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文阅读-促盈门(9)(1 / 2)

加入书签

但谭明言对自己有自信,他不信顾亦徐真这么高傲,谁也看不上。

谭明言冷冷瞥了眼旁边的男生。

只要给他点时间,他肯定把顾亦徐追到手。

第12章 、婚姻寿命

上课铃响,酷爱踩点,早到教室一秒都不行的郑丹蕙姗姗来迟,一分不差地同步迈进教室门。

郑丹蕙额头上一层细汗,最后几分钟跑得气喘吁吁,头发凌乱着一屁股坐到顾亦徐旁边,扒拉出课本摆桌上。

顾亦徐小小吃了一惊:蕙蕙,你拿错书了。

啊?

郑丹蕙擦汗,怎么会。

经济法是周三的课。顾亦徐指向黑板上正好投影出的讲义,现在上的是风险管理。

郑丹蕙脸颊热出红晕,红扑扑地,她反应过来一拍脑门:我没记错课表!出门太着急没注意,随便抽了一本。

唉算了算了,先凑合着看你的。郑丹蕙满不在乎,反正第一节 课没啥知识点。

选课系统还没有关闭,学生可以根据第一次上课体验,对感到不适合的课程进行更换老师重选或退课,直到第一周周末结束前教务系统才会最终确认选课情况。所以老师们一般不会在第一次课上讲重点,通常只是粗浅介绍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和概论。

教风险管理的老师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性,看着不年轻,但胜在气质儒雅修性,风度翩翩。

针对风险分析,他先是讲述了上世纪末风险管理失败的几个大型案例,如俄罗斯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继而转向普通人可能遇到的风险事件。

老师讲得很精彩,既有趣又深刻,课堂气氛被他轻易调动起来。

同学们,有些生活中忽视的风险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老师拍掌发出声响,集中学生发散的注意力到身上,能引起预计的预期寿命的损失原因千奇百怪,比如说婚姻。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是结婚使人活得更久,还是不结婚更长寿?

一旦谈及非专业的问题,学生们顿时表现得一反常态,积极地不行。

课堂内一时密集讨论起来。

有人说结婚后双方彼此依赖支撑,能走得更远。

有的同学则觉得婚姻不完全美好,争执不休吵闹矛盾的家庭是自由的坟墓,只会消磨掉对未来的期待。

郑丹蕙的臂肘轻轻捅了下:亦徐,你觉得是哪个能活得久?结婚还是不结婚?

顾亦徐凭感觉:结婚吧。

我看我爸妈相处就挺好的。顾亦徐想了想,我妈因为从小跟在家里老一辈的身边长大,他们那一代经历坎坷,见多识广的,所以我妈骨子里就比较好强,传统大男子主义震不住她,还好我爸随和平气,他俩性格互补,自从在一起后从没吵过架。

郑丹蕙悻悻道:问了等于白问。我差点忘了,你是坚定的结婚主义者。

这是她给顾亦徐定义的词。

不婚不等同于无爱。和不婚主义对婚姻制度的反抗不同,结婚主义是指纯粹相信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程序。

顾亦徐是坚定自己未来一定会结婚的,所以她对婚姻十分推崇。

郑丹蕙鼻腔里发出哼地一声。

顾亦徐推了她一下,笑盈盈说:干嘛,你第一天认识我?

好了,大家安静下。

老师抬手压下喧哗声,道:哪位同学愿意分享看法?

课堂内噤声,没人主动举手。

老师无奈,大学课堂就是这样,他只好随便点了个人。

这位女生。

郑丹蕙被隔空点到,我?

老师微笑点头:刚刚看你和旁边同学一直在讨论。说下你的看法,结婚还是不结婚?

郑丹蕙爽快站起身,说:那肯定是不结婚好,要是结婚能使人长寿,活得久有好处的只是男性,女的结婚后工作家庭两头跑,累都累死了。

甫一出口,同学都笑成一团,尤其是班上的女生:郑丹蕙,还是你敢讲哈哈哈。

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

太赞同了。结婚只有一方长寿,不结婚双方都长寿。

男生们则有点尴尬。

老师让郑丹蕙坐下,卖了个关子:很有想法,也不无道理。但数据显示是这样的么?

投影的幻灯片切到下一张,赫然是份统计结果。

图表显示,不结婚的男性预期寿命期望值会比结婚的减少3500天,女性减少1600天。

对于这个结果,男女生都有些哗然。

出乎意料是吗?但大数定律证明,不结婚对于男性和女性都是损害生命的行为,而男性寿命缺失竟然达到女性的两倍以上。

足以说明,男性对婚姻的需求远比女性迫切。

所以男同学们主动追求爱情不只是出于感性荷尔蒙的冲动

风险管理的老师颇有风度开了个玩笑:你们会比女同学更积极寻找伴侣,从理性风险分析的角度同样成立在恋爱关系中占主动地位,其实是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拥有更长的寿命。

.

.

下课后,顾亦徐二人一起去饭堂吃饭。

她们相识在大一开学,新生军训一个月,顾亦徐当时还住在学校的四人寝室。

四个女生都是很好相处的性格,第一天彼此认识后,开始介绍各自的姓名、班级。顾亦徐和郑丹蕙同班,其余两人被分到另一个班级,于是她俩很自然的走到一块儿。

军训期间,大一新生每天都累得回宿舍就洗漱睡觉,谁都没精力折腾别的。但等开学上课后,四人生活作息的差异就体现出来,其余人习以为常的惯例,顾亦徐却要花时间去克服适应。

比如不能接受堆积两天以上的衣物,使用洗衣机时忍不住消毒;对声音十分敏感,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

即使熬夜打游戏的宿友极力压低动静,但轻微持续的噪音依然令她无法入睡。

十八年来,顾亦徐没有和别人同寝的经历,幼儿园开始到初中读得国际学校,高中时上公立学校,也是每天走读回家。

她难以融入群居生活,矛盾随之接踵而至,郑丹蕙粗神经不在意细节,但同寝隔壁班的两个女生却略有微词。

相处下去大家都不舒服,顾亦徐索性找辅导员说明特殊情况,不久后搬出宿舍,到母亲徐苓君亲自派人装修好的深云江景房居住。

郑丹蕙特意选了和顾亦徐一样的课程,这样两人就能随时随地一起上下课。

吃完饭后,郑丹蕙没回宿舍,陪着顾亦徐到图书馆午休,等到下午两点上一门必修。

同班级课表重合率高,必修课大多同学都在一个教室上,连着几天,顾亦徐几乎每天都遇到谭明言。

谭明言每番一见到她,多半热情地上前聊天。

晚上回到家后,有时也会收到几条消息。问她课上的问题,布置的课后作业,分享冷笑话,旅游中拍摄的风景照

凡此总总,内容广泛,谈天说地。

他表现如此明显,毫不掩饰目的。

在又一次以顾亦徐毫无反应的单方面搭讪结束后

怎么到哪都能碰见谭明言。

神经大条的郑丹蕙察觉出不对劲,说:他该不会是喜欢你吧?

顾亦徐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被郑丹蕙说得一惊。

哪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