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1 / 1)

加入书签

('

虽然阎解成对于吃饭很有兴趣,可对于这种欢迎宴性质的饭局是不感冒的。

所以有些迟疑。

任国刚见阎解成表情,像是想起了什么,跟阎解成说道:“阎总工,你放心。

都是我们班子成员自己凑钱,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家常菜。

这次请您跟专家们过去,主要是探讨一下瑶山隧道的事情。

虽然我们这边,经费也不充足。但是我们听说你们部里,如今为了这隧道的经费。是想尽了办法,这件事让我们也很感动。”

任国刚说完这话,还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阎解成。

阎解成顿时知道了这家伙意思,他愤愤的想着,那外号居然都被传到这里来了。

任国刚接着说道:“所以我们便也想出一份力,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我们都将尽力而为。

毕竟你也知道,这瑶山隧道对于我们粤地的影响极为重要。”

阎解成听到任国刚这话,心里忍不住的冷笑。

看来这家伙也不是啥好鸟,说话还冠冕堂皇的。

就他们这瑶山隧道的建设经费,大家早都定好了,部里跟他们地方一人一半。

这些人也是听说,部里这次赚了一点小钱,所以这才准备从自己这里打开口子,好让他们地方少出一点经费。

搞清楚,这人的最终目的,阎解成也是笑了。

这对方要请他们吃饭,本来还不想去的,这次说什么都要去的。

到时候就像老人家说的那样,糖衣吃掉炮弹还给他们。

阎解成看着任国刚一脸的一本正经,也是心下鄙视。

这大家都是穷鬼,还一天到晚的互相算计,有啥用啊,就是榨干了也没有二两油。

虽然,他们想着把自己这一块做好,可想套路阎解成就是他们最大的错误。

不是说阎解成比他们更精明,而是阎解成比他们更穷,部里如今是一分钱都掏不出来了。

辛辛苦苦搞到的美金,早已经为了一些设备花了出去。

所以,粤地想从他这里化缘占便宜,只能说他们的消息还不够灵。

或者说,还是太年轻,想的太简单了。

所以,想到这些阎解成笑的很是灿烂。说道:“国刚同志,你放心好了,晚上我们一定会准时赴宴的。”

任国刚听见阎解成答应,高兴的说道:“好的阎总工,晚上七点车子会来接你们,咱们到时候见。

我这就不打扰你们,先回去了。”

说着便站起来,准备出去了。

阎解成也站起来,亲自将这人给送到了宾馆外面,看着对方上车走了。

这才摇摇头往回走,边走边对戴茂说道:“你一会儿通知大家晚上六点五十大堂集合,粤地这边要请咱们吃晚饭,到时候不要有人落下了。”

“好的,领导。我一会就去通知。”

之后两个人,将阎解成的办公用品,都搬到了宾馆临时准备的办公室里。

毕竟,要在这边待几天,一直在睡觉的房间里办公,不太合适。

阎解成办公不全是案牍文章,还会有一些招见当地路局的相关领导,以及召集大家开个小会什么的。

所以,这临时的办公场所,是必不可少的。

下午,阎解成就在宾馆会议室里,跟老谢还有几个专家。对着前两年被瑶山这边勘查的数据,讨论起了瑶山隧道的事情。

“大瑶山,大瑶山,绵绵百里山连山,数不尽,望不断,悬崖峻岭如铁关……

诸位,我们的任务很重啊,咱们这次来就是确定怎么将这铁关打破。

部里,已经对这地区的地质地貌勘察了两次,咱们这次来就是现场再确定一下。

特别是老谢,这次部里请你出山,担任这次工程的总指挥。

对于总指挥部和各个工地施工平面,现场营地这些,这些都需要你带人确定好。

咱们这次也算是,开工前的一次筹备行动。

这大瑶山隧道工程的重要性,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这也是极为少见的。

老谢,希望你写下这光辉的一页。”

老谢听了神情有些沉重,严肃的说道:“这大瑶山隧道的事情,我一直也在关注。这隧道的重要性,我还是很清楚。

这大瑶山隧道一旦建成,可以使京广铁路通过能力提高了1.8倍。

再加上单线改成双线,列车时速从每小时50千米提高到100千米。

这整个改革前沿的货物流通能力,将彻底的激活。”

老谢说完,一旁的金教授说道:“不光是在货运能力上有着巨大的提升。

修建这隧道后,可以比原有的铁路线缩短15公里,仅此一项一年可节约运费500多万元。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节流之道,真金白银啊。”

听大家这样说,阎解成也是轻轻点点头。

这次大瑶山隧道是采用新奥法,要全面引进勘测,设计及施工的先进技术,提高国内铁路建筑水平。

老谢看了一眼阎解成说道:“这些日子,我跟部里一些专家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特别是前期参与过地质勘查,以及那些有丰富经验的隧道施工专家”

老谢说到这里,阎解成便明白了。

老谢家这家伙,是提前做了功课。

他说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这次大瑶山隧道及复线工程指挥部的骨干力量。

这个指挥部,虽然现在还没有出台文件,还不存在。

可关注大瑶山隧道的人,都知道指挥部人员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当然这些具体信息跟人选,也是阎解成成跟领导俩人,有意扩散出去的。

毕竟要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提前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为此阎解成他们总工办,还发了一份非正式文件《关于摇山隧道及复线工程人员遴选的若干问题》。

算是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信息。

老谢接着说道:“我们交流过多次。

对于大瑶山隧道,大家一致认为隧道施工采用三斜一竖施工方案。

将进出口和四个辅助坑道设6个工区,根据国外最先进的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新奥法施工。

整个走线上,大家建议隧道内线路平面,除北洞口可以少量设置曲线外,余皆直线比较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列车运行时,对隧道的扰动。”

阎解成听了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嗯,老谢。你这个说法基本上跟设计这边是一致的。

对于新奥法施工,同志们都还是有些迟疑。

从设计到你们施工人员,大家都有些保守。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毕竟这是咱们第一次全面实践新奥法,一切小心一些也没有什么。

毕竟这次都是新工艺、新设备一切都需要小心谨慎。

根据勘察资料,设计的同志建议将隧道纵断面设置成人字坡。

坡度分别为3‰及4.5‰,整个隧道最大埋深处达到910米。

这些我觉得大家都没有问题。

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去前期勘查的那十一处断层地带。”

阎解成说完这个的时候,大家的表情都有些严肃。对于这些断层处他们很清楚,不仅会容易产生塌方,还会容易产生大量的涌水。

这是这次工程,最艰难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就是这些断层地带了。

众人不禁想起了,这次行程中那一位特殊的存在,据说是一位堪舆大师。

如今这个年代,大家对于地下水、溶岩水等的勘查手段,不怎么高明。

阎解成想着,不知道能不能利用传统的方式,找到这些水避开他们。

所以,便通过他的中间人李楚。找到一个据说是以前很厉害的营造大家。

听李楚说还是位堪舆大师。

好在这年头,不一样了。

要是再往前几年,就阎解成这举动,还不妥妥被人拖出去,给打死了。

阎解成跟这位叫做荣誉丰的老先生聊过几次,总觉得这人不太正经。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