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景-(22)(1 / 2)

加入书签

简短一语,在他心中几乎已经断定谢云辞和褚家有所牵连。

谢云辞打开荷包把随身佩戴的半块玉佩放进去,收紧细带后又系好在腰间,我既不入朝堂,也不入江湖,你这一口锅砸下来,可太让我害怕了。

嘴上说着害怕,可他面上仍旧是笑吟吟的模样,看不出一点忐忑。

困了,齐彦你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宫去吧,我也该安寝了。不欲再多说,谢云辞摆摆手,毫不委婉地赶客,而后他便走向最里间的卧床,合衣而躺,再不管江齐彦。

一盏茶后,柏余这才又重新进到雅间,将密报递给谢云辞,公子,云岚姑娘三日后回京,江掌事已经动身去接了。

掐指算算,云岚这一去一回,也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难得耗费这么长时间。

谢云辞换下外袍,只着中衣,闻言他懒懒抬眼,躺好后又动手扯了扯被褥,知道了。你再派人去趟崔家和茶楼,顺便跟着五皇子。

柏余点头,得了吩咐后就退下,掩上门扉,不敢搅扰谢云辞清梦。

*

翌日,镇宁侯府。

许是昨日逛得实在疲累,从后花园回到琼花苑后没多久,赵琼华便沉沉睡去,直至日上三竿才睡醒。

唐嬷嬷那边,一早也着人递过信儿,免了她今日的学习。

坐起身后伸过一个舒服的懒腰,赵琼华便开口唤了白芍和青鸢伺候梳洗,却不想进来的会是紫菀。

紫菀原是淑妃身边的人,打点着淑妃身边的事务,只不过她平常隐在幕后,轻易不出现在人前。那次从皇宫回来后,淑妃不仅给了她几个暗卫,还把紫菀也拨给了她。

即便是在琼华苑,紫菀也是替她打点着几家店铺,时不时与暗卫联络,鲜少会进卧房伺候。

今日着实反常,赵琼华见她进来,心下约莫有了估量,出什么事了?

回小姐,昨晚京郊皇庄进了刺客,表小姐为七公主挡了一刀,如今还在昏迷。紫菀言简意赅地说道,消息刚传到皇宫,贤妃已经在去金銮殿的路上了。

赵琼华拨弄清水的动作一顿,震惊有之,但更多的却是惊奇。

许锦湘竟然愿意为了七公主挡下致命一刀,那般惜命的人,如此果真是下了狠心。

若不是她明日要去马场,推辞不得,她还真想去京郊探望一下她这位堂妹。

紫菀,你去准备些药材,给表小姐送过去。再去找一位会针灸的嬷嬷,这几日也好给表小姐松松筋骨,她若醒了,也不至于浑身无力。

紫菀也是见惯手段的人,很快便反应过来,应下话又伺候完赵琼华梳洗,她便退下去着手安排事宜。

许锦湘啊,你还真是会给我惊喜呢。

赵琼华伫立在窗前,伸手抓过风中携带的花瓣,仔细看了片刻后又随手扬了花,呢喃低语着。

第37章 端倪

午时日头正好, 竹安堂里,赵琼华正陪着太夫人用膳。

往常她起得早,每日的晨昏醒定便没少过, 只是随后她要学的逐渐增多,最多也只能陪太夫人用罢早膳就匆匆离去。

索性今日无事, 赵琼华就打定主意要在竹安堂里留一天。

祖母,琼华扶着您去里间休息一会儿?午膳后, 赵琼华正对着阳光穿针引线,在她手边不远处还放着一个绣花撑子,固定着一块月牙白的方形布料。

太夫人就落座在她旁边,微微眯眼, 和蔼笑着, 望向赵琼华的目光中是说不出的慈爱, 但也只是静静看着她鼓捣绣花撑子和那块手帕。

即便这段时间忙得有些晕头, 她没多少时间再去碰刺绣, 但上辈子清冷深宫中做了十五年的事,拿起绣针打样绣花的动作早就镌刻进骨子里, 如今再看, 她也没有丝毫生疏。

约莫着午时已经要过半了,赵琼华知晓太夫人每日都会午休片刻, 放下绣针问道, 却不想太夫人直接拒绝了她, 笑着摆摆手让她坐下。

祖母这几日要出趟门, 你在侯府里, 虽没人敢欺负你, 但也要处处小心。唐嬷嬷在你身边, 我原也是不担心的。

听起来像是一趟远门。

赵琼华抿唇, 思索着许多情况,刘嬷嬷会陪您一块去吧。您出府多带些护卫,一路上也好保护您。

京郊刺杀一事,无论是真是假,都足以说明即便是在御林军护卫下的京畿,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全。

太夫人虽身体康健,但毕竟舟车劳顿,一路上也再经不起别的折腾。有府中的护卫一路护送着,教人多少也安心些。

不用,太大阵仗了。太夫人摆摆手,从没考虑过这些问题,祖母就是去京郊见一位朋友,在她那边小住几日,很快就回来。

京郊听到这两个字,赵琼华眉心一跳,立刻警觉起来。

昨夜京郊七公主才遇到刺杀,惊动宫中,想必这几日会有不少人去京郊,鱼龙混杂的,实在危险。

这段时日,着实不是去京郊的好时候。

但是太夫人久居侯府,平常出门和朋友小聚,本就是很难得的事,她也不想扫了祖母的兴致。

太夫人见赵琼华眉头紧锁,笑着摇头,伸手抚平她眉间的忧愁,还没及笄的小姑娘呢,每天愁眉苦脸的,哪有那么多烦心事。

昨夜京郊一事,祖母也听说了。你不必担心这个。出了城门会有人来接祖母的。

昨夜京郊发生的刺杀,今日一早便传入宫中,宫里虽然也在瞒着消息,但朝臣中也有几人得知了消息。

更何况,这事许锦湘也被牵扯进其中,镇宁侯府想不知道都难。

太夫人开导着赵琼华,京郊一事与侯府无关,无论宫中有何消息,半信半疑才是最好的。

若是你祖父又做出些荒唐事,你就直接去宫里找你姑姑,再不济还有皇上为你撑腰。他老糊涂了折腾你,你也不要太委屈自己。

上次许锦湘只是要去京郊陪七公主住两个月,老侯爷便敢凭空捏造,借着裴太夫人的名义想把她支开,好送琼华也去陪许锦湘。

如今她不得不出门一趟,却又赶上了这档子事。保不齐老侯爷还会做出什么荒唐事。

说着,太夫人便交给赵琼华一只玉戒,叮嘱道:若是遇到棘手的事,去永乐坊朝花弄找一户姓裴的人家。

裴姓人家。

赵琼华仔细想了想京中有权势的裴家人,大多入仕或游历四方广积人脉,住在城东的颇多,永乐坊离城西相近,鲜少会有大户住在那边。

琼华知道了。她面上应着,却不甚在意,只当是为了让太夫人安心。

这消息得知得太晚,太夫人午时方和赵琼华说了出门的事,不过一个时辰后的未时,马车就已经稳稳当当地停在侯府的朱门前。

送太夫人上马车的,除却随行的刘嬷嬷等人,也就只有赵琼华了。

老侯爷和许周氏都不曾出面。

再晚些日落之前就到不了京郊了,琼华你先进府吧,祖母过几日就回来。挑着车帘,太夫人朝她摆摆手,示意她回去。

赵琼华点点头,又和太夫人话别几句,直至目送马车启程,拐入主城大道时,她这才转身回府。

跟在她身侧的依旧是紫菀,白芍和青鸢守在她三步之外的地方。

许周氏今日不在府中?赵琼华笃定问道。

以她对许周氏的了解,太夫人离府几日这种事,她不可能不来相送。

毕竟在许锦湘母女眼中,如今太夫人才是她最大的靠山,这几日的时间,对许周氏来说也许是个好时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