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页(1 / 1)

加入书签

('

办公室装修方人富丽堂皇,一个人就占用了一两百平,不仅有单独的会客厅、卫生间、休息室,还有专门个人餐厅。

每天吃饭,都是有女性工作人员,将一个个菜摆在餐桌上,然后通知吃饭。

期间被伺候的跟古代帝王没有什么区别。

阎解成夹了一块酱萝卜放到嘴里,嚼起来很有滋味。

不由得说道:“老王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我记得以前做的这酱萝卜,部里人人都嫌弃呢。”

老刘跟王平毕竟在部里时间不长,所以也不知道以前什么样子,反正自从他们来就是这么个味。

阎解成见自己的话没有引起俩人的共鸣,这才轻笑了一声。

说:“这倒是我的错了,我忘记你俩没有吃过老王以前腌的老萝卜头了。”

阎解成说完摇了摇头,王平有些好奇的说道:“不会吧,按说以老王的手艺,你不该是这种表情啊。”

阎解成笑道:“以前那会物资多紧张啊。

这酱萝卜基本上就是没有多少油跟调料的萝卜干,除了早上喝粥,平时真的是除了咸味什么都没有。

哪像咱们现在这酱萝卜,这油你看看这是放了多少,能不好吃?”

阎解成说完,两人也是点了点头。

这几年的生活是比以前好多了太多,那会困难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想吃点好的也不容易搞到。

三人很快便吃完了晚饭,有工作人员专门收拾了餐具。

便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开始喝茶,略做休息。

毕竟平时的工作就很繁忙,所以喝茶休息的时候,大家也都没有再谈工作。

而是随意的说起了一些生活中的趣事。

休息了半小时,三人这才开始又谈起了工作。

老刘跟阎解成对于王平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对他这次的巡查很是满意。

然后,阎解成便开始说起了他自己的事情。

“领导,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京城和魔都作为我国的两大重要城市,之间的交通需求量巨大。

传统的铁路线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因此,建设一条连接BJ和上海的高速铁路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阎解成这话在两人听来有种石破天惊的感觉,没想到居然是这种提议。

老刘不由得开始摸出香烟,给俩人都散了一支,自己点上烟抽了一口。

说道:“这件事,这两年来大家都说的比较多。

上面领导,也多次跟我询问过相关意见。

我明白修建这条线路,对于完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京沪间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

还能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这两个经济区域,以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

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并且,最关键的是,可以真正一举奠定我们国家在世界高速铁路行业的地位。”

老刘说到这里,看着阎解成说道:“可是,这项目我们是不是做好了准备,有没有能力建设跟运营?”

阎解成说道:“领导,我是这样想的。

第一,我们毕竟已经有京津客运专线的建设运营经验,只要我们总结经验,加强培养一批运营人才,这运营的问题不大。

第二,这次对羊鹏港客运专线的建设,我们总工办跟工程总局这边,都是抽调了一大批年轻有文化的干部职工,这些人都是以后建设的主力军。

相信有羊鹏港客运专线项目的锻炼,他们一定会成长起来的。

第三,领导你也知道像京沪高铁这种项目,从项目论证到开建,也是有好些年的时间。

这段空窗期,咱们的施工技术、制造水平、人员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对于京沪高铁的建设,我是充满信心的。”

老刘听了阎解成的话,便看向了王平。

王平见状,赶紧抬头挺胸,语气铿锵道:“领导、阎总工请放心,我们工程总局保证完成任务。”

老刘沉声说道:“原则上,我是同意这件事的,可是你也知道这件事决策权,也不在我们部里,你们总工办那边先准备规划编制吧。”

阎解成他明白这需要科委、计委、经贸委、体改委和部里一起进行深化研究,才能决定的。

所以,他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已经起草好了《关于“七五”期间开展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的报告》,明天我让他们送您这里审批,要是没问题,我们就先送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吧。

我准备过两天去京津客运专线好好去调研一下,结束后便组织起草《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到时候作为主要的汇报材料,送到政务院汇报一下吧。”

阎解成话说完,老刘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这准备很是充分。”

然后,便转头对着王平说道:“你们局这边的任务很重,要重视培养相关人才,不仅要重视羊鹏港那边的工程,也要对京津客运专线进行研究。

当初咱们部里什么都没有,解成能够建成这条专线,说实话有很多东西值得大家去研究、去学习。”

王平赶紧点头说道:“我知道了领导,完了我会主抓这项工作的。”

说实话,王平这时候心里很是激动。

这要是真的修建京沪高铁,他们工程总局那肯定是主力军啊。

他们的建功立业跟其他部门不一样啊,他们必须搞工程才有业绩啊。

最好是大工程,越大越好。

谈话到了这话,阎解成才把自己手里的汇报材料递给老刘。

“领导,这是我对京沪高铁的一些设想,您先看一下。”

老刘接过阎解成手里的三张纸,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看完之后,将这文件放到桌子上,看着阎解成说道:“你这是真的?

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这么快?”

阎解成点了点头,说道:“领导,这理论上问题不大。

目前我们京津客运专线的最大实验速度,已经突破了317千米每小时。

如今我们更是接收了阿尔斯通的机车技术,到时候我们这最高速度还会提升。

再说估计最快的修建时间是,还有六七年,到时候我们自己研发的动车组速度会更快。”

看着阎解成自信满满的样子,老刘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阎解成又补充了一句,说道:“这条高速,我们必须按照380公里每小时设计,就算到时候我们的动车技术达不到这个速度,也要给后面留足提速空间。”

听了阎解成这话,两人都是点了点头。

这几年部里的线路升级改造,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以前的线路半径太小,无法直接提速,必须对线路基础进行改造。

这种改造的成本很大,与新建线路没有多大的区别。

所以,对阎解成的话很是理解。

接着三人对这其中的问题,又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流。

老刘这才拍板决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研究领导小组,以及课题组。

领导小组由老刘、阎解成、王平、老金、还有一位副职领导组成,组长由老刘挂名,由副组长阎解成负责主持日常工作。

课题组由陈汉良、老谢、赵中法、张同来、以及部里相关同志等四十七人组成。

这些正事谈完,已经快九点了。

老刘笑着说道:“这件事,也不能光我们自己操心,不能让人家凭空得到好处。”

阎解成想了一下,说道:“哈哈,该让他们出出力了。”

然后想了一下,说道:“要不辛苦领导您在报纸上,给他们吹吹风?”

老刘听了这话,摇了摇头,说道:“这事,我不太合适,倒是你们俩,我觉得刚好合适。”

王平这会听两人说话,是一头雾水。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