如这个兄长,自小卑居其下,久有不忿之意。但当今以孝治天下, 只得小心翼翼以兄事之。

脸上抽动多回, 也没有发作。他从鼻子里哼笑:“我倒要远着陛下和太子, 让宦官亲近?明日从桂宫里出来一道诏令要杀我,谁敢不杀?我就举家坐以待毙?”

郑安眼见劝不得他,只得说:“车骑都尉师广是我女婿步兵校尉师不疑的堂兄,有万一去找他。”

郑沅笑道:“都要找车骑校尉了,整个长安也就乱了,那得多大的万一。你当只有你想到,你放一万个心,无伤已被我调去朱雀门任司马。无忧也在军中任职,我是丞相,掌管手中能调的禁军起码也有三千,还怕阉党?”

遂径行直去。

丞相府位于未央宫东侧,北行不远就是未央宫的东阙,再向里,便是东司马门。这扇门郑沅走了很多次,因为过了东司马门再往东走,不远处就是广明、宣明两殿,紧挨着宣室殿和未央前殿。这是郑沅面圣最近的一条路,而且他从这条路进宫,每次都会遥遥望见未央宫东北角的武库。

武库是整个长安城安保的重中之重,因为这里存着数以万计的兵械,整个长安城除了拱卫宫门的卫士和巡查的缇骑,只有这里有兵器。

武库修在丞相府和未央宫中间,让开启武库绝对无法绕过丞相的眼睛,也是自开国以来君相两权相制相持的考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