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笔趣阁(22)(1 / 2)

加入书签

谢明月臂中挂了件披风,随着蹦跶得毫无仪态可言的小皇帝出去。

夜风吹拂。

李成绮一直走在谢明月前面,他猛地停住脚步。

谢明月也跟着停住脚步。

他们不远处的树叶动了动。

他走,谢明月就跟着毫无言语地走。

谢明月从来都站在他一步之外的后面。

小皇帝偏头,谢明月正好与他对视,道:陛下可是冷了?

李成绮摇摇头。

他先前不是没让谢明月和他并行过,都被谢明月以礼不可废为理由回绝了。

他在小事上谨慎细致,却敢窃国揽权,朝中各部机要长官,具要以其为尊,门生故吏遍布朝廷。

李成绮其实好奇过,他走在前面时,谢明月在做什么,不过碍于帝王威严,他从未回头过。

他突然又回头一看。

谢明月仍旧与他对视,眼中有几分疑惑茫然。

李成绮转了回去,快步向前走了十几步,骤然转身。

这次谢明月看他的神情疑惑更甚。

为什么他每次回头都能与谢明月对视?

李成绮心想。

因为谢明月一直盯着他的背影看?

李成绮干脆转过来,倒着走与谢明月说话。

谢明月看得青筋直跳,一面是因为危险,一面是因为他实在不像话。

风吹起少年人高高束起的长发。

李成绮笑眯眯道:先生,国事固然重要,然而整日忙于国事却疏于饮食,与身体无益,孤可想与先生做一对万年君臣呢。

谢明月以一种非常稀奇的眼神看着李成绮,那种稀奇就好像每天去长宁殿都要经过的花丛突然开口说话了。

臣多谢陛下关心,为了陛下宏愿,臣也会保重身体。谢明月就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李成绮,然后回了李成绮一句客套话。

李成绮无端觉得自己受到了鄙视,他不就是能吃了点吗,至于谢明月拿这个表情看他。

都说医者不自医,谢明月那点半吊子医术他还不能说了。

他赌气似地转过去。

披风在他转过身的瞬间就落到了他的肩膀上。

陛下,回去吧。谢明月道。

他语气是商量,实际是命令。

他们已走出很远,李成绮点头道:好。

谢明月的披风对他来说太大了,让李成绮又忍不住想起了当日在花楼的场景。

披风曳地,发出刷拉刷拉的响声。

李成绮提防着踩到,随口说:裙子似的。

陛下颇有体悟。谢明月回答。

他果然在阴阳怪气。

李成绮对谢明月容色的感叹,在于他日渐相熟之后烟消云散。

俩人慢悠悠回长宁殿。

谢明月将桌上奏折都看完批完,夜已极深。

李成绮看完话本之后极无聊地看谢明月的脸,从脸又看到拿笔的手,反反复复看了数次,目光几次落到奏折上,又只能硬生生移开视线。

如此两个多时辰,小皇帝无聊的已经快睁不开眼睛了。

他摇摇晃晃,若非谢明月放下茶杯发出响声,他此刻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几时了?李成绮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问。

亥时。

李成绮估摸着太后这时候早就走了,让先生见笑,孤先回去了。他的声音有几分没睡熟的沙哑。

谢明月颔首,臣同陛下一起。

回长乐宫?李成绮问时好像还没完全清醒。

谢明月无言一刻,目光有一瞬掠过小皇帝被揉得泛红的双眼,出宫。他说。

李成绮回长乐宫时近子时。

他更衣时突然想起靖嘉玉与靖尔阳,于是道:太后和国舅什么时候走的?

臣没有细看,应是午时,季氏道:谢太傅派人传话来不久,太后与国舅就都离开了。

午时?

那岂不是他刚去找谢明月不久,谢明月就派人来了。

那谢明月为何不告诉他靖氏兄妹已经离开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想见太后与国舅?李成绮暗衬。

以谢明月之慧,不应该啊。

第30章

戚国公府今日还是那样热闹。

车马将国公府前的街塞得水泄不通, 车夫站在马车旁同身边人闲扯,不时衣饰齐整的国公府仆从送人出来。

自从新帝登基之后, 戚不器府上门庭若市, 日日皆有达官显贵带着珍奇礼品拜见。

戚不器喜欢做媒,且因为他身份实在显贵,又曾得先帝青睐,同当朝谢太傅、摄政王都有交情, 所以许多人不敢说, 也不敢说的媒, 到最后都会找上他。

眼下在京中, 无数人翘首以盼的婚事,莫过于才登基不足半年, 身边一个女眷也无,却已十八岁的小皇帝立后之事。

陈词滥调戚不器听得耳朵起茧子,他实在不厌其烦, 命人将今日所有的事情都推了,先上了奏折请见皇帝, 得首肯后, 换了身衣服, 将要入宫。

车夫套好车马。

公爷怎没好好睡一觉再入宫,戚不器待下散漫, 因而国公府不少老人都敢在戚不器面前自若说笑,车夫看着面有倦容,似乎睡好的戚不器道:陛下就在宫里面, 您不去, 陛下也不会跑了嘛。

戚不器上车, 车帘撂下前, 亦开玩笑般地回答:跑是跑不了,怕的是有人惦记,占了你家公爷的先可如何是好?

即便戚不器已经看不见了,车夫还是深以为然地点头。

皇后是多贵重的身份,当然有的是人惦记。

车马辘辘前行,自宫门口,守卫恭恭敬敬请戚不器下马车。

早有宫人等待,见戚不器出现,面上立刻浮了笑,国公爷,几人见礼,为首的那个笑道:国公爷可算来了,上午陛下知道国公爷要来可高兴了好一阵子,方才还问呢,早早地命奴婢等来候着国公爷。

自从先帝崩逝,戚不器就没入宫过,同小皇帝在印象中只有一面之缘,他听这宫人喜气洋洋地如同过年一般地说话,只当是讨他开心的谀词。

他取了腰间香囊,从中拿了几粒金瓜子扔过去,笑道:好会说话的丫头。

宫人眼疾手快地接住,笑容满面道:谢国公爷的赏。

戚不器不知道,那宫人所说的并非全是假话,小皇帝确实很期待。

上一次场面尴尬,李成绮甚至没能走近看一眼,今日得知戚不器请见,怎不应允?

戚不器被人领着进去。

长乐宫的路他其实走得轻车熟路,碍于宫规只能规规矩矩地等着一层一层地通报,足足一刻过去,才有太监声音高声道:陛下到

戚不器下拜。

一道打量般地目光落在他身上。

国公请起。说话的人声音很年轻,年轻得近乎于稚嫩。

他还未抬首,面前已立了双皂色靴子,小皇帝竟下阶,虚虚将他扶起。

戚不器顺势起来,谢陛下。

他这才抬头,看向小皇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