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1 / 1)

加入书签

('

门岗查看了证件后,向里面汇报了情况。

便有工作人员将俩人带到了一个会议室。

说道:“两位同志,你俩先在这儿坐着喝会儿茶,我们办公室主任马上就来。”

俩人也不着急,便悠闲的喝着茶。

茶水喝到一半。

便听见有人走了过来。

两人抬头一看,嘿,还是位熟人。

“哈哈哈。什么风把两位吹到我们这儿了。我刚琢磨着会不会是你们?结果还真是。”

阎解成笑道:“自然是西北风了。

我刚才跟老谢说,等办完事儿,一会儿去找你。结果没想到,居然是田大哥你来招呼我们。”

阎解成跟老谢见是田福军,心下也是一阵放松。

毕竟俩人都不擅长跟地方政府部门打交道。

几人寒暄之后。阎解成便说起了正事。

“田大哥。不知道你们黄原地区的车站,是准备建在什么地方?

周围有没有需要拆迁的,或者其他特殊情况。”

田福军闻言笑道:“这个我们地委这边已经开会定了。

是在我们黄原南边,那里刚好有一块儿空地。

连接着我们的主大街,出行也方便。

就等你这位大专家来勘察了。”

阎解成又说到:“田主任还有一个新的情况。

我们在黄原还准备建一个后期铁路运营养护的场所。

还需要你们地委批一块地。”

这会地又不能卖钱,所以没人在意。

再说了大家心里都觉得这是国家的,给国家单位也没什么。

所以这事田福军就能做主,直接说道:“这没问题嘛,到了我们地界,批块地算啥。”

阎解成见正事说完了,便对田福军抱怨道:“哎,田大哥,小弟真的是无能啊。

我就一路走来,这黄土高原的百姓日子过得苦啊。

我想做点事,难啊。

我本想着让这条专线,多连接几个县城。

这样,经济能发展一下,老百姓日子也不会那么苦。

可是没钱啊。

这多了整整170万。

如此,我们这条专线,就只能从庆阳——黄原——保康——西京。”

阎解成说完还一副难受的样子,接着从包里拿出一副他画的地图,指给田福军说道:“田大哥,你看这是我原本的计划。

从这里庆阳开始。到成县,然后再到黄原,然后经过原西,原北两座县城。”

阎解成说完还一脸的心痛。

“可惜了啊。我们国家正值困难,挤不出这点钱啊。”

田福军作为一个老江湖。

这会儿要是还看不出阎解成的意图,那他也不会混到以后那个位置。

笑道:“我的阎专家,你有话就直说吧,别在这儿净忽悠老实人。”

阎解成笑道:“不愧是田大哥。我这点道行,你果然是一眼就看透。

铁路的作用相信我不说田大哥你也清楚。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国家没钱,我们地方能不能集资。

你要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一次,如果这些县城没有修上铁路。

往后这种机会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了。”

田福军听了他的话,也是皱着眉头。

在思考着,他觉得这个思路可以想一想。

但是关键问题是这钱能不能凑的起来,能凑多少?怎么凑?

其实这些事都不是他一个办公室主任应该想的。

但是有些人。

天生就有一股,为国为民的情怀。

田福军算一个,阎解成算半个吧。

阎解成见田福军上了心,也就不担心了。

笑着给出了一个坏主意。

“田大哥。这事儿也不用你在这儿多想。

你将这个消息悄悄的散布出去。

下面那些县高官,有想法的自然会各显神通的。

至于那些人没想法的。就是你们地区下命令,定任务。

他们也会推脱的。

所以啊,机会我是给他们创造了。

至于他们能不能抓得住?那就看各自造化吧。”

田福军闻言,也不在纠结。

毕竟,阎解成说的有道理,这事不该他操心。

眼看中午了,田福军笑道:“两位首都来的领导。中午去我们小食堂搓一顿,我们食堂的biangbiang面可是一绝啊。”

阎解成跟老谢自然没有意见。

地委食堂几人到了接待用的小食堂。

阎解成跟老谢还未落座,便又来了一位干练的中年人,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

老远看去居然有点像阎埠贵。

田福军赶紧介绍道:“两位专家,这是我们地委副书记石钟书记。”

阎解成跟老谢一听赶紧,伸手问好道:“石书记好,居然唠叨您了。”

几人做完介绍,寒暄了几句,便坐下准备吃饭了。

石书记看着桌上,每人面前的一碗biangbiang面跟一个肉夹馍。

有些诧异,这也太简陋了吧。

其实田福军想准备一点硬菜的,他作为地委办公室副主任,食堂是他管辖的地方,这点事自然不难。

是阎解成不想让他难做,便坚持要吃biangbiang面。

最后,田福军没办法,就又给加了肉夹馍。

石钟便对田福军说道:“福军啊,这是不是太简陋了。”

阎解成赶紧说道:“石书记,这您可冤枉田主任了。”

“哦,怎么说?”

阎解成赶紧说了几人路上便相识了,这biangbiang面是众人约定好的。

“所以,我们这才让田主任兑现承诺,请我俩吃biangbiang面的。”

田福军也立马接道:“是啊,书记我这都准备大放血了。”

石钟见此笑道:“行,这面食啊,也是我们黄原特色。今天咱们就放过小田,晚上我做东两位专家一定要赏光啊。”

阎解成赶紧说道:“石书记,这太客气,我们这天天跑荒山野岭的有口热乎的就不错了。那还敢麻烦您。”

石钟笑道:“小阎同志,刚才福军已经把事情跟我说了,你就不要客气了,晚上我们在好好说说。”

见此阎解成也就不在坚持了,顺势答应了下来。

第100章 1960

答应石钟书记的邀请后,阎解成跟老谢俩人也就没有回去,一直在地委会议室待着。

这会,黄原地委办公地点还没有暖气,俩人紧靠着一个小火炉取暖。

炉子上的罐罐茶咕咚咕咚的响着。

罐罐茶是秦陇部分地区的特色传统茶点饮食。

当地农家古今相沿的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习惯。

主要用具就是罐子,喝罐罐茶的时候,罐罐里倒上水在炉子上烧。

同时在炉边烤上枣,等到罐罐里的水开了以后,将茶叶和烤好的枣,以及捏破壳的桂圆放到罐罐里。

等茶叶被烧开的水溢出好几次,也就是枣和桂圆以及茶叶的味道入到水里后。

将烧开的水倒进杯子,然后再给罐罐里加水,继续烧,边烧边喝。

阎解成小心翼翼的翻着炉盖上的大枣,老谢在一旁饶有兴致的看着。

这种喝茶方式俩人也是第一次,着实有趣的很。

通过烤制的大枣香气扑鼻,很容易就将味道溶于水里。

据田福军说:一罐垢痂,二罐茶,三罐不让丈人哒。

就是说第一罐,是洗去茶叶,大枣,桂圆等物的灰尘。

属于污垢。

第二罐才是茶水。

第三罐好喝到就是老丈人在,也不给喝的地步。

阎解成仔细研究了一下,他们这个罐罐茶用的是青茶,属于半发酵,特别耐泡。

所以第一罐茶,俩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喝。

等到第二罐,老谢很有脸色的赶紧给自己倒上。

阎解成独享这老丈人都没有的待遇。

“怎么样,主任,这第三罐好喝吗?”老谢有些好奇的问道。

阎解成笑道:“这味道还是很有独特的。

这茶不仅有茶叶的清香,还有大枣的敦厚香气,桂圆的甘甜酸冽味,层次很多,口感丰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