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页(1 / 1)

加入书签

('

阎解成想想便觉得烦躁。

这种事情,真让人感到窝囊跟憋屈。

但凡是换成任何一个国家,阎解成也不会有这种情绪。

不过事已至此,阎解成也算是认命了,大不了到时候让许大茂跟厨师说一声,将腰子做的难吃一点。

说不定这家伙,也许会忘了提要求。

开工仪式第三天,蜀味轩这里又进行管控了。

阎解成在这天傍晚,招待木村躲栽。

许大茂跟娄晓娥俩人还是那样的激动。

阎解成也不知道他俩在激动啥?不就是个小鬼子嘛。

这次的晚宴进行的很低调,没有记者跟随。现场除了阎解成,还有外务部门的几个负责人。

再整个宴会过程中,阎解成都是全程的装傻充愣。可最终这小鬼子,还是提出了一个请求。

“阎先生,自从上次一别。鄙人在日子国可是十分思念阎解成。

对阎先生的人品和学识,鄙人是极为佩服的。这次来贵国,我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样,就可以再次见到阎先生。”

阎解成听了这话,心里不动声色,嘴上却是说道:“木村先生过誉了。

说起学识跟才华,木村先生才是真正的令人佩服。”

说好话嘛,谁不会?

不过阎解成上次去小日子,这家伙跟在高木文雄后面,老实的一个屁都不敢放。

没想到,高木文雄不在的时候,这么的能装。

木村躲栽听了阎解成的话,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赶紧又对阎解成表示了一番感谢。

这才说道:“阎先生,我临行的时候高木总裁叮嘱我说,两国自古以来都是益友良师,是一衣带水的关系。

并且,两国铁路之间,这些年进行了积极的技术交流,又有很多的合作项目。

高木总裁一直说阎先生,是有远大理想与眼界的,懂得未来铁路的发展方向。

基于未来的考量,高木总裁希望可以与贵国铁路行业,能够加强合作关系。

让我们双方都能够合作互赢,更好的发展铁路事业。”

阎解成听了这话,心里忍不住腹讥,益友良师这种话,你们自己也不会信吧?

不过他还是面带微笑的说道:“感谢高木先生对我的看重。”

随即,他用惊喜的神态说道:“木村先生你说的加强合作关系,是真的吗?

贵国这次又准备采购多少辆,铁路工程作业车?”

听了阎解的这话,木村躲栽有些傻眼,他刚才的话是这个意思吗?

他是想让阎解成他们借贷款,来采购他们的设备。

这怎么,自己就成了需要掏钱的一方?

不过,好像这样理解也没有问题啊。

看着阎解成一脸希冀的看着他,木村躲栽尴尬的说道:“这个,这个还要研究,对还要研究研究。”

阎解成听了,心里好笑。

可手上动作丝毫不差,将一盘烤了不到三成熟的猪腰子,递到了木村躲栽面前说道:

“木村先生,这就是这家店祖传的碳烤猪腰。您尝尝,吃过之后咱们再说说采购作业车的事。”

木村躲栽听了这话难受极了,便赶紧转移话题说道:“哦,阎先生,这居然是祖传的手艺,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一旁前来上菜的许大茂,也好奇的站在一旁听着。说不定自己组上还真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物,自己还不知道。

这要好好的记下来,以后说不定可以成为蜀味轩的宣传故事。

阎解成随口说道:“这家店主叫许大茂,他祖上叫许一刀,是皇家大内御用的刀客。

有一次,他在执行完任务后,突然看到被他切下来的玩意。

心里有些好奇什么味道,当然也有以形补形的想法。

便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用炭火烤着来吃,没想到味道还不错。

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没想到手艺越来越好。

传到如今店主这里,已经足足二十三代人了。”

许大茂:孙子,你这是诽谤,你诽谤我。

“吆西……”

木村听了阎解成的讲述,心里也是极为震撼的。他知道华国历史悠久,各种传承很多。

没想到这一个不起眼的碳烤腰子,也有这么久的传承。

便一脸郑重的夹了一片腰子放到嘴里。

顿时,各种味道在口腔里爆炸。

阎解成看着对方,将没有腌制去腥,仅仅烤了两三成熟的腰子放到嘴里咀嚼,顿时感觉胃里有些翻江倒海。

赶紧转头喝了一口水,压制了一下。

第372章 钱不是万能的

木村躲栽虽然口味独特,可智商并不低。

被阎解成拿话噎了一下以后,趁着吃碳烤腰子化解了尴尬的话题。

接着又说起了帮助华夏发展高铁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想卖设备。

阎解成知道靠着小聪明无法解决问题,便跟木村躲栽开始摆事实讲道理,准备用煌煌正道阳谋让对方知难而退。

阎解成说道:“木村先生,对贵国的情谊我是很感激的。

可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允许大量上马高铁项目的。

目前我们国内的铁路,绝大多数还处于单线蒸汽机、内燃机牵引的状态。

连电气化改造才完成了一小部分。

评论行车速度还处于四十多公里每小时,根本就没有条件上马高铁项目。”

木村躲栽听了,赶紧说道:“阎先生为了亚洲铁路的发展,我们可以提供帮助。”

阎解成笑了笑,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木村先生说笑了,我国铁路的升级改造,绝不仅仅是设备和资金的问题,最大的困难也是人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铁路状况发展到高铁时代,需要的是我们职工文化水平、个人素质有质的飞跃,才能达到。

不然空有设备,那就是一场灾难。”

阎解成这话确实没说谎,如今铁路几十万职工,平均文化水平小学没毕业。

很多一线工人都是大字不识几个,业务素质可想而知。

这也是阎解成准备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首先,他觉得对于接班制度要进行改革。职工子弟想要接班,必须先进入指定子弟学校,进行三年的学习,考核通过以后才能进行接班。

然后,在职的工人也要将文化课学习、理论培训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其次,所有的工长、车队长、列车长等人都要进行轮训。

再一个,还要在各个工段、各车间积极的开展技能比武活动,促进大家学习的激情。

还有,对于社会招工,要提高要求。像以前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绝对不能要,至少也要初中毕业。

最后,阎解成准备大力发展铁路职业教育,准备在接下来两三年时间里,开办一批中、高等技工学校。

这些学校也可以与弟子学校结合办学,强化学习时间,以实战教学为导向,强化训练符合个人符合铁路需求的专业人才。

因为它的学习成本是很低的,而且见效快,可以快速如今面临的问题,又能解决就业、待业,可谓一举多得。

等到阎解成说明具体情况,木村躲栽也是有些沉默。

虽然他们小日子的教育发展很好,可这种问题也是存在的。

所以,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对于所有人而言,设备的问题都好解决,说到底就是钱的问题。

可一涉及人,涉及到教育问题,那就复杂了。

就算是万众一心,可要是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工,至少也是以五年、十年、二十年为单位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这不仅要靠政策从上往下的进行提供有利条件,加强宣传。还要自下往上的自发的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阎解成见木村躲栽没有任何表态,便说道:“木村先生,你也知道要提升职工素质,需要投入大量的培训资源。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