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人家 第42节(2 / 2)

加入书签

干菜一看蒸到乌亮亮的,阿夏知道这味道差不了,咸淡正好,有嚼劲。最好的是肉,上头的肉皮暗红又润,底下的一大截肥肉带着干瘦的猪肉,筷子都能直直插到底。

肉皮软得要化开,底下的肉浸满干菜的汤汁,又酥又烂,还不过分咸。不像有些干菜焖肉,吃第一口还成,到后面咸的发齁。

馒头掰开夹一筷子干菜,摆一块肉,再咬一大口,吃得觉得有点腻,再喝口豆腐白菜汤,爽口。

以至于出门后,这味道还是萦绕在鼻尖,泛在舌尖,也忘不了。

阿夏和晓椿她们一路从桥边上慢慢踱步,吃得太饱了消食。原本挂在桥边的灯笼,都叫路边的铺子抢收进去,没雨了又挂出来,还是满街的花灯。

有散学的学子蹲在路边,没急着走,指着上面那些回话和同伴笑得见牙不见眼。回去的路上哪管背着个大书箱也蹦蹦跳跳的,风里都是他们的欢笑声。

阿夏看见也笑,只有她自己知道到底在笑什么。

回到家后的第三日,她很早就听见楼下有动静,爬起来一看,果然来了贵客。

她外祖母和外祖父到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大家的评论和订阅,所以赶工多写了一些,爱你们~

腐乳不太合我的胃口,但是我吃过很好吃的,也确实是文中说的那样,不好吃的占大多数。鸡蛋饼我们这边是先摊饼皮再放鸡蛋,不过只用鸡蛋面粉糊出来也很好吃,就是一定要放香肠。干菜焖肉也好吃。

腐乳参考至《吃和远方》《神州轶闻录系列美食妙谈》和华夏风物app里关于绍兴腐乳的介绍。

干菜焖肉——《鲁迅笔下的绍兴菜》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苏轼感谢在2022-07-18 18:06:46~2022-07-19 17:57: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鹭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流光 22瓶;草莓车厘子巧克力都要 3瓶;无牙 2瓶;多弄几个号、半月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1章 三虾面

阿夏见到两位老人时, 忙从楼梯上下来,惊喜地道:“外公外婆,你们怎么这时候来了?”

“阿夏快过来, ”外祖母坐在那连连招手,喜笑颜开,“我和你外公起早过来看看你们,今日不正好是你阿娘的生辰。昨日你大舅母回来了, 我就托她照顾家里,有人帮衬着, 农忙又忙得差不多, 刚好能脱身过来 。”

阿夏坐过去挨着她外祖母,左看右看也没有见到生冬他们, 疑惑地道:“小温他们呢, 在家里也闲着无事, 今日没有一道跟过来吗?”

“他们都到外祖家去了, 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没赶上我们两个也就没带。”

外祖父喝了口茶, 回着阿夏的话。

这时方母端着几碟子糕点从里面走来,边走边道:“哎呦爹娘, 我的生辰有什么好来看的,还起这么大早, 带老些东西过来。”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平常我不来看也就罢了, 今年正好碰上你整寿, 十年一次我这个做娘的都不来。大福, 你觉得说得过去吗?”

外祖母拍拍方母的手, 扭头就问方父。

方父乐呵呵地道:“都是自家人, 不管过不过生辰, 爹娘什么时候想来都成。”

“是这个理,亲家母你们在这里多住上几日,这个岁数了,也好享享儿女的清福了。”

太婆也不是客气话,她是真这么想的,老两口一年到头忙着农活,伺候庄稼,属实是累得够呛。

“住几日不成,家里头的鸡鸭我可放心不下,在这里住一夜,明日就走。等过几日端午时候让阿夏过来多住些时日就成。”

外祖母摇摇头,他们老两口习惯自家的那个小地方,到哪里都住都不舒服,更何况挂心家里地里种的,屋后养的,哪里会愿意留在这里。

她也不想在这上头多说什么,走到一旁把自己带过来的好多筐东西给拿出来,边拿边道:“这布是你大嫂跑了几个市集才选到的,瞧瞧花色多好看。她人走不过来,托我送来,让你别想太多,你几个哥哥最近都出了海,到别的镇上,家里没人不成,这些礼是都托人送来了。”

诸如一只镯子、金耳环、纱巾什么的,更多的是外祖母他们从自家带来的山货,笋干一拿拿一大袋来,单拎着都沉,也不晓得他们是怎么背过来的。

那箩筐里还有一罐黄酒,外祖父自己烧的,专门带给太公,老沉的一罐,还有点鱼干、酱鸭、野菜干什么的,怕是把家里有的都匀了一份过来。

方母撇过头,擦了擦眼角才蹲下来一起拾掇那些东西,她叹口气,“娘,以后这些别带了,我要吃自己会回去拿的。你们老两口空着手来比你们拿东西来还高兴。”

来也不知道提前知会一声,好让他们去接,就两个老头老太太肩扛手提地挑着东西来,让她这个做女儿怎么能过意得去。

“我们还没老呢,”外祖母很不服输,她看着一大家子人摆摆手,“亲家母,你们要忙就先去忙,晚上让我来烧饭。以前小芹还在家过生的时候,就喜欢我吃做的三虾面,这虾我都拿了,过来的时候专门去捞的河虾。”

“外婆哦,您现下可别忙活了,到楼上先歇歇,下午再做,到时候我和我爹都给您打下手。”

阿夏看她外祖父坐在那里都不怎么说话,眼皮往下垂,就明白他们早上起的有多早,累得够呛。

赶紧搭着她外祖母的肩,把她往楼上带,等两人都歇下后,方母才下来把这些东西都规整到边上。

太婆也确实要忙着出去接生了,她出门前还不忘叮嘱,“小芹呐,你等会儿看看,有什么好给亲家母带的都拿出来,之后等他们要走时,给带上。”

“我晓得了,娘你自己去忙吧,我心里有数。”

方母把箱子递给她,表示自己知道了。接着把藏的东西都扒拉出去,坐在那里挑拣,阿夏也没有闲着,帮忙一起把东西放到竹筐里去。

等他们忙活得差不多,方父从地里回来,在院子里拿水把鞋子底下沾的黄泥给冲掉,踩在一旁的干布上。

拿斗笠扇风,迈进门槛后道:“爹娘难得来一趟,只是好面什么都来不及做了,做碗麦虾吧。”

“行,我爹娘也爱吃这口,旁的太费功夫他们反倒吃不惯,我这里在挑挑,阿夏你给你爹帮忙去,晚点我再叫你外祖两个下来吃。”

方母低着头把要给的东西挑出来,一边使唤阿夏去灶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