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期末考试(1 / 2)
('6月6号,全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这样来了。
因为高考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全县5000多人的高三学子都集中在条件设施比较齐全的奉杰中学与永安中学高考,这是惯例。
所有的教室都被征用了,整个学校都变成了戒备森严的禁地。
全校放假,一直到高考结束。
校外再也听不见汽车鸣笛的声音,伤感的流行歌曲,只能看到贴着献爱心,送温暖标语的出租车和一直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交警同志。
晚上在家看电视的老人们也主动减低了音量,生怕吵到了正在休息的考生。
大部分寒窗苦读三年的学子们就要迎来他们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时刻,每个人都激动而紧张。
这不仅仅只包括学生,也包括他们的家长。
高考可能对于他们来说,是决定一生命运的成败,也是父母收获这些年辛苦付出的成果的时候。
只有朱晓宇知道,高考只是人生的开始而已。
它只是人生漫漫长路上的一道坎,从这道坎出去,有两条路在等着你,一条康庄大道,一条山间小道。
越过了,以后的路好走点,越不过,以后的路难一点,并没有决定一切。
尽管如此,当年的自己不仅没有越过去,而且在以后的山间小道上靠着父母的搀扶,走的那样漫不经心,怡然自得。
最终迷失了自己,尝尽苦果,变得穷途末路。
朱晓宇一想到这里,他就狠不得抽自己一个耳光。
所以在那些莘莘学子面对高考的时候,放假的朱晓宇也在紧张的进行最后的复习。
一旦高考结束,他也马上面临着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也就直接决定了他接下来两年的学习环境,一边是实验班,一边是普通班。
这是他重生一个月来,人生给自己的第一个小考验。
三天过去,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考完的学子正式进入了相对放松且自由的日子。
大家三五成群的相约出去旅游的,聚众昼夜狂欢发泄的,又或者是开始尝试兼职提前适应大学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学校也在恢复日常学习一周过后,开始了期末考试,考试形式完全按照高考模式来的。
年级所有的学生全部打乱,混在一起,每间教室三十个考生,两个监考老师。
其目的一是为了防止作弊,二是为了提前让学生适应高考的环境。a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p
这一周,班长吴甜甜没有再帮朱晓宇复习了,而是在自我复习巩固基础,做到万无一失。
考前朱晓宇私下曾问过班长,自己能不能行。
虽然班长说他只要正常发挥就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他心里还是没有底,有丝紧张。
第一门是考语文。
这一直是朱晓宇的强项,就算在前世,身为差生的自己也有一技特长,语文成绩永远都会在班上前几名。
这都要归功于小学与初中,自己先后遇到了两位好的语文老师,基础打的牢靠,高中基本上全是吃的老本。
有时候他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没有刻意学习语文的他就是比较擅长。
也许这就是自己的天赋?
朱晓宇看着手中熟悉的语文试卷,没有急着做题,而是花了点时间从头到尾大概的扫了一眼。
前面是基础选择题,各种类型的一样有几个,接着便是诗词填空,再下来是阅读理解,然后就是一个大作文了。
粗略的看下来,朱晓宇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能应付,尤其是作文。
记得这次高考结束后,他专门上网看了一眼高考作文,“走与停”。
原本只是为了跟自己的记忆进行验证,顺便练习练习写作的手感,谁知竟然这么巧,遇上了差不多的题目。
朱晓宇深吸了一口气,凭借着自己不俗的语文功底,这些题都做的很顺,毫无阻碍,如行云流水一般。
监考老师在来回监考,路过他桌子的时候,偶尔会停下来看几眼,见到他这样的做题速度,略微有一丝惊讶。
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朱晓宇只用了两个小时便早早的完成了他的试卷,并提前交了上去。
本身教数学的监考老师当时收他试卷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要么这个考生语文成绩极好,要么极差。
交完试卷的朱晓宇早早的就去食堂吃了午饭,回到寝室休息了。
下午要考数学,自己必须休息好,保持最好的状态。
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偏科。
果然,下午当朱晓宇拿到试卷的第一时间起,他就觉得自己完了。
这种感觉跟语文试卷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数学题比自己想象中的难很多。
对于偏科的自己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如果考砸了,自己的分数就会跟其他人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开很多,对于进入实验班就多增添了一丝风险。
咬着笔头,他做题做的一路坎坎坷坷。
这次教数学的监考老师专门在他旁边看了一会儿,见他做5道选择题就错了2道,摆了摆头。
朱晓宇见此,心情更加沉重了。
跟语文不一样,在最后交卷的时刻,他才勉勉强强的做完了所有的题。
没有一道题他有百分百的把握自己是对的,都是按照班长补习时教的思维在盲目的做。
考下来后,他都不敢跟别人对题的答案,生怕影响了后面考试的心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