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免费观看(76)(1 / 2)

加入书签

玩笑的心思一起,看来咱们胤祉是不愿意这么早就娶福晋啊,那还是赶紧收起来吧,下次大选再选也来得及。

元宝配合默契,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赶紧上前,是,奴才这就赶紧收起来。

伸手端起册子就要转身离开。

胤祉可是被这几个人给逗的羞恼了,想要开口阻拦又实在是不好意思。

还好他的好弟弟胤祐也在。

胤祐一个窜身,从元宝手里抢回册子,元宝装作不敌,惊呼一声,手里的册子就到了胤祐手里。

三哥别担心,我已经帮你把三嫂抢回来了。

这话说的跟土匪抢亲一样,熟读各种圣贤书的三阿哥可听不得这种话。

七弟莽撞大胆的话这下可是让胤祉脸上都要冒烟了,一扭头竟然跑了。

荣妃一楞,紧接着响亮都笑声响彻整个殿内。

玉瑶也是笑的身体不停抖动,竟然害羞成这个样子,真是太逗趣了。

最后胤祉还是一边害羞一边选出了人选。

玉瑶定睛一瞧,竟然看中了一位董鄂氏。

这位董鄂氏,玉瑶之前召见过,身条修长,说话间能看出文学方面造诣不浅,据说是书画双绝。

胤祉一贯是更喜爱文学的,喜欢读书读史,也喜欢修书,倒是脾性相合。

更重要的是,这位董鄂氏绝对是这届选秀里最漂亮的秀女,眉如远黛,一双风眼美的格外透彻。

手指敲击在桌子上,摆出了思考时候的手势。

董鄂氏啊

康熙正巧过来,瞧见她在敲桌子,一屁股坐在旁边。

怎么了?

玉瑶醒过神来,小三瞧中了一个人选,我正在想呢。

康熙拿过册子,董鄂氏?朋春的闺女?

玉瑶点点头。

董鄂氏出身真是不低,大族董鄂氏,阿玛是都统、一等公朋春。

朋春出身满洲正红旗,曾祖父是后金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礼,娶的可是长公主东果格格。

顺治九年,朋春承袭一等公,康熙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衔,是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调入本旗满洲为都统,参加了平三藩之乱的战争,战功卓著。

康熙二十一年,到黑龙江视察沙俄军队情况,康熙二十四年,北击沙俄。

今年正是康熙二十九年,朋春正在外领兵打仗呢。

今年初,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发生摩擦,康熙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出边剿噶尔丹,朋春和都统苏努参赞军务。

可以想见的是,等到大军从蒙古胜利归来,朋春的权力必将再上一层楼,成为炙手可热的满洲将领。

真算起来,董鄂氏的家世比起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还要强许多。

康熙仔细瞅了瞅,也明白玉瑶在纠结什么,当即就开口,嫁了咱们家,就是爱新觉罗家的媳妇,自身家世没什么重要的。

玉瑶担心的不过是董鄂氏家世太好,大福晋作为长嫂下面有一个太子妃的弟妹已经有些艰难的了,再多一个家世雄厚的三弟妹更是难以摆出长嫂的架子。

我就是担心再起什么风波,可别因为下一代的什么事,再叫后宫争斗起来。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家世也算是不错,毕竟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族人众多遍布朝堂,阿玛科尔坤又是吏部尚书,自然有底气能当好皇室长嫂。

但是世事难料,大福晋刚嫁进来,科尔坤就因为贪污被革职,大福晋的压力就比较大了。

二十七年大福晋就生了一个女儿,不仅大阿哥胤禔和惠妃想要儿子,就连伊尔根觉罗家都是有些着急,想要大福晋能够地位更高一些,能生下皇长孙。

天不随人愿,二十八年,大福晋再次生了一个女儿,前几天刚诊出又怀孕了,卯足了劲想生一个皇长孙。

大福晋压力已经很大了,玉瑶瞧着都觉得可怜,就有些犹豫董鄂氏到底合不合适。

康熙无奈的摇摇头,你啊,自己说的不想参与了,按照小三的想法来就是了,怎么还又反悔了。

玉瑶也有些脸红,为自己的想一出是一出。

相处不多同情的大福晋,还是亲近的孩子胤祉的心愿

她当然只能是选择胤祉啊,孩子喜欢的姑娘,就要娶进来啊,免得以后后悔。

大不了过几日给大福晋赏些东西吧,给她做做脸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02 15:42:49~20220703 23:16: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书山压力大 23瓶;啊酱 10瓶;梦里不知身是客 3瓶;迹部景吾我老公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9章

玉瑶满脸纳闷, 现在是真的有些怀疑了,是不是钦天监八字没合好,怎么每个嫁进来的媳妇都出问题了。

大福晋刚嫁进门, 阿玛就贪污被革职, 连生三女弄的惠妃都有些崩溃, 大阿哥现在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才一直生闺女。

太子妃更不用说了,定下来的时候祖父就去世需要守孝, 然后父亲又去世需要守孝。

胤礽都十八了这太子妃还没进门,康熙只能先给他指了侧福晋,总不能没人伺候吧。

到了三福晋这, 婚事刚当下, 董鄂氏的阿玛就在蒙古出了差错, 十八位护卫骁骑战死而朋春没有收敛骸骨。

康熙看到折子都骂了句脏话,怎么能在这种地方出差错,朋春这是被下了降头不成。

那十八位护卫骁骑可不是无名之辈,里面还有一位镇国公世子, 妥妥的继承人,人家怎么肯轻易罢休。

好好的儿子上了战场,战死了谁都没话说, 能冒这个险就吃得起这个亏,铁血儿郎死在战场上那是家族荣耀,

可是这护卫本就是最安全的位置了,长官不犯险,他们自然安全, 就是过去蹭一层光而已。

谁能想到, 朋春冒进, 被人突袭, 导致十八位护卫骁骑战死。

战场上刀剑无眼,人家认这个倒霉,可是你没收敛骸骨,这不是妥妥的招人恨吗。

十八位骁骑里面有一位姓哈达那拉的,他可是家中幼子,他老祖母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得知孙子战死痛哭几日不能停歇。

那老太太连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了,要给小孙子风光大葬,结果你告诉人家,你孙子的骸骨忘了收敛了,混在战场一堆尸体里埋了。

这谁能受的了。

八旗这些能活到这个岁数的老太太,那个不是背后一堆关系,真算上亲戚关系,这位还是□□皇帝的外甥女呢。

老太太纠集了不少人堵在朋春家门口要说法,那一条街的人家被逼的都不敢出门。

现在朋春已经被打入刑部大牢,由刑部议处。

康熙想着的是拖一拖,那个将军上战场,身边能没有牺牲,这十八人既然上了战场就别怪世事无常都是自己的选择。

朋春唯一的错就是没有收敛骸骨,这罪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全看皇帝怎么想。

康熙怎么想?

康熙想拖一拖,等过了这个风头,就放了朋春让他以功抵过,毕竟朋春能力不错又忠心耿耿,很有用。

而且胤祉成婚的时候,岳父也得在啊,不然面子上多不好看。

这事还得你费心,找个机会宣召董鄂家的,叫他们赔礼道歉,出出血,叫那十八家出了心里这口气,等年后再放朋春也就好说!

康熙进了坤宁宫就开始说这件事,盘腿坐在榻上,手里捻着翡翠手串,皱眉思索。

还有哈达那拉家的老夫人也得安抚一二,别闹将起来,太难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