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崽崽是个小甜宝 第87节(1 / 2)

加入书签

“滚!”

“都给我滚!”

“滚出去!”

“不,回来,你拿着这个去衙门报官!”赵铭庭还是不甘心,让小厮把他差点就要扯烂的纸张拿着去衙门一趟。

县衙,有人去给孙书吏报信儿,孙书吏就去找捕头说闲话,赵铭庭的小厮拿着一张白纸来报官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儿瞧着。

捕头觉得自己个儿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命人将小厮打出去。

但是孙书吏却拦住了捕头:“这件事听起来很是蹊跷,他的这个说法我倒是听说过,不过并没有识过,也不知道真假……不如这样,我陪着游大哥走一趟,对方既然是个秀才,咱们至少面儿上得能过去了。

不然……游大哥你也知道,因为周家的事儿上头可把咱们盯得紧呢,万一让御史知晓了捅了上去,甭说大哥你了,就是我叔叔也要吃挂落。”

孙书吏这么一劝,捕头就改变了主意,答应带着他走一趟。

到了张家见到了赵铭庭,孙书吏第一个感觉就是这秀才真是三十多岁的人么?

不像啊。

而且长得是真好。

第二个感觉就是……应该真是被骗了钱,难怪那老太太要请少安来拜托他……这有银子给人骗,还不如给他来得实在,毕竟他还能真给他谋一个差事呢!

游捕头问清了赵铭庭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让人去县学查那个管事,等人回来之后的说法跟小厮说的一样。

管事的儿子欠了赌债,一家人把房子和地都给了赌坊也不够还,那管事就辞工带着一家老小走了。

至于说去哪儿了都不知道。

这个也能理解,躲赌债嘛,咋能把自己个儿的去处四处说?

至于说县学的院长……这无凭无据的就不能去攀扯人家,不然人家能倒过来告他一把!

这些关窍游捕头掰开了揉碎了给赵铭庭听,以他的经验,还是觉得赵铭庭被县学的管事给骗了。

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所以这件事儿赵铭庭只能吃哑巴亏。

游捕头跟孙书吏走的时候,孙书吏故意落在后头,然后嘀咕了一声儿:“花这么多银子就为了在县学谋个差事,不如来找我,衙门里一个书吏的位置就没跑。”

说者有心。

听者也有心。

孙书吏等人走后,赵铭庭就让张氏去打听孙书吏的来路。

这个张氏的大哥就知晓啊,他们做生意拜码头,替新来的县太爷办事儿的就是这个孙书吏。

于是张氏就将打听来的消息告诉赵铭庭:“相公,这个孙书吏是县令大人的亲侄儿,县令大人一些个不好经手的事儿都是他在办。”

赵铭庭的心思一下子就活络了起来。

这一天天的,心情忽上忽下,山穷水尽柳暗花明……赵铭庭还是有点遭不住。

不过想进县衙的心就十分的迫切。

咋说呢。

好比他被骗了二百两,这是摔了,摔狠了,为了找回脸面,他必须得谋划一个更好的去处。

想着这个事儿呢,赵铭庭一晚上没睡着觉。

第二天赵铭庭就让张氏搀扶着去找了张氏的大哥,然后说想结识孙书吏,让张氏的大哥出面请孙书吏来家吃饭。

张家大哥同意了,只说去试试,不一定能把人给请来。

县令大人的亲侄儿,不是他们想结交就能结交的。

只是张家大哥去请人,人家很是爽快的就答应了,张家大哥很高兴,认为自己个儿十分的有脸面。

这不就勾搭上了么这不。

席间,酒一喝,话就很容易说开,提起好铭庭被骗一事儿,孙书吏就道:“你们啊……赵秀才公要寻差事,张哥咋就不跟我说一声儿?

他的话音一落,赵铭庭也看向张氏的大哥。

张家大哥:……

你自己倒霉犯蠢……

怪我咯?

第121章 尘埃落定!

“两百两银子呢,扔水里真是泡都不鼓一个!”

“若是找我,二百两银子咋滴也给赵哥弄个书吏当当,书吏这活儿事儿不多,赵哥还能边当差边念书,将来考上了举人,你本就是衙门的书吏,在衙门里谋个县丞的官儿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便是咱们县的县丞不让位置,不还有别的县么?赵哥当差机灵些,在我叔叔面前多露露脸,难道我叔叔还有不帮你的道理?”

“而且买卖差事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得差事到手了才给银子。”

“不然中途有了变故谁能说得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