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1 / 1)

加入书签

('

咱这可是减轻老阎家的负担,这么好的儿媳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吧。

常可欣想着事,微笑着睡着了。

凌晨一点,指挥部调度处将各个分部工作进度情况做了汇总,送到了阎解成面前。

阎解成看完后,便召集各个处的负责人开会。

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面对灾情,大家都比较着急,所以所有人都是一拥而上的抢险。

缺少人员组织,就像他们指挥部一样,大家都不休息,都盯着各处的进度,这是不行的。

能熬一天两天,可熬不住十天八天的。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轮休机制。

会上阎解成将问题提出来。

他们积极讨论后,决定给每一个指挥岗,都设置了一个副手。

一个岗12小时,然后必须休息8小时。

对于抢险的战士,尽可能的三班倒,最低限度两班倒。一定要确保杜绝非战斗减员。

会后,文书将会议纪要迅速的下发到了各个分部。

阎解成自己也休息了五个小时。早上七点便起来了。

随便吃了点东西,将后半夜送来的情报信息都看了一遍后,将指挥部的工作交给老谢,他带着几个人去救援现场了。

路上,他发现津门市民家家户户都在烙大饼,一摞摞的大饼格外显眼。

有些诧异,便询问了一下。

路边的一位大妈说道:“燕赵省人民为了保卫津门淹了自己,成了泄洪区。

俺们津门市人也不能当白眼狼,大伙白天黑夜连日赶紧烙些大饼,空投给灾区,做人要将心比心啊。”

阎解成听了五味杂陈,这个多苦多难的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屹立不倒。

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脊梁,是因为我们的意志无比坚忍,我们的民族无比坚韧。

等阎解成他们到津浦铁路沧县段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汪洋。

路基早就被洪水淹没,钢轨被卷成了麻花。

救援的队伍,开渠引流的开渠,筑坝拦截的筑坝。

所有人都干的热火朝天。

天下着雨,所有人都穿着雨衣,阎解成他们也不好找人。

见不远处有几个帐篷,想着可能是现场指挥部,便朝着帐篷走去。

走到帐篷处,发现这里还有好多村民。有帮忙烧热水的,有在扛木头的,有在搬运泥土的。

阎解成他们走近帐篷,见帐篷里沈有粮正在跟另一名学员说着什么。

阎解成他们拿下雨衣上的帽子,沈有粮这才发现是阎解成。

赶紧说道:“主任,您怎么到这里了。”

阎解成说道:“我肯定要去各个点看一看,难不成让我一直呆在指挥部当个泥菩萨?”

阎解成接着说道:“你这里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去解决的?”

沈有良赶紧说道:“主任,这里的洪水很大,将钢轨都从枕木上给冲掉了,钢轨也都成了麻花,一时半会这钢轨矫正不了,我们需要新的钢轨跟道钉,还有枕木。”

阎解成听了,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

今天早上有一批从京城运到津门的,你赶紧将数量统计一下,一会给我。

我直接打电话给指挥部让他们发专列给你送过来。

不过,你也知道火车可给你送不到这里,只能送到前面两公里处,剩下的路需要你们自己想办法。”

见没有什么事,阎解成一行人便到处去看了看。

两个小时后,阎解成再次回到这里时,沈有粮他们已经统计好了需要的材料数量。

这里没有电话,阎解成只好以自己的名义给指挥部发了电报。

离开这里的时候,阎解成叮嘱沈有粮注意大家的身体状态,并告诉他同材料一起到的还有十几名医护人员。

说实话,这种大型的救灾工作很恐怖的。

不仅仅是救灾本身,还牵扯到食品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好在他们原本就是些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一般人还真搞不来。

就一个简单的饮用水问题,就可能引起这项工作的前功尽弃。

下午,阎解成他们回到了指挥部。

阎解成将今天所有信息看完,又将所有审批文件批示完,便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吕副部长。

简单的客套后,阎解成开门见山,就简单一句话。

要人,要钢轨,要枕木,要水泥,要钢筋,要粮食,要药品。

吕副部长听到阎解成的话,也是一阵头疼,没好气的骂道:“别的东西,我就不说啥了。你特么要三百口大铁锅干什么?你阎解成的指挥部都是饭桶吗?”

阎解成委屈道:“部长,洪水过后,都没有干净水源了。

水里到处都是死老鼠,甚至还有人的尸体,这水没办法喝啊,必须要烧开了。

不然到时候,这六七万人怕不是个个窜稀。”

道理吕副部长都懂,可这么多东西,让他一时半会去哪里协调。

由于铁路中断,南方的物资无法到达灾区。

所以,整个京城的储备一时之间被清空了,现在救灾物资都是从东三省这边调的。

阎解成这边也没有完全等领导,他将津门附近的火车站,工务段的负责人都联系了遍。

这些地方的备品备件都被他搜刮了遍,光物资调集令他就签发了一千七百多份。

阎解成怕有些人浑水摸鱼,所有物资必须经过三道手续才可以存档。

比如从津门工务段,征收了四百根钢轨,先由津门工务段负责清点,签发出库单写清楚数量、型号跟长度。

再由他们指挥部接收,核对数量型号长度等。复核签字后,在送往抢险现场,由现场复核后签字,这个才算结束。

可千万不要觉得阎解成小题大做。

以为这个时代的人都很纯朴,其实坏人什么时候都有的。

发国难财很更自古有之。

就这几日,阎解成可是见了不少的龌龊事。

哄抢物资的事,这里可没少发生。

光通报中,燕赵省就已经当场枪毙了十几名倒卖物资的干部。

所以,阎解成他不得不防啊。

傍晚,常可欣带着阎解睇回到了四合院。

俩人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东西。三大妈看的都合不拢嘴了。

老俩口也就没有在意,常可欣又在家蹭饭这件事。

吃完饭,当常可欣说起阎解睇的事,果然如她所料,老俩口很高兴的答应了。

三大妈与常可欣,一个喜欢占便宜一个无所谓。

所以这婆媳俩关系变得很亲热。

与阎家高兴的气氛不同的是中院贾家。

这几日,轧钢厂突然开始了生产任务。

一个劲的生产铁路道钉。所有工人都加班到晚上十点。

秦淮茹本来就是个女人家,干着钳工这活,平日里下班都累的要死要活的。

这加班到十点她都感觉自己快要累死了。

好在他们轧钢厂给管一顿晚饭,不然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来。

不过也就是这顿晚饭,让她更加苦恼。

傻柱因为晚上还要给工人们做一餐,所以这几日下班回来都是十一点了。

这就没办法给她家带饭盒了,这让她很是苦恼。

苦恼又有什么用呢,日子还是一天一天的过去。

八月十日这天,滕部长从京城出发,到了津门指挥部。

考察慰问完指挥部,阎解成等人便陪同前往附近的几个抢险点去看了看。

滕部长临走前,对阎解成他们的工作成效很满意,让他们再接再励。

八月二十日。

津浦、京广、石太、石德铁路救援指挥部都汇报了抢险成果。

当得知这四条铁路都已经具备通车条件时,阎解成便统一部署了后期的维护工作。

随后便将电话打给吕部长,给他汇报了这个喜讯。

对方听了也很高兴,立马跟滕部长汇报了情况。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